Re: [问卦] 自杀的冲动?

楼主: jayyen7 (小杰)   2015-02-03 06:04:11
※ 引述《mike78412 (巨根费里曼)》之铭言:
: 在台湾三不五时都可以看到自杀新闻,而且自杀手法五花八门
: 举凡上吊、跳楼、卧轨、仰药、切腕、烧炭..等等
: 举些例子:
: 郑南榕 先生为了实现台湾民主理想而自焚
: 芥川龙之介因为对生命感到"漠然的恍惚不安"而决定自杀
: 神风特攻队为了报国而自杀
: 圣战士为了信仰而自杀
: 可能是久病厌世
: 可能是欠一屁股债
: 可能是情人被NTR
: 可能是对往后的人生感到绝望
: 可能是没带准考证
: 可能是辛苦存的哀凤被妈妈没收
: 也可能是被同班的小屁孩霸凌
: 但仔细一想,这中间不是有个很大的矛盾吗?
: 人类在受到致命的危机或者感到恐惧的时候
: 会启动机制,分泌肾上髓质腺素,增强身体机能以回避危险
: 代表说人类与生俱来就有求生的本能,与其他动物一样
: 那为什么又会自杀?
: 随着文明越来越加进步,反而越来越多人因自杀而死?
: 是信仰的最终应许,还是来自祖国的号召?
: 还是因为按下关机键永远比接关来的轻松?
: 是因为人类社会的复杂压垮了他们?
: 还是压力击溃了求生的本能?
: 是现实永远比不上内心的期待?
: 还是理想远比现世的躯壳重要?
: 还是其实
: 人类的基因本就是往自我毁灭的螺旋中心前进,只是速度因人而异?
: 有八卦吗?
自杀前--先读这篇文章-狄建世
如果你有自杀的念头,请稍等一会儿,
阅读一下这篇文章;
我并不想逗你开心,
也不想向你证明生命仍有希望且值得你继续活下去,
我不是心理医生,我只是一位深知痛苦为何物的人。
我不认识你,也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苦衷,
更不晓得你为什么会来阅读这篇文章。
但是现在,这个时刻,你正阅读著,这对你是好的,
你可能觉的活得没有意义、事事皆不如意,
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真希望现在就飞到你身边,用双手拥抱你,
听听你心底的话;
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所以你我只好用这个方式彼此沟通交流。
我的祖父、母亲和我两位最要好的朋友都自杀了,
我知道有其他人也想这么做,
甚至我自己都曾两度动念轻生,
所以我了解你现在的感受,
我知道你可能不想读什么长篇大论、
像是一本书之类的,因此我会尽量简短,
只要给我十分钟;此刻,你和我在一起,
有些简单的话想与你说。
不过有几件事我是不想做的,
我不想提醒你,自杀会留给您家人和朋友
难以承受的痛苦和悲伤;
我也不会说,
其实您并不想带给其他人那么大的伤痛,
因为我不认识你……。
其他人可能会告诉你,自杀是一种自私、懦弱的行为,
也许你并不想被人冠上那种印象,
但我并不想这么做;
拜托,当痛苦强烈到这种地步,
谁还在乎别人怎么说?
 
也有人会告诉你,生命在转变,
而那正是我们的力量所促成的,
他们也会告诉你,总是有更好的方式可以和失败、
痛苦以及任何令人难以忍受的事物共存,
但我也不想这么做,
因为你现在一定不想读到那些东西,
以上这些事,我一件都不想做,
因为你既然会想自杀,你的心情一定是遭透了。
 
但是感谢老天,你还在读这篇文章,
这真的非常好,
请继续留下来读完剩余的部份,
这表示在你的内心深处还有一些不确定,
并不想就此结束你的生命,
 
人们通常对死亡有不确定感,
即使他们的心情和你一样也是糟糕透顶;
事实上,因为你现在还活着,
这就表示你不太确定自己要不要死,
 
这也表示,即使你有想死的念头,
但你内心深处却有想要活下去的意念,
你心里的确有听到一点想活下去的声音;
那么,我们就一起让那个想要活下去的声音
再大声一点吧,
让它的影像更鲜明,我们一起握住它的手,
再继续坚持几分钟。
 
自杀不是一个决定;
它只发生在痛苦程度超出你能忍受的范围时。
 
我不知道你是否可以了解上面这句话的意思;
你了解吗?
这句话表示你可能并不想死,
只是你现在所承受的痛苦已超出你的负荷范围。
这也就是为何你痛恨听到别人说“高兴一点”,
或是很排斥听到别人说“想开一点”这样的劝告。
 
当痛苦超过自己所能承受的程度,
自杀的念头便油然而生,
自杀无关乎对与错(除非你是佛教徒),
它也不表示你很没用或是一位失败者,
 
自杀是因为“痛苦”与“处理痛苦”
这两股力量不平衡所导致的结果,
所以你不是要找到方法降低痛苦,
就是要提高处理痛苦的能力,
 
这两种方法都可以,而且很多人都办到了
他们所承受的痛苦和你往往不相上下。
首先,在心中想像你从自己的身体里跨步出来,
就像是走出自己的房间,
并看到眼前有一张你自己的照片,
然后你把照片和你所遇到的困难状况向外推开,
 
