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弯下腰不耻下问才会受人尊敬!
http://61.218.233.198/journal/17/14.19/14-19page.htm
西青埔垃圾场的前世今生
文/陈月素
楔 子
肩负了高雄市垃圾处理重责大任长达廿二年的西青埔垃圾掩埋场,在1999
年6月29日卸下历史任务,当年两度掀起惊涛骇浪的垃圾大战也成为过往云烟,但退
居幕后的西青埔卫生掩埋场,在历经四年多的完成面工程之后,正以一种熠熠耀眼
的光芒,逐渐蜕变为幅员广大、绿意盎然的第二期高雄都会公园,成为净化空气的
都市绿洲,真正体现“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西青埔的前世
高雄市与桥头乡自1977年起与台糖公司合作,利用台糖公司靠近后劲溪及青
埔沟,面积约十多公顷,地形倾斜低漥的西青埔农场填埋垃圾,以改善甘蔗耕作条件
。在1979年以前一直是以下推式置填掩埋的旷野倾废方式处理。1980年到1984年之间
则采三明治方式处理(一层垃圾一层土方)。
1983年市府另向台糖租借20多公顷低漥土地,正式规划开辟高雄市第一座卫生
掩埋场,自1984年4月正式启用,使用年限到1990年年底为止。1990年年底填平后,因
为高雄县桥头乡民及高雄市楠梓区里民强烈抗议,使得高雄市面临第一次垃圾大战的
抗争,经协调及提供多项回馈条件,得以继续使用西青埔卫生掩埋场5年。
在 1995年年底使用期限届满时,为争取焚化炉兴建时间,不得不再延用3年6个月
,期间引发紧邻的高雄县市民众第二次抗争。历经数月协调,所幸终于和平落幕,不
仅解决高雄市庞大垃圾的处理危机,也让西青埔掩埋场有更充裕的时间由“丑小鸭变
天鹅”。
西青埔的努力
虽然西青埔掩埋场曾是附近毗邻而居的居民难以忍受的存在,但它让高雄市
庞大的垃圾量处理高枕无忧,不曾发生垃圾流落街头的问题,实在是功不可没,为了
减少民众的嫌恶,不只是处理垃圾厥功甚伟,多项创新的环保措施更是全国无人能出
其右。
西青埔掩埋场是国内首创及唯一改采上推式单体法的掩埋场,具有压实性最
好、工作性最佳、曝露工作面最小等优点,不但管理容易,现场操作安全,更减少臭
味及蚊蝇的产生。为了方便垃圾车进出及推土机等重机械操作,场区临时道路采用中
钢废弃炉石舖设,多年来废物利用了150万吨的炉石,既解决中钢事业废弃物处理问题
,又替市府省下金额不赀的级配料经费。
西青埔掩埋场更严格遵守填埋3公尺垃圾层就覆土20到30公分的原则,截至封
场为止,已覆土一百余万吨以上,封场之后,进行整地、污染防治措施,除了层层覆土
夯实,最终还要覆土2公尺以上,以方便内政部营建署植栽绿化,估算起码需要80万立
方以上的土方,高雄捷运工程如火如荼展开,正好让大量土方有最好的处理去处,不至
让台北县市之间曾闹得不可开交的废土大战在高雄市重演。
西青埔的再生
1989年行政院核定“高雄都会公园开发计画”,1991年6月内政部营建署变更
并征收西青埔掩埋场做为高雄都会公园用地,原本棘手的垃圾问题有了摇身变成黄金的
价值与机会,这也是国内首例利用垃圾掩埋场开辟公园的示范。
依据规划,高雄都会公园面积逾90公顷,横跨高雄县市,配合高雄市垃圾掩埋的
需要,分二期开发,第一期35公顷为动态活动区,第二期60公顷为森林植物区,依据都
会公园造景,以垃圾就地填埋加高,营造高低起伏的山丘,称之为“青山计画”。
第一期都会公园早在1996年4月17日开园使用,区域内有金鸡日晷、游泳池、
网球场、大草原、户外亲水池、溜冰场、观景平台、户外剧场、蛇形花园及林荫步道,
目前已有一百七十多种植物、六十多种鸟类,丰富了这块原本让人掩鼻而过的垃圾掩埋
场的生命。如今不论晨昏、不分季节,绿意盎然,虫鸣鸟啭,蜂舞蝶飞。根据统计,平
日清晨与黄昏每天可吸引1,000人次到园,假日则有二、三千人,一年约吸引70万人到
高雄都会公园或漫步、或运动、或观察自然生态,或者只是单纯的呼吸一口清新的森林
芬多精。
而第二期的都会公园规划更令人期待!
