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anaS0Nic (骗纳索零客)》之铭言:
: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
: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
: 两派学说争辩千百年
: 后来因为儒家的变形所以主张性善的成为主流
: 但还是有许多的质疑
: 有没有性本善要怎么辩证的八卦?
其实孟子他的恻隐之心是有说明为什么会有的,从今人乍见这句话的乍字来看,是突然看
到,因此没有什么时间去思考对我是否有利,所以在这样来不及思考的时间内,选择救人
,那代表着人的内心中是有那个善良的因子存在,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将它扩而充之,最
后成为君子。
至于荀子性恶,根本不是如此,因为荀子所说的是要将那本我一一去除,最后达到超我,
并非人天性本恶。
小小分享自己的想法,也渴望能抛砖引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