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55555 (大仁)》之铭言:
: ※ 引述《a870209tw ()》之铭言:
: : 1.媒体来源:
: : 苹果日报
: : 2.完整新闻标题/内文:
: : 中研院若成总统幕僚 黄国昌:我就离开
: : 3.新闻连结:
: : http://ppt.cc/haFw
: : 4.备注:
: 中研院“若成”总统幕僚
: 黄x昌的话术真厉害,用若成两个字就可以把既定事实扭曲掉!!
: 中研院依照中华民国总统府组织法所设立,
: 中华民国总统府组织法第十七条
: 中央研究院、国史馆、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隶属于总统府,其组织均另以法律定之。
: 不管黄x昌喜不喜欢,中研院就是隶属于总统府,就是幕僚单位辖下机关
: 已经把话说死,请黄国昌现在立刻辞去研究员
: 不要那么痛恨中华民国,又想要领中华民国政府的薪水
: 一手抓奶一手念经的行为,台湾人真的没办法接受!!
: 离开了也不错阿,可以继续搞颠覆政府的台独运动
: 未来跟isil一样发展成武装叛乱团体,把中华民国赶到金门澎湖去
若从隶属两个字可以推论中央研究院是总统府的幕僚单位,那法律也太好解释了,
人人都可以当大法官啦!
推荐这篇文章 http://ppt.cc/g0~C
黄丞仪观点:中央研究院的法律地位
中央研究院成立将近九十年,法律上的定位迭经变迁。然而,今日国民党籍立委吕学樟率司
法及法制委员会考察中研院,痛责中研院身为“总统幕僚”,不应该放言批评总统,此则为
九十年来未有之遭遇。以下几点事实,或许可以帮助我们厘清,究竟立委所言是否于法有据
?
第一、中央研究院成立时间早于〈中华民国宪法〉,更早于〈总统府组织法〉。在过去将近
九十年的历史当中,曾经分别隶属于不同机关,并非始终隶属于总统府。
依据1927年7月4日公布的〈中华民国大学院组织条例〉,中央研究院为中华民国大学院的附
属机关之一。 后来,1928年4月10日公布的《修正国立中央研究院组织条例》,又将中研院
改为直接隶属于国民政府的独立机关。
第二、1946年通过的中华民国宪法里面并未规定中央研究院的法律地位。直到1948年5月1日
公布的〈总统府组织法〉,才规定中央研究院隶属于总统府。
但是这里所谓的“隶属”并非即谓中央研究院为总统府的幕僚单位。总统府的幕僚单位明定
于第二条至第十四条,包括各局处室。至于中央研究院则揭载于第十七条,“中央研究院、
国史馆、国父陵园管理委员会隶属于总统府,其组织均另以法律定之。”因此,其地位与执
权是透过法律予以保障,并非总统所授与,也非总统府组织法所规定。
这种状况就像是中央银行隶属于行政院,但我们不会说中央银行是行政院的幕僚单位。或者
,检察总长由总统提名、立法院同意并任命,但我们也不会说检察总长是总统的幕僚。
第三、中央研究院究竟具有何种法律地位,应该以〈中央研究院组织法〉为准。该法第二条
规定:“中央研究院为中华民国学术研究最高机关,任务如下:
一、人文及科学研究。
二、指导、联络及奖励学术研究。
三、培养高级学术研究人才。”
该法并没有任何规定指出中央研究院为总统幕僚,应该提供总统建议。更没有赋予总统任何
职权可以指挥中央研究院。总统至多只能依据该法第三条,在中研院评议会所提名的三位候
选人中遴选院长人选。
因此,从〈中央研究院组织法〉的规定来看,中央研究院是法定的学术研究机关,并非总统
幕僚单位,至臻明确。
第四、司法院大法官曾经于第三八○号解释赋予大学享有自治的制度性保障,中央研究院并
非大学,是否也能够享有学术自由的宪法保障?
其实,该号解释文说明:“宪法第十一条关于讲学自由之规定,系对学术自由之制度性保障
;就大学教育而言,应包含研究自由、教学自由及学习自由等事项。” 因此可见大法官并
未排除大学以外的学术研究机构,享有同样的制度性保障。中研院在组织法上就已经明定为
“中华民国学术研究最高机关”,倘若未能享有宪法所保障的“学术自由”,而竟沦为立委
口中的总统幕僚机关,宪法关于“学术自由”的规定又有何意义?
该号解释将学术自由的保障范围,讲得很清楚:“免于国家权力干预之学术自由,首先表现
于研究之自由与教学之自由,其保障范围并应延伸至其他重要学术活动,举凡与探讨学问,
发现真理有关者,诸如研究动机之形成, 计画之提出,研究人员之组成,预算之筹措分配
,研究成果之发表,非但应受保障并得分享社会资源之供应。”
纵然中央研究院目前只有部分单位提供教学内容,但是作为法定学术研究机关,当然享有研
究自由,不受国家权力机关干预,即便总统也不能命令中央研究院应该如何进行研究。
第五、总统在我国中央政府体制当中究竟扮演何种角色,近年来已经引起诸多纷争。而国民
党籍立委竟然企图以〈总统府组织法〉上的行政组织关系,曲解为总统有权力干预学术机关
的运作,破坏学术自由。这种作法实在无啻于提油浇火,陷总统于更大的灾难。
当前政府不断表示要争取国际学术人才,在前后任国科会主委的努力下,也尝试让学术界有
更多弹性可以争取不同领域的顶尖人才。如今一介国民党立委的匹夫之言,就可以让这些努
力瞬间付诸流水,让各国学术人士误以为台湾还在搞戒严,政党人士可以挟持预算来侵犯学
术自由。
更不要说学术研究重在“追求真理、发现新知”。为了维持宪政体制的正常运作,让民主社
会不致崩坏,学者详细分析现状、勇于批评、直言不讳,不也是学术界对社会的实际贡献吗
?倒是党同伐异,不问是非,只图为掌权者树立权威,这种心态才是学术研究的最大敌人。
政治有起有落,权力随时都可能滑出手掌心外。相反地,学术面对的是亘古长河,人类文明
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象征一种永恒的价值追求。然而,学术也是脆弱的,尤其是在政治权
力的高压之下,是否能够不畏权贵,追求真理,历史上不乏反证。今天中央研究院的高冠学
者们,在面对立委于法无据的跋扈主张时,是否能够无所畏惧,秉持学术独立的经院精神,
恐怕也是九十年来最重要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