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一位陆生眼中的台湾:全岛没有一所抗日

楼主: ianmon (Martian )   2014-07-02 19:17:47
日本人100年前就不会随地便溺了
中国人都经过100年了还是学不会
要让别人尊重
自己要学会自己尊重自己
※ 引述《QQQO (qweu)》之铭言:
: ※ [本文转录自 CrossStrait 看板 #1JieRV11 ]
: 作者: MAHONE21 (GUGU) 看板: CrossStrait
: 标题: [讨论] 一位陆生眼中的台湾:全岛没有一所抗日
: 时间: Tue Jul 1 18:01:00 2014
: 邵庆龙 四川大学
:   导读:可是为什么全岛没有一所抗日纪念馆呢?难道日本人对台湾的伤害比国民党
: 小吗?”回答往往是日本在台湾进行了现代化建设,我反问之:“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台
: 湾的物资进行侵略战争,挤奶必须要肥牛的。而国民党可是带领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
: ’之首,这些功绩可毫不逊色于日本。”我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沉默或不置可否,一位台
: 湾同学更是坦言,“或许台湾人受到日本人的思想同化了”。
:   生命是如此的奇妙,会在不经意间给人惊喜。从未想过会来到祖国的宝岛游学,但
: 机缘巧合,成为川大赴台交流学习的九人之一。来台数月时间,会刻意地观察、体味台
: 湾,以便客观全面的了解台湾,记之,以述其概。
:   一、印象台湾
:   台湾的初始印象,来源于台商的阔绰和媒体的传播,隐约中把这个小岛想象成一个
: 政坛混乱的富庶之地,又因为两岸特殊的历史渊源,萌生了许多迫不及待探寻的欲望。
: 由上海而香港、由香港而高雄,在飞机上看着窗外一层层的白云从眼前掠过,突然想起
: 了韩寒访台时所说的:“台湾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那会是怎样一个地方
: 呢?
:   当飞机越过深蓝色的海,终于靠近了陆地,我趴在窗边努力的眺望,渴望看到我想
: 象中的高雄——沿着海岸线蜿蜒的高速公路、擎天的高楼,还有在海港里骄傲地鸣笛起
: 航的游轮。可是,我看到的,却是一片毫无生机的黄土地,几座红瓦砖房散布其间,突
: 兀而零落。飞机停在高雄机场,与刚刚离开的上海浦东机场和香港机场相比,寒酸破旧
: 许多。我拎着行李走出机场,一股热浪迎面袭来,耀眼的阳光笼罩着空荡荡的大街,闷
: 的令人窒息。
: 景点是被金钱异化的地方,普通的街头巷尾才能品出真正的台湾。由于经济的停滞
: ,台湾没有很多现代化的发展,却更多地保留了上世纪末的风味。台北没有多少高楼大
: 厦,主干街道旁就是空荡荡的小巷,垃圾堆在阴暗潮湿的角落里;少见富丽堂皇的商场
: ,超市几乎只有小小的SEVEN和全家,里面摆着琳瑯满目的西式面包和牛奶,却找不到一
: 份中式餐点;商店外是一条狭窄的走廊,透过商店厚重木门的玻璃橱窗,仿佛窥见了老
: 上海滩的踪影。高雄则是另一番景象,街道旁外凸的招牌上写着“正字”,而不是台湾
: 人不屑一顾的简体字;马路上鲜见自行车的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一群群呼啸而过的机车
: ;戴着防止病菌的口罩已成为一种习俗,甚至是一种服饰的点缀;路边的小吃店铺随处
: 可见,很简单也很干净;女孩子钟爱的服饰店和化妆品店往往精致小巧,店主热情而礼
: 貌,不会因为只看不买而使脸色;扶梯上人们会自觉地站在右边,把左边留下来给有急
: 事的人走,电梯里的按钮旁会加上盲文,人性化关怀由此可见一斑。夜市是台湾独有的
