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impph (焕黯)》之铭言:
原文恕删
继续认真回,原本想内容从普鲁士公国的成立,延伸到普鲁士王国的诞生(1525-1701)
但是最后决定要先离题谈一下当时西欧的“国家”是怎么一回事……
=================以下正文====================
那时的土地,由于历经了数百年的封建制度,因此上面似乎已经按照地理概念
用隐形的线画好了一个个公爵、伯爵、男爵领等等,这就是所谓的“法理领地”
用图来说的话就是这样(简图,莫怪)
http://i.imgur.com/YGU26vS.png
假设这是一个王国
http://i.imgur.com/hbpXuXT.png
A、B、C都是法理公爵领的疆域
http://i.imgur.com/mdGtljy.png
每个法理公爵领再画几个法理伯爵领
假设没有其他因素,按照这样来看,在最干净的情况下
这个王国就有一国王,直辖ABC公爵共三人,每个公爵再各自直辖自己分内的伯爵等等
一路往下封
当然,各级贵族都有自己的直辖领,不然光杆司令没人理
但是
经过数代的宫廷斗争、家族绝嗣、通婚、革职、外国干涉、继承争议等各种因素后
实际的疆域可能变成这样
http://i.imgur.com/1pSHTgX.png
如果再加上各种自由市、男爵领……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字:乱
之所以会变成这样,是因为当时的状况近似于“土地划好放在那,看谁拿到统治名义”
以A公爵为例,如果把他的头衔写开,会变成
“A公爵、乙伯爵、庚伯爵、丁伯爵(分掉了)”
这才是他用以统治4块地的名义
而不是“A公爵,然后我地大我超强”
但是有法理公爵名义的B公爵,可能勾结C公爵或国王甚至外国来跟A公爵讨丁地
又或者A公爵大女儿嫁给C公爵的儿子,结果A公爵没有男性继承人,C公爵就会用A公爵的
外孙为名去对A公爵的二女儿,继任的A女公爵宣战要A公爵头衔......
或者继承法不够集中的时候要诸子均分,然后贵族领地就解体等等
继承权、宣称权一路玩下来,早期几乎每个国家都有一大堆根本跟自己势力范围不邻接
的土地,但是他们还是乐此不疲的继续通婚、弄宣称权,然后要地
他们之所以这样搞,是因为当时人对于国家主权的想像完全不同于现在
就现代主权国家的看法,虽然明知不可能,但是理论上国家对玉山山顶或是彭佳屿的控制
力,应该跟在中正一分局或是总统府前面等量
只不过当时人们的想法中,国家主权是在以各级贵族为中心,成同心圆散布出去的
所以整个国家内部就是大大小小各种同心圆的总和
至于那些空白地带……帝力于我何有哉
既然实质管领力注定无法扩及每块土地,那国土散漫又有何关系?
反正中央都管不到
整个欧洲,除了少数早早对内加强王权的国家以外
可以说一直到法国大革命为止,尤其是德意志地区,就是这么一大串国土犬牙交错
然后用热狗与子宫来扩张的历史
其佼佼者就是哈布斯堡家族
大家在高中课本上可能只看过一大块奥地利(或是奥匈帝国)
但是如果要把全头衔写开的话……
直接丢照片比较快
http://i.imgur.com/Nyvz6jc.jpg
(虽然有些是虚衔,但不多)
=====================================
最后,之所以讲这些,是因为
从1525年普鲁士成为世俗公国到1701年普鲁士王国诞生,其用以扩张土地的基础
“都是这一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