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金曲30】视觉统筹罗申骏的最后一届

楼主: Yelnats28 (live)   2019-07-05 13:22:52
【金曲30】视觉统筹罗申骏的最后一届:这个世代,需要属于他们自己的明星
【BIOS monthly/采访 李姿颖 Abby】
采访:李姿颖 Abby
图片提供:JL DESIGN
责任编辑:温若涵
https://tinyurl.com/y28wzz56
http://www.biosmonthly.com/
07.01.2019
金曲奖第 25 届,11 位平面设计师与13组动态影像创作者将入围影片的精致视觉引发好
评、展现了台湾优秀影像工作者的能力,也推翻大众对颁奖典礼的想像;金曲奖第 26 届
,放大台湾在地元素,入围影片引入当代议题,召唤了许多台湾人对土地的关注;金曲奖
第 29 届,以未来与“众声宣言”为题,让新秀插画家与乐团编谱出台湾模样,更引发一
阵热烈感动。这些,都出自视觉统筹罗申骏与 JL DESIGN 团队。
第 30 届金曲奖方落幕。我们在最佳国语男歌手迎来新生代的 Leo 王、最佳国语专辑奖
由孙盛希拿下,时代的巨轮正在转动,更多年轻当代的声音正在华语音乐最大的舞台上被
看见、被认可,而罗申骏与 JL DESIGN 团队非常理解这点。金曲 30,以“时代回响”为
题,少了炫技,更多真诚与反思,回归音乐本质。他们拍摄横亘世代的重要音乐人,替华
语音乐史留下了灿烂的瞬间,纪录经典并非怀旧,而是为了未来——这是罗申骏的最后一
届金曲奖,我们针对这次的视觉概念专访、延伸出许多感人的设计细节,邀请他道出对金
曲奖及对台湾的深重祝福。
Q:想请你分享思考第 30 届金曲奖时的想法、如何体现 30 年的重量,以及视觉定调概
念如何形成?
前面几届我问了很多跟文化有关的问题,第 30 届的主题“时代回响”,我希望能绕回来
去谈华语音乐的本质,每个世代有每个世代的声音,我想把每个世代的佼佼者引领华语音
乐的姿态记录下来。有作词人、作曲人、制作人、不同乐风曲风、甚至是各家唱片公司的
老板,用纪录片的方法,把时代感的轴线呈现出来。
我们拍摄了 15 支影片在广告破口后播放,因此入围奖项的桥段设计变得更简洁,入围时
就让音乐人唱名,对我来讲是让音乐人去祝福新的世代,也是“回响”。设计面我们想呈
现大时代的盛况,就找到了利萨茹曲线(Lissajous),它是不间断的波形,像一个个世
代的状态,他们有各自的音乐曲线,最后群聚成大世代的旋律,从而建构金曲 30 的视觉
。利萨茹曲线充斥在整个典礼,每个曲线是一个世代。金色的材质选定,一开始讨论时就
决定不要做得很奢华、亮、抛光,我希望是隐晦的金,金属上面必须要有时代的痕迹,可
能是凹凸不平的、有刮痕的,而不是被打磨到最亮。我们的金色不是耀眼的金,就是希望
可以扣回时代感。
这也是对金曲奖的祝福,你希望它越沉越香,而不是光鲜亮丽。因为时代的积累,它的

芒即使不是最耀眼的,也是最长久的。
http://www.biosmonthly.com/uploads/images/_C9A0492(1).jpg
http://www.biosmonthly.com/uploads/images/_C9A0271(3).jpg
Q:想请你跟我们分享一下这次亮点“15 支微纪录片”彩蛋与幕后故事。
这次做完我也快要疯了。其实公司做到第 29 届时,几乎不会加班,因为流程都很熟悉,
可以组织化地做完。但这次完全像是第一次做,因为量多太多了。依循“时代回响”这个
概念,我们总共访了 70 个音乐人,光是访这 70 个音乐人,敲通告、拍摄、拟访纲...