目前内政部营建署的规划内容已定案,预定斥资4亿元,在市府环保局交地后,
以三年工期打造截然不同的都会森林。二期都会公园里将有自然中心、多功能缓坡草原、
广达12公顷的森林公园、标高49.5公尺的观星台与眺景亭、5,000平方公尺的落日草原、
可供1,000人集会活动的户外音乐表演场、生态池、青少年冒险欢察园、迷宫花园、地景
艺术、水景设计、跨越后劲溪与住宅区串连的景观桥、沿着后劲溪辟设的河滨散步区、回
廊、花卉台阶、雕塑花架、湿地花园、热带花园、香草植物园、儿童花园、石景花园,以
及结合休憩广场与雕塑的人工湖。
西青埔的蜕变
累积处理了900万吨垃圾的西青埔掩埋场自封场之后,随即进入复育期,总计花
费近8亿元,分为三期分区展开完成面封闭工程,包括配合高雄都会公园的设计,依据规
划的地形、地貌展开整地,另有奖励民间投资兴建的沼气回收处理,以及发包施设格床式
挡土墙工程、垃圾渗出水管线埋设与收集系统、舖设不透水布、雨水截流设施,坡面截水
沟、地下水监测井、沈陷观测点,再最终覆土二公尺以上,并且进行水土保持的植草工作
。
在垃圾渗出水的处理方面,市府环保局格外重视,不但施设收集系统及返送系统
,更埋设地下水监测系统,随时掌控地下水水质,目前西青埔掩埋场的渗出水均导引到收
集井,再汇入贮留池,每天以水车约载运150吨的垃圾渗出水到五十五号码头投放口,流
入旗津中洲污水处理厂处理,另有150吨的垃圾渗出水返送到不透水布层下面,帮助垃圾
层发酵。
另外,在1997年5月场区西侧及南侧已有8公顷完成封闭工程,先行交由营建署植
栽,目前三万株小树苗早已茁壮成大片绿意盎然的树林,隐约可看到未来垃圾山变成为蓊
蓊郁郁的森林的远景。
如今分三期执行的全区掩埋完全面工程已近完工,原本光秃秃、飞沙走石的掩埋
场逐渐被百慕达草、百喜草、类地毯草等绿意盎然的植被覆蓋,同时也引进令人意想不到
的丰富生态。市府环保局预定最慢明年初交地给内政部营建署,早日让垃圾场变公园的美
梦成真。
沼气回收全国绿色能源范例
在西青埔掩埋场功成身退之后的后续污染防治工程之中,以沼气回收再利用最具
有“物尽其用”的环保特色。
封场之后的西青埔掩埋场,粗估已容纳了900万吨的垃圾量,预估数量庞大深厚
的垃圾层分解后,沼气产量丰富,以往为了处理沼气,市府环保局必须在场区内埋设密密
麻麻的收集管及燃烧塔,所费不赀,如果40多公顷仍由市府出资埋管收集烧掉,经费犹如
天文数字,资源更是浪费。
为确保空气品质及都会公园安全,因此市府环保局甄选可宁卫能资公司,以BOO
民间投资方式负责沼气回收再利用,转化为电力出售,预估最高发电量每月可达350万千
瓦,市府环保局则省下庞大的设备机具、人事及维护费。这座全国规模最大的民间投资沼
气回收发电的范例。
市府环保局给予可宁卫公司廿年的特许权,由可宁卫公司投资4亿元,负责每50
公尺埋设沼气收集井,利用沼气来发电,当时市长谢长廷亲自和能源宝宝们一起在启用典
礼上启动绿色能源石,让掩埋了近900万吨的垃圾所产生的大量沼气,摇身一变成为能源
再利用的最佳环保范例。
自1990年4月29日正式运转以来,第一年处理的沼气量就高达一万六千多万立方
米,发电达2,680万度,相当于减少近10,000吨的甲烷排放量或25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等于无形中减少近230万辆50西西二行程机车一整年排放的二氧化碳,这个数量也相当
于11万辆轿车行驶10,000公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所发挥的效果更相当于种植三万多公顷
的森林。
市府环保局表示,掩埋场废弃物会和土壤里的微生物作用产生沼气,沼气含有高
