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体来源:
【联合报╱记者冯靖惠/台北报导】
2.完整新闻标题/内文:
社团、恋爱曾同列大学必修学分,但现代大学生活动、娱乐多元,还有许多人偏好宅在
家,参加社团的意愿反而变低,许多社团因招生人数不足而倒闭。大学生直言,待在家上
网、打电动的“回家社”人数,比其他任何社团都要多。
许多大学社团面临“倒社”窘境,近十年来,文化大学、高雄应用科技大学等校,参与社
团的学生比率从五成降为三成,减少近两成。政治大学摇滚乐赏析社、童军团也都相继停
社,尤其是各校一些老牌的服务性社团,社员人数更是明显萎缩。
东华大学冯姓校友表示,十年前在校时,新生平均都参加一至三个社团,要不停跑场,社
办大楼每晚灯火通明,但听学弟妹说,近几年社团人数锐减,很多新生才出现一、两次就
“消失”。
高应大口琴社、辩论社以前也有两百多人,现在社员剩个位数,学生只参加活动,不愿当
管理职,连干部都“难产”。还有一些宗教性社团只剩两人,每学期轮流当社长、副社长
。
高应大创立卅五年的椰城服务社,以渔村、山区服务为主,包括家电维修、课业辅导等,
高峰时社员近两百人,但这类耗时费力的社团越来越不受学子青睐,去年社员只剩下四人
。
椰城服务社社长黄柏源说,多数同学觉得服务性社团很辛苦,很难招到新社员,濒临倒社
,如今转走“小而美”路线。
东海大学陈姓学生说,多数大学生对公共事务冷漠,参加社团目的是联谊、交女友,自然
不想参加服务性社团“吃苦”。静宜大学吴姓学生表示,把时间花在打工赚钱和考证照上
,比玩社团“务实”多了;玩网络社群也比实体社团有意思,还多了份神祕感。
“大家宁可宅在家玩脸书,也不愿出来实体互动。”高应大青青基层文化服务社社长邱博
雅说,服务性社团很累,若到偏乡服务,食衣住行都很克难,睡教室或礼堂,很多学生受
不了。
台湾大学慈幼义光团长尹又令说,服务性社团社员若减少,服务品质走下坡,更招不到新
生,形成恶性循环。
3.新闻连结:
http://tinyurl.com/o5sd4jt
4.备注:
(一个人一天只能张贴一则新闻,被删或自删也算额度内,超贴者劣文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