: 文化,白天还是车水马龙的大街,晚上六点路口一封,摇身一变成了熙熙攘攘的集市,
: 除了担仔面、卤肉饭、蚵仔煎、烤虾和各种海鲜,你甚至找得到变味的四川火锅和兰州
: 拉面。但令人惊诧的不止于此,在狭窄而喧闹的街道上,你不会感觉到人挤人的尴尬,
: 因为所有逆向而行的人都会自觉地分开两边,排队而行,甚至在转弯时都会自觉地排队
: !这让不管在走路上还是生活上都惯于“见缝插针”的陆生和陆客们感慨良多,或许这
: 也是台湾社会秩序和公民素养的一个侧面吧。
:   二、亚细亚的孤岛
:   作家吴浊流曾写过一本盛行一时的小说《亚细亚的孤儿》,描述了日据时期如弃儿
: 般的台湾。而如今,台湾则更像是一个孤岛,她的孤独,不是源自于地理位置,而是人
: 的心灵。相对于政治变迁和国际要闻,他们更在乎身边的生活。台湾的主流报刊,几十
: 个版面中只有五、六个是两岸关系和海外议题,其余都被娱乐新闻、体育新闻以及铺天
: 盖地的广告所占据。当我问台湾同学哪些报纸在台湾最受欢迎时,他说不如看《苹果日
: 报》吧,里面没有政治,娱乐新闻很多的。台湾的脸书(facebook)里都是个人的琐事
: 和照片,而大陆的人人网则包含了海量的信息,不仅可以了解到朋友的最新动态,找到
: 雅思、托福资料,查阅各种原创的评论性文章,甚至还可以开“小站”——国际关系、
: 文学、艺术、摄影······引来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切磋。台湾同学生活悠闲许多
: ,你要是问起哪里好玩,他们会如数家珍;若是聊起国际新闻,则是一脸的茫然。除了
: 网络,图书馆是了解世界的另一个窗口,大陆的图书馆经常人满为患,为占位置而发生
: 口角的事时有耳闻,而台湾的大学图书馆往往是个冷冷清清的地方,它对某些同学来说
: 是打盹的最佳去处,因为安静又凉快(有空调)。曾经去过台湾中山大学,奢华的十层
: 高的图书馆竟然“人迹罕至”,有几层是空的,有人的也只是稀稀落落的几个。看着丰
: 富的藏书和先进的图书设备空闲在那,真是有暴殄天物之感!台湾当年“亚洲四小龙”
: 之首的勤奋与活力哪里去了?
:   大陆与外部有着交流的不便,却有很多人想出去一探究竟;台湾与外界有着畅通的
: 连结,但很少有人愿意探索,由此引发不少可笑的误解:公交司机以为大陆没有屈臣氏
: ,售货员认为大陆人都是随地吐痰和不守诚信的,老师会以为大陆人当兵还要看出身。
: 一次和浙江理工大学来台开会的教授聊天,他说抽空逛了一下高雄市区,实在觉得和想
: 象的相差甚远,可司机还骄傲的问他高雄怎么样,他只好谦虚的说:“和杭州差不多吧
: 。”司机很惊讶,默不作声。那位教授说,其实我想说高雄实在比不上杭州,可以念及
: 台湾同胞的感情,怕他接受不了,只好说假话。事实上,这种对于大陆的虚幻的优越感
: 普遍存在于很多台湾人心中,几十年的意识形态教育在他们心中扎根,偏见的观念直接
: 导向负面的看法,再加上与外部讯息的隔离,凭空的想象就无可避免的成了自然而然的
: “事实”。
:   三、历史的沉淀
:   台湾现今的发展,多亏了历史的沉淀。早在甲午战争之前,台湾便出现了清朝最早
: 的点报业、新式邮票和最早投产的新式煤矿。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强占台湾岛后,开
: 始改造这个“化外之地”:改善卫生习惯,断了鸦片,松了小脚,剪了辫子。除此之外
: ,对于后世影响最深远的两项投资,就是教育和基建。日本殖民时代,整个台湾只有一
: 所“台北帝国大学”(即现今的台湾大学),是专门为在台日本人设立的,因此台湾学
: 生的比例仅十分之一不到,而且主要集中在医学与农科,法律、政治等应用于统治管理
: 的学科是决然不许台湾人学习的。固然如此,适龄的台湾孩子还是可以完成基础的义务
: 教育,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而当时的大陆,还是一个硝烟弥漫的主战
