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就是:
台湾人讲的国语 不是真正的国语
所以注音符号这个民国7年发布的东西 会发生音对不上民国35年新诞生的台湾国语
(当然还有一些是声韵学范畴的 注音其实有省掉一些音的拼写)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冰” 大家都会拼ㄅㄧㄥ 而且闽南语也是读ㄅㄧㄥ
可是就算你闽南语流利 一讲到国语的冰 都还是会读成ㄅㄧㄣ
第二个例子是“风”ㄈㄥ “翁”ㄨㄥ
那个ㄥ 没上过正音班的人一定读不出来
台湾人的台湾国语 都把风(feng)读成fong、翁(weng)读成ong
所以才会出现有“没有ㄨ音”的问题
P.S.其实ong的音 注音符号有“工”来表示 不过只用在闽&客语 国语不用
※ 引述《CY40 (尚未通过认证)》之铭言:
: 跟家里小朋友在打屁
: 突然发现
: 萝"卜"、"剥"皮这些ㄅㄛ的音 或者山"坡"的ㄆㄛ 捉"摸"的ㄇㄛ
: 为什么我们唸起来好像是ㄅㄨㄛ、ㄆㄨㄛ、ㄇㄨㄛ?
: 如果硬是唸ㄅㄛ、ㄆㄛ ㄇㄛ
: 听起来感觉有点像是在搞笑
: 那为什么我们会在这类的发音中自动帮它中间加上"ㄨ"这个音呢?
: 专业人士可以开示一下这脸面有什么八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