...等,就是我们团队很大的挑战。诞生了 15 个主题影片:不同世代女歌手的“姊妹”

影响音乐人的“那一年我们传唱的歌”、聚集乐团声音的“乐团世代”、华语音乐重要的

后人员“推动金曲的手”。汇集了不同年代的音乐人,表现他们的观点与态度。
每次广告回来,观众就会先看到这个影片,除了希望让大家看到访谈内容,影片的配乐我
们也费尽心思。我们与 MUSDM 找了 30 个乐手,都是一老一少的搭配,我觉得这些音乐
人都是华语金曲的“里子”,对我来说不见得是给观众看、比较是属于音乐人的切面,我
希望让大家知道这些推动金曲好几个世代重要的音乐人。
比如说我们有找齐秦的吉他手。他们常讲台湾有七个吉他之神,我们就找了四个,像倪方
来、庄智渊这些名字,只要你是弹吉他的、看到名字就要跪下来;温金龙,是把二胡带进
流行音乐市场的重要人物;江建民是华语乐坛很有影响力的编曲大师是华语乐坛很有影响
力的编曲大师......等。这 15 个影片代表的是华语音乐的重量,你们看到明星在台前,
张学友、阿妹、王菲、周杰伦、王力宏、赵传,到新世代的陈绮贞、魏如萱、林宥嘉、
HUSH,他们后面的伴奏都是这些乐手。
录制现场很好玩,因为每个老师都是大前辈,我们的音乐总监余佳伦跟徐文就很紧张,跟
老师说请老师进去 JAM,老师们一进去都吓死人,因为台湾以前录唱片是不能剪接的,所
以他们都要非常到位。
影片里会出现作词人与作曲人,作词人就是受访者、作曲人是配器乐手的名字,编列下来
就像是 15 首时代的歌。是希望每个影片也都有不同的曲风跟配器,流行音乐的可能性也
在这 15 支影片展现出来,比如原住民音乐采访了胡德夫、纪晓君、桑布伊、张震岳,背
景音乐我们就用蓝调,蓝调就是流行音乐的根,跟“回归音乐的根”这个题目想传递的精
神是一样的。
这次彩蛋没有上一届多,因为上一届的切面多,讨论角度也多。但 30 年,想要让事情回
归到一个本质面。这次的颁奖典礼,我们倾尽全力想传达出台湾金曲世代的盛世。过去有
个年代是,任何人希望自己的华语音乐走红,一定会来台湾。台湾曾有这么多好的唱片公
司,飞碟、魔岩、丰华、友善的狗、滚石,这个百花齐放的盛况与成绩应该要被记住。虽
然说世代不同,但应该乘载这个能量继续往前走。
我不是想缅怀黄金年代,而是开创,让年轻人知道这是华语音乐的血液,你们也可以。
https://www.facebook.com/jldesign.tv/videos/957746141232180/
Q:这次做了 15 支影片面临很多挑战,想请你分享在制作过程中的困难与感想。
我这些影片,就吃掉川哥 20 分钟的时间,硬生生在节目要他让 20 分钟给我。以前我入
围影片越做越长,这次真的是挑战他的极限。以往都是把亮点做在入围影片,这次首度做
在广告破口后。
这系列影片其实有另外的想法,是之后想制作华语音乐的纪录片。常常我们觉得台湾有很
多的焦躁跟不安,来自对未来的不明。像我比较幸运有往外走的机会,其实会回头看,发
现我成长的地方拥有太多好的资源,只是它还年轻,需要很多梳理,让大家看到可能性。
如果它有机会发展成纪录片,是想让大家知道,台湾的“位置”是不会改变的,虽然中国
有这么大的“市场”,但是华语音乐在台湾累积的“能量”不是一个市场大就可以取代。
我们会有很多的表演在那,许多制作端的优秀工作者会去帮对岸制作唱片,可是那个创作
能量、原生在我们体内的东西不会消失,它是台湾人的 DNA。
这次 15 支影片会看到大家在讲一件共同的事——怎么从台湾出发、面对世界,每个人都
在说属于台湾的文化元素、如何唱出属于自己的声音。不同的音乐世代与音乐人,其实都
是同一个想法。也是我金曲奖最后一届想跟大家讲的:
我们一定要看清楚我们是谁,善用土地的文化、资源跟图腾,而不是复制他人。
影片因为档期还是有错过一些时代重要的声音,但是你就会看到,其实所有音乐人都会提
到那些重要的人:李宗盛、林强、伍佰、张学友、周杰伦......等,这就是一个完整的金
曲时代勾勒。华语音乐累积的东西是一直被传承下去的,金曲
30 绝对不是一场告别式、追忆感很重的一场典礼,重点是前瞻与开拓,看见那个能量,
大步往外走。
https://i.imgur.com/19lBMbn.jpg
https://i.imgur.com/sA5NgXg.jpg
Q:因为这是你最后一届金曲奖,想请你分享一下这些年的收获。以及在你观察下来,你
觉得金曲奖最珍贵之处是什么?
每做一次金曲奖,其实是一种掏空。我们是集结不同领域跑在台湾比较前面的人,来分享
我们曾经走出去过看到的东西。我从来没有觉得台湾是鬼岛,反而因为台湾得到了珍贵的
经验,那是台湾的可能性。但换一个角度,很多人说台湾压榨、没有机会、市场小,我会
觉得......你知道市场是什么吗?2300 万人有 2300 万人的打法,不是站在 2300 万人
面?