: 区,教育在战火的硝烟中茍延残喘。基建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尤其是交通。在1945年台
: 湾光复时,铁路密度远高于大陆,航运港口有基隆、高雄、花莲、苏澳等港口,台中港
: 也在建设之中,当时的高雄港月吞吐量已达20万吨,为八九十年代成为世界第四大港口
: 铺垫了坚实的基础。日本构筑较为完善的教育和基建推动台湾的发展,使其成为“帝国
: 宝库”,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种战略物资,维持着“大东亚共荣圈”的美梦。虽然有着“
: 农业台湾,工业日本”的战略导向,台湾的发展受制于日本的桎梏,但这也间接的保护
: 了台湾免受战争的摧残,在二战中只受到很小的破坏。这些历史的沉淀支撑著台湾步入
: 二战后的经济发展的辉煌,但也成了一个摆脱不掉的包袱,让台湾不得不负重前行。
:   台湾人认为他们近四百年的历史是一部被外来政权不断统治的历史,西班牙人、荷
: 兰人、郑成功、满清、日本人和后来的国民党,特殊的历史让台湾缺乏民族意识和清晰
: 的身份认同,这是政坛乱象和经济停滞的根源。是中国人还是台湾人,抑或两者都是?
: 是本省人还是外省人,抑或原住民?是偏绿还是偏蓝,抑或中间派?当一个个的疑问无
: 法达成社会层面上的统一时,分裂成为必然,这点在政界尤为明显。一位台湾老师曾在
: 我面前直言不讳的说,他只会投票给符合自己阶层利益的候选人;原住民召开研讨会斥
: 责汉人对他们的不公,却从不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角度思考难处;大街上游行的群众也
: 只是集团利益的诉求者,是否会更多的伤害社会整体福利,并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 。民众以骂政府,呛官员为荣,体验著“人民头家”的快感,而政府则被民意绑架,议
: 而不决、效率低下。这些社会异象体现著“台式民主”的悲哀:台湾依政治统独立场区
: 隔两党政治,而西方则是依经济的左右价值区隔两党政治。后者对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 发挥一定均衡和促进作用,但是,台湾的两党政治除了用统独意识形态对立的心态丑化
: 对方,累积社会的仇恨,就是内耗,几乎没有正面积极的功能。如鬼魂般萦绕在台湾人
: 心头的“二二八”事件,被刻意过分的渲染而成了政党攻伐的利器,事实却被抛在一边
: ,无人问津。当学生指著“教育部长”的鼻子骂他“伪善”、“装死”时,当台湾清华
: 大学的博士开厂制毒、危害社会时,当台铁高层爆发严重贪腐弊案时,当劳保基金濒临
: 破产时,当台资回流却遭遇政策瓶颈时,台湾当重新梳理历史的脉络,躬身自省了。我
: 曾经多次问过不同年龄阶层和职业背景的台湾人同一个问题:“台湾到处在宣传国民党
: 在“二二八”事件中对台湾人的迫害,可是为什么全岛没有一所抗日纪念馆呢?难道日
: 本人对台湾的伤害比国民党小吗?”回答往往是日本在台湾进行了现代化建设,我反问
: 之:“那是因为他们需要台湾的物资进行侵略战争,挤奶必须要肥牛的。而国民党可是
: 带领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首,这些功绩可毫不逊色于日本。”我得到的回答往往
: 是沉默或不置可否,一位台湾同学更是坦言,“或许台湾人受到日本人的思想同化了”
: 。曾有一位台湾人写了一本书,叫《成为日本人》,描述了日本殖民时期台湾人的内心
: 挣扎,挣扎是否该成为日本人。台湾要重振,首先要肃清历史,认清自己,达成共识,
: 扔掉包袱,才能轻装前进,摆脱现在的困境。
:   四、信仰
:   台湾最宏伟奢华的建筑不是政府大楼,也非大学校园,而是寺庙。台湾香火的旺盛
: 不亲身体会是无法想象的。在台湾新近评定的12个最热门景点中,有4家都是寺庙,占了