告诉自己:
“我还要再等二十四小时!”
或“再等一个星期吧!”
感觉、想法和实际行动不一样,
 
谁规定你只要想自杀就必须马上做?
你可以把思想和行动的距离拉开,
如果你曾拒绝接受别人的建议,
那你同样可以把自杀的念头向外推开,
即使只是多个二十四小时或一星期,
是不是?
这篇文章读到这里,
你已经花了十分钟,
你可以再读五分钟,就这样继续下去;
在此刻感受一下,当你想自杀时,你可以把那个念头推开,这个方法对我蛮有用的,
希望对你也是。
人们通常想藉著死亡得到解脱感,
解脱是一种感觉,但你必须活着才能感受到,
如果你死了,
就什么都感觉不到了。
没错,
许多人可能对你想自杀的念头有很不好的反应,
他们其实不了解,也很害怕,
因为他们不是心理医师,
他们的行为可能会令你反感,他们并不是故意要这么做,
只是因为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和你谈,
 
他们怎么会知道,
对不对?
他们怎么可能了解你的痛苦?
然而,在你最难受的这段期间,
总有那么一些人可以陪着你,
他们不会批评你或与你争论,
他们也不会要你去医院,
否则他们不会这么费尽苦心希望你觉得好过一点;
他们只想关心你,仔细听你说,
想一想你周遭的这些朋友,你应该可以找到当中的一位。
台湾生命线号码
(02) 2505-9595 ex.1995
你可以用24小时或是一个星期的时间,
告诉某人你的感觉和想法,
向人求助没什么好丢脸的,
 
千万不要试着一个人硬撑过这些难关;
记住,
你的保护伞只是暂时隐藏在身后,
 
和别人借用一下就好了,
找人谈一谈,可以纾解压力
,让你觉得轻松些,找人谈一谈,就是一种保护伞,
可以让你再次找到
“痛苦与解决痛苦能力”
之间的平衡点。
 
嗯,几分钟过去了,
你仍然跟我在一起,
我真的很高兴,
你应该给自己一份礼物奖励一下,
干脆就给你自己一把保护伞,如何?
记得我前面说过,
你所需要的是找到更多的保护伞,
直到它的力量大过你的痛苦。
现在虽然我这篇文章可能已经让你觉得好过一点
(这就是一把保护伞),
但是如果你能找一个人谈一谈会更好,
  
如果你找到一个愿意聆听你说话的人,
把你的感觉告诉他,
让他知道你为什么会感到毫无希望,
你就可以为自己增加一把防护伞;
  
很幸运地,你所找到的那个人,
不会是最后一位,
有很多人在关心着你,他们会听你说心底的话,
现在从你周遭找出这样的人吧,
你可以开始打电话给这个人。
现在,我希望你开始打电话:
 
全省生命线:
(02) 2505-9595 ex.1995 (直拨)
作者: SaoirseH (沙织)   2015-02-03 06:07:00
有点囉嗦 可是是好文章 有点洋葱
作者: BlackBass (台独武装大叔)   2015-02-03 06:11:00
我竟然把这篇看完了...
作者: apa9394 (委员长老虎)   2015-02-03 06:26:00
我从来没有自杀念头 明明又穷又忙 干
作者: fallen01 (优质不OP)   2015-02-03 06:34:00
我生前有看过这篇
作者: ilanekid (宜兰囝仔)   2015-02-03 06:34:00
看不完。。。建议先不要打生命线,有时候只会让人更觉得孤单。。。
作者: Martie (马提)   2015-02-03 06:43:00
生命线根本没用
作者: SuperUp (( ̄▽ ̄#)﹏﹏)   2015-02-03 06:43:00
文章好长啊 看到一半好想自杀
作者: ryan0222 (也无风雨也无晴)   2015-02-03 06:50:00
想死的人,鬼才会看这长又囉嗦的文章
作者: timlin (RoseBud)   2015-02-03 06:50:00
4F...
作者: kugga (ン・ダグバ・ゼバ)   2015-02-03 06:52:00
你是唐三藏吗。。。。也太囉唆了
作者: machungxi (討噓專家)   2015-02-03 07:05:00
囉嗦到我想自杀了(?
作者: spfy (spfy)   2015-02-03 07:20:00
很多人最讨厌听到 我理解你.我懂你 作者有没有懂...
作者: winiS (维尼桑)   2015-02-03 07:21:00
不知所云...
作者: pzyc79   2015-02-03 07:30:00
这是另一种鼓励自杀吗? 讲一堆废话最后叫人家打电话一通电话能解决问题活着还需要这么辛苦吗
作者: jklm456 (ωFKNω)   2015-02-03 07:33:00
有人就是故意想用死,令家人对他们愧疚,永远记得他们
作者: hardtonameit (哈哈不知道)   2015-02-03 07:39:00
烂死了
作者: user1001 (一千零一位使用者)   2015-02-03 08:05:00
我问你,你有听过当当当吗?
作者: mazznia   2015-02-03 08:29:00
看了这篇屁话我原本不想自杀的人都想去自杀了 烂透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