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常昊:这辈子和围棋分不开了

楼主: joanzkow (星浪)   2023-08-27 23:59:14
常昊:这辈子和围棋分不开了
08月26日 09:09 新浪网
(文章转自夜光杯微信公众号)
46岁的年纪,世界冠军常昊九段转变身份,当选新一届中国围棋协会主席,“这一辈子,
我与围棋是分不开的。”
常昊6岁学棋,他说吸引他走上围棋道路的首先是兴趣,是通过中日围棋擂台赛上中国围
棋的崛起而产生的荣誉感、自豪感,用胜利实现自身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更高的目标是
在世界的巅峰维护祖国、民族的荣誉。“这是我内心对围棋的挚爱多年不减的根本原因。
”他说,希望能继续为中国围棋事业做些事情,尽点责任。
有些事总要做
在常昊身上,“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故事很早就起了头。他年少聪慧,有悟性,得到
前辈的关心和提携。启蒙教练邱百瑞的一句推荐,棋圣聂卫平记住了常昊,很快找机会与
他下了让子棋。经时任国家围棋队副总教练罗建文提议,陈祖德决策,国家队突破常规建
立国少队,10岁的常昊从上海来到北京,快步迈向职业棋手的进阶。第十一届也是最后一
届中日围棋擂台赛,常昊初露锋芒六连胜助中国夺冠。师从聂卫平,相逢李昌镐,棋手这
一路,常昊身边幸得贵人相伴相助,而他通过自己的勤勉和坚持,不断吸收围棋的丰富滋
养,成长成熟。
责任两字,对常昊而言有非常透彻的感悟。很多熟悉常昊的圈内人常会提到,1998年至
2005年,他连续六次在世界大赛决赛折戟的经历。富士通杯、应氏杯、三星杯、丰田杯均
离顶峰一步之遥,师长、朋友都担心他就此扛不住重击,跌入低谷。常昊后来说,身边的
师友、同仁都给予温暖,从中自己也深受感动。第一次参加应氏杯,争夺四强的比赛,常
昊隔壁棋桌是在中日擂台赛有过交手的日本棋圣大竹英雄九段,那盘棋大竹输了,复完盘
,年过六旬、两鬓斑白的他耐性地收好所有道具,起身向对手和球证鞠躬,然后离开,场
景就像一位伟大演员的谢幕。那幅画面久久地印在常昊心里:“围棋胜负对职业棋手固然
很重要,但不是唯一,大竹英雄这代棋手经历的苦难远比自己多,我三十岁都没到,在他
们面前应该更加努力,没有任何理由放弃!”
2005年第五届应氏杯五番棋决赛,常昊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3比1击败韩国崔哲瀚首夺冠军
,击碎心魔的他自此迎来涅槃,连夺三项世界冠军,真正成为中国围棋的扛鼎之人。对于
这份坚持,常昊妻子、同是职业棋手的张璿感触很深。在丰田杯决赛现场,她目睹常昊大
优局面被李世石一点点蚕食,所有的努力功亏一篑,那种心痛至极的感觉使她宁愿自己不
会下棋,“因为经历过这种痛苦,我更感动于常昊不同凡响的坚持,换了我,可能早就放
弃;也正是因为共同走过这样的沟沟坎坎,所以我们更加珍惜在一起的日子。”
往后,常昊收获三星杯冠军,首次在番棋决赛击败并零封一生之敌的李昌镐。兑现心愿后
,常昊又有了新的目标,为中国赢得暌违十六年的三国围棋擂台赛冠军。当他击败韩国主
将朴永训以四连胜为中国捧起农心杯后,研究室里响起如雷的掌声,献给这场波澜壮阔、
意义深远的胜利。
有些棋总要赢
常昊说:“如果命运之神让我重新选择我的人生,我想,我可能不会选择去做吴清源、李
昌镐、聂卫平,我还是选择做‘常昊’,选择做我自己,选择再一次品尝那些属于我的痛
苦和欢乐,用一生来慢慢回味。”回顾这一路的坚持,自发的兴趣、实现自身价值的自豪