: 三分之一。小小的台湾岛汇集了四大佛教名山(佛光山,法鼓山,中台禅寺和慈济会)
: ,成为海内外善男信女的朝圣之地。曾参加过佛光山的万缘水陆法会,雄狮和白象的雕
: 像分立门前,庄严而肃穆。金碧辉煌的大堂里有星巴克和各式餐点,以及旅游纪念品。
: 穿过大堂就是开阔的平地,几十间展览厅整齐的一字排开,每间都有佛法的宣传和免费
: 的3D电影,不停的播放著星云法师的“一笔字”和释迦摩尼的传奇,尽头是宽阔的广场
: ,印度式的白色佛塔令人敬畏的耸立其间。很难想象这样浩大的工程全部由海内外的佛
: 教徒捐赠所建,每天迎接着各地的香客,有的是父母领着孩子、有的是牵手相伴的情侣
: ,有的是海外的旅游团,还有的是儿女推著坐在轮椅上的老人,合十不停颤抖的干枯的
: 双手,朝向佛陀虔诚的参拜,口中念念有词。天黑时我才离开,一个中年妇女慌忙的走
: 进广场,毫不在意脚下的泥土,跪在上面就叩头。我怕惊扰到她,远远的站在一边,感
: 受着祥和与信仰。
:   台湾是个充满信仰的社会,不止在寺庙里。捷运站里有免费的书刊杂志,很多是文
: 学名著而非致富经之类的杂书,可以拿到车厢里看,到了终点站再还回,若是在大陆恐
: 怕很多书已不知去向。犹记得台北车站大厅里,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一名女子站在原
: 地目不转睛的看着一本书,我站在一边远远地看着她,久久不愿离开,感觉如玉女般圣
: 洁。高雄的美丽岛捷运站经常举办小学生乐团演奏和艺人的钢琴独奏,人来人往却并不
: 嘈杂,在丝丝入扣的乐曲声中,我听到了一种信仰,品到了一种文化。大陆缺乏的不是
: 经济数据,不是高楼大厦,而是信仰。没有信仰,我们将失去自我,又如何让台湾人信
: 服呢?
作者: Ec73Iwai (( ̄□ ̄|||)a)   2014-07-02 19:19:00
简洁有力
作者: pogpoq1 (迫格迫Q)   2014-07-02 19:19:00
要崩溃了
作者: aya16810 (深红眼镜)   2014-07-02 19:20:00
干嘛在意26的眼光?
作者: kojo3c (joe)   2014-07-02 19:20:00
台湾人不会随地便溺吗?壹周刊就拍到好几个。
作者: kazuyaya (总受孔吉美神(长生专属))   2014-07-02 19:21:00
哈哈,滞台支那人会嘘
作者: Sweet83921 (中兴李敏镐)   2014-07-02 19:21:00
倒是没听说过会随地拉屎就是了
作者: tn (奇蹟的杨)   2014-07-02 19:26:00
中国家长让小孩随地拉屎还蛮普遍的,我看过在观光闹区台阶上就人来人往的地方,抱着小孩当场就拉了,好像也没人觉得奇怪而且其中一次看到就在四川省会成都,刚好是这位学生就读的那区
作者: ritaerythema (我是台湾人)   2014-07-02 19:29:00
水准低的流氓
作者: keane9112 (拎北逮顽郎 拎北反支那啦)   2014-07-02 19:31:00
台湾要盖啥 甘支那人屁事都无法干预支那了还想干预台湾?
作者: bottony20 (封征)   2014-07-02 19:32:00
XDDDDDDDDDDDDDDD
作者: a001223 (momento)   2014-07-02 19:42:00
这要推 XD
作者: kojo3c (joe)   2014-07-02 19:50:00
进香时在台南太子宫门口,看过小朋友当场便便,我非支那人
作者: elle ( )   2014-07-02 20:02:00
中国人就爱记仇 而日本人到现在还在谢谢台湾
作者: jessicali (dr house真的太好看)   2014-07-02 20:02:00
中国的228要不要谈一下?还是没听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