“市场不够大,为什么没人赏识我?”我想透过金曲奖分享新的视角,所以每次的掏空,
都是想触动更多人,让人们在里面看到台湾的好。
金曲奖有自己清楚的定位,所有设计行为都是围绕华语流行音乐的脉络打转。很久以前的
金曲奖,典礼是有娱乐性的,转变到现在加入很多设计思维,有时会加入一些社会功能作
为辅助,但金曲奖绝对是音乐人在最前面,舞台要给音乐、喜欢音乐的观众、为音乐努力
的人,而设计是服务,去把里面的感动提炼出来。
金曲奖到今天它绝对是亚洲最好的颁奖典礼,一点也不逊色于任何国际音乐奖项。
Q:你已经做过许多届的金曲奖,这次收到邀请的想法是什么?
金曲 25、26 后,我一直都说要给新的设计师与公司机会来制作,这两届主要是因为这是
川哥(陈镇川)的最后两届,其实我做完 25 的时候,本来以为会只做一届,川哥就说(
ㄒㄧˇ)服(ㄋㄠˇ)我说当然是一次做两届啊,我就这样做了。26 届我实验了很多东
西,有很多我对台湾社会与文化的想法,我想让大家看到不同领域怎么去连结跟合作,像
是玩出一种形式,让更多人知道他们未来也可以这样做。
后来你看到很多不同设计师都用了更大胆的方法,我觉得那对我来讲就是很好的。你原本
希望大家看到的是有效果的,觉得当时我的责任也差不多,但 29 时川哥就说这是我最后
两届,不管怎样你都要回来。今年我们全公司的人都知道,我是绝、对、不会再接下一届
的。
川哥有问过我,为什么每次在概念上都要想这么多?我说虽然传统媒体的影响力已经不像
以前这么大,但电视目前还是大众媒体,我希望借由这个渠道的影响力去影响最多的人,
而这个棒子也应该传出去。
Q:做了几届下来,各届金曲奖对你的特殊意义是什么?你想在金曲完成的事是什么?
25 届时我当时觉得金曲奖就是华语音乐的中心,我想要强调语言文化这件事,可以有英
文缩写 G.M.A,但是不能只有英文,英文是辅助,但我不需要用英文去做必要沟通,因为
我是华语音乐奖项,定位清楚了设计就会往那个方向前进,我希望台湾人都知道我们有这
个位置,更多人可以去参与金曲奖,所以当时我才会设计让不同世代的平面设计师与动态
设计师一同来参与设计......。有些人会有习惯合作伙伴,但我就拆开来,让他们知道跟

我想传递一种“跨界与合作”。
另外一个对我很重要的是金曲奖在技术与流程上的传承,工作流程要怎么设计、档案如何
命名、我们要用什么软件去沟通、做典礼的基本知识是什么、什么叫做入围影片,我会解
释那么多,是因为我觉得,未来就是你们来做。JL DESIGN 也做了一个网站,告诉大家金
曲奖的背后是如何执行。
到了 26 届,我想要讨论“文化元素”:属于台湾的金曲奖,应该长什么样子?我们定义
出“台湾源声带”,是“源头”也是“原声”,我们常在社群网络听到:为什么我们不像
京都、为什么我们不像纽约?我就会觉得,为什么我们要像那些地方?我们就不是啊!我
就是台湾,我就是台北,我就是高雄。你应该对你自己的文化元素骄傲。
它绝对有不足的地方,因为我们还年轻,理解元素、然后去 refine 它,而不是一昧去讨
厌,比如讨厌台湾办桌的三色遮雨棚、觉得铁皮屋很丑、这些文化看起来很 low。对,是
不够好看,But it’s who you are,我们站在这个文化基础下,又看到了什么新的可能
性?不是抄捷径去找别的国家的元素放在我们自己身上。
第 29 届问的问题,其实也影响到了 30 届。第 29 届时,我们问的问题是:现在已经到
了这个年代,年轻一辈可能不知道孙燕姿是谁了,为什么这个年代的台湾,没有一首歌可
以传唱?以前我们很多歌琅琅上口,你会知道有〈梦醒时分〉、有周杰伦、孙燕姿、阿妹
、陈升,他们有几首歌“大家”都听过,也都能哼上几句。那新的是谁?