感、维护国家荣誉的责任感使其内心对围棋的挚爱多年不减。
身为中国围棋协会主席,如今常昊要将这份责任和荣誉感,传递给更多的棋手,尤其是年
轻棋手。趁著应氏杯决赛的间隙,周二常昊赶往杭州为一个月后的亚运会作备战动员。“
上一次围棋作为亚运会竞赛项目,是2010年的广州亚运会,那次我们拿了3枚银牌,所以
这一次机会非常宝贵。而韩国包括日本,对手非常强大。”常昊从国家队老队员的角度鼓
励柯洁等参赛棋手,时隔13年重返亚运会舞台,对围棋项目来说意义非凡,“这是你们为
国争光的机会”。
这几年因为疫情等客观因素,国家队遇到一些困难,但在常昊眼里,“不服输”是中国围
棋从中日擂台赛时代起就拥有的优良品质,何况如今韩国申真谞带来的压力远不及李昌镐
一枝独秀的时代,“国家围棋队的荣誉需要你们去捍卫”。一旁,聂卫平为大家鼓劲时说
,希望亚运会后,拿金牌的棋手能请自己吃饭。这么一说,包括常昊,大家都笑了起来。
他知道,师父说的是国家队多年的传统,这个也不能丢。
对常昊带领的这一届协会,许多人满怀希望。常昊的师弟、上海棋院院长刘世振说,“虽
然现在常昊参加世界大赛夺冠的可能性不大,但很期待在他的带领下,更多中国年轻棋手
能站上世界舞台,攀向围棋顶峰。”
有些人总要念
担责尽责,也源自一颗感恩的心。宽厚善良的常昊总是记得他人的恩惠,不忘回报。他曾
透露,早年在国少队,长一辈的俞斌九段对自己帮助很大,特别是一逮到机会就和前者下
快棋,上百盘的求教和切磋,对后来自己下快棋的能力有了很大帮助。“那时在国少队,
每天吃完晚饭就跟着俞斌外出散步,他常常平摊手掌向上举,笑问我能不能够到他指尖。
我得费力跳起来够,后来渐渐能轻松碰著……直到现在,我一直把他看作兄长。我刚有机
会下国际比赛时,他就一直在赛场,从‘带着’我到后来的‘并肩战斗’……”
一生之敌的李昌镐,后来成为常昊的一生之友,也是源自他将棋枰上的屡败屡战,视作对
手给予他的激励,从而不断鞭策自己迎难而上。当常昊最终攻克李昌镐这座堡垒,两人棋
盘上的惺惺相惜,转为喝酒聊天时的友情,细水长流。甚至,静如邓肯的李昌镐也乐意在
公开场合谈论这位特殊的对手和朋友:“与年龄相当的常昊下棋,我感觉很舒服……曾经
有段时间常昊成绩不好,但近来他的成绩很好,调整的能力也非常强了,看到状态这么好
的常昊九段,真的非常高兴。”常昊听闻后说,从对手和朋友的角度,不能指望比这更好
的评价了!
前几天举办的上海市应昌期围棋教育基金会20周年纪念会上,常昊感言,自己的围棋生涯
受到应氏杯的许多滋养。
去年8月,常昊出任基金会新一任理事长。位于天津路应氏大厦的理事长办公室保留着原
先的样子,常昊只是添了几张照片,其中一张,是自己与应昌期、倪耀良两任理事长的合
照,还有从应氏集团董事长应明皓手里接过应氏杯冠军奖杯的留影。1988年8月,常昊在
法国巴黎获得第五届应氏杯世界青少年围棋赛冠军。1996年常昊受邀去台北访问,见到了
应昌期老先生。“那次交流印象最深的是,应老先生鼓励我说,创办应氏杯就是希望中国
棋手能夺得世界冠军,他也非常看好我在这项比赛中的前景。第五届应氏杯我闯入决赛,
当时虽然也在积极准备,但因为之前连续六次在世界大赛决赛输棋,我的信念有一些动摇
,但应昌期先生的殷切期盼,成为我继续前行的动力。”
应明皓对他的鼓励,常昊也记忆犹新。首届倡棋杯常昊攻入准决赛,惜败于更年轻的孔杰
,当时在现场应明皓跟常昊说:“我现在已是60多岁的人了,一生要经历多少事情?输掉
一次比赛没什么大不了的,就像走路的时候跌倒了,摔了个跟头一样,爬起来,做个深呼
吸,再接着往下走就是了。”两个月后,常昊在北京昆仑饭店首夺应氏杯冠军,代表中国
棋手登上“围棋奥运会”的顶峰,赛后应明皓请常昊吃饭