浓度的甲烷,若未妥善处理,易出现垃圾场闷烧、爆炸等危险,而且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
氧化碳的24.5倍,对环境的危害相当大。过去该局曾设置沼气燃烧站,将沼气燃烧处理,
如今回收沼气发电,将污染源转化为再生能源,更具环保功能。
现在西青埔掩埋场已设有140口沼气收集井,再集中到11座沼气收集站,连接到
四座发电机组中发电,目前一年售电获益近4,000万元,预估沼气产生高峰期会维持到
2009年。西青埔的沼气处理发电有效使用率约八成,是国内四座掩埋场沼气发电效能最高
的一座。
现阶段预估每小时发电量为500万瓦,相当于可提供高市7,000个家庭用户一天用
电量,日后随着沼气产量的递增,可扩增到七部发电机机组,发电量可达到9,500千瓦,
约是14,000户的家庭用电量,有助于协助达成国际对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减量的要求。
环保署长张丰藤指出,这座沼气发电设施不用花到政府半毛钱,却可解决沼气污
染,而业者则由售电中获利,形成政府、民众及企业三赢局面,以往西青埔掩埋场是附近
居民心中的痛,发出的阵阵恶臭及闷烧的威胁,让居民嫌恶不已,现在沼气能源化,未来
掩埋场又变成都会公园之后,附近房价会大幅提高,不但是都市之肺,也会是大家的“好
厝边”。
※ 引述《Israfil (赎罪圣音)》之铭言:
: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790206 自由
: 被台北市长郝龙斌视为未来“绿色之肺”、“亲水廊道”的内湖垃圾山清运工程,原订去年
: 底竣工,后延至今年中,现进行二期安全设施工程,开放时间从今年中延至十一月。清运厂
: 商日前也回馈北市府,种植数公顷草皮、当季植物;不过,近几个月却爆发大片枯死,草木
: 不生,就连北市环保局、植物专家都说不出原因,如今得拖至明年才能开放。
: 市议员李建昌说,现在夏秋季节最适合植物生长,不解为何垃圾山景象如此丑陋、毫无生机
: ,地方也担心,地底下是不是还有杂质没清除?他要求环保局、专家学者查明,因若秋天过
: 后依然如此,这个斥资十三.七亿元的垃圾山清运、绿化工程恐面临失败。
: 内湖垃圾山位于内湖芦洲里、基隆河北侧,记者实际走访,发现表土层充斥碎砖瓦等垃圾,
: 有约超过一公顷的人植草皮、天然杂草呈现枯死;排水沟两侧、储流池四周植被也一片死寂
: ,正属于开花末期的“猪脚楠”稀疏,而春节绽放的“乌心石”、“平户杜鹃”丛也相继枯
: 黄濒死,硕果仅存绿地仅有垃圾山顶,或“杜虹花”等少数新植栽。
: 环保局第四科科长郭国鑫说,统包厂商福清营造公司为回馈水土保持工程,日前种植非当季
: 植物,如小麦草较适合冬季生长,所以夏季枯黄;有些花草则种植于高滩地,可能因为该处
: 土壤太密、没松动有关,也导致植物生长不良,“原因好难讲”。记者去电福清并留下联系
: 管道,但至晚间截稿时间,仍无法取得回应。
: 台湾大学植物标本馆馆长郭城植则说,早期垃圾山底下含有大量垃圾产生的沼气,导致垃圾
: 山周边的植栽长到一个程度就不会再生长,但目前无法掌握该处水质、土质,因此还需要进
: 一步研究才能厘清植物死亡原因。
: 预计十一月开放 又要延
: 李建昌调阅资料发现,垃圾山清除工程耗费十三年,总经费高达十三亿元,去年预算一.四
: 一亿元、前年则有二.三八亿元,预计今年十一月要验收开放,并打造为“第二个台北市之
: 肺”;原本合约未要求厂商绿美化,但厂商回馈铺设植栽,想不到意外发现垃圾山植物种不
: 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