在这个讨论的过程中,我发现我问错问题了。因为在分众化时代,没有一首歌应该要被传
唱。你不知道那首歌,只是因为你不是那个 Target 而已,不是代表那首歌不红、那个人
不红,我就反过来想,我是不是可以整理出一个新世代的面貌,他们是谁?这个工程很复
杂,我不能单纯把 9m88 放在蔡依林旁边,我也不能一昧突出老王乐队,大家会觉得你是
金曲奖还是金音奖?有了这个想法,设计就继续往下寻找,每个时代的声音都在唱他们对
社会的看法,我们挑选出新世代的音乐人,在他们的歌中,找寻跟社会议题的连结,应该
说,我们让它跟社会议题有关。比如老王有首歌跟教改有关、我们找 Leo 王的一首歌去
连结土地正义,多了一层 layer,去讲述新世代的声音,把社会议题藏在入围影片里层。
在“众声宣言”的概念下,一开始我就先破梗,改变入围影片的顺序,开头就出现入围奖
项名称,之后背景的音乐就出现新世代音乐人的音乐,每个入围奖项,都像是对这个世代
的声音,之后就会接每位入围者,同时我不特别讲这是哪个人,观众就会自己去找,这一
系列的脉络统一后就不会有违和感,也不会让入围的人觉得新世代的声音抢了戏,这个设
计概念放得很深。一个金曲奖,有人看到很漂亮的插画、有人看到社会议题的宣言、有人
关心那些新声音是谁,每个人可以在其中选择他想要品尝的面向。
http://www.biosmonthly.com/uploads/images/lo3.jpg
http://www.biosmonthly.com/uploads/images/lo4.jpg
金曲奖第 25、26、29、30 届视觉统筹罗申骏。(照片:BIOS 提供)
Q:你的金曲奖有个特色,就是很着重新声音,这几年你也因为金曲奖听了很多台湾乐团
你怎么看待这些年轻的力量?
去年最明显,我都不认识大象体操、老王乐队,听完就觉得......wow。我也很喜欢 9m88
、茄子蛋、J.Sheon,你听到熊仔、蛋堡,也会觉得新的世代不用没有信心,每一代看每
一代都有不足地方,因为拥有话语权的世代都在用最成熟的状态去
看刚开始起步的人,当然会不成熟。你上一代看你,也是觉得你不成熟啊。那时在听这些
音乐,我感受到很多可能,不再是那个传唱的年代,有人会问“下一个周杰伦是谁?”但
是为什么要有下一个周杰伦?这个世代已经不需要有一个人去乘载那么多人的期待,新世
代民谣类有民谣类的人,嘻哈有嘻哈的市场,实验也有人在玩,不需要有一个人是所有人
的 icon,大家各自往自己的方向努力。
过去华语音乐很辉煌,一张唱片销售百万张,但是你现在不用追求百万张,你去追求百万
点击率,这已经是分众时代。第 30 届最重要的就是梳理出这些东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
代的景色,台湾的创作能量一点也没有减少。
http://www.biosmonthly.com/uploads/images/_C9A9194(1).jpg
http://www.biosmonthly.com/uploads/images/_C9A9430(1).jpg
http://www.biosmonthly.com/uploads/images/_C9A9444(1).jpg
采访:李姿颖 Abby
图片提供:JL DESIGN
责任编辑:温若涵
http://www.biosmonthly.com/
作者: elfeana (nana)   2019-07-05 13:54:00
作者: arys251 (Yan Zi Sun)   2019-07-05 14:03:00
作者: SyunYin (洵凐)   2019-07-05 14:34:00
这篇的内涵很棒
作者: eric062555 (史马特吴)   2019-07-05 16:39:00
作者: feeling1987 (If)   2019-07-05 16:48:00
很棒的专访!
作者: graceooof (新人新气象)   2019-07-05 18:25:00
让人重新省思了很多!
作者: cinlia (c妹妹)   2019-07-05 20:09:00
推 现场看真的超棒的!!!
作者: mgmgars (卫实稻暱榴)   2019-07-05 23:52:00
作者: immoi (侯小佑)   2019-07-05 23:55:00
这篇访谈真的很棒!
作者: avako   2019-07-06 00:14:00
精彩的呈现,访谈和典礼都是
作者: x2003168 (DanielxLiu)   2019-07-06 01:56:00
作者: garrickhsu (Pooh.H)   2019-07-06 17:47:00
赞!
作者: jinsan (嘿)   2019-07-06 20:51:00
推 内涵
作者: motogprossi (庵是六师弟)   2019-07-06 23:24:00
这真是个百花齐放的美好时代
作者: dolphan (Dumbledore)   2019-07-06 23:33:00
推 希望真的有纪录片
作者: jongdct (老佣)   2019-07-07 01:48:00
作者: dhppe   2019-07-07 04:34:00
真的只能大推 可以感受得到所有的执行都很完整 传达很清楚的概念 整个典礼才这么有深度
作者: allen365 (柏)   2019-07-07 10:38:00
推,在台湾这个土地与资源都难比他人的地方,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出多元、有深度的内容,找到自己的定位
作者: elmush (elmush)   2019-07-08 09:19:00
作者: enkilin (风和日丽)   2019-07-08 12:51:00
推推
作者: lupins (〈仙黛逸踪‧八式问剑〉)   2019-07-08 21:51:00
推视觉统筹~ 很喜欢今年这些纪录片段
作者: girafa (想去马德里的长颈鹿)   2019-07-09 04:07:00
这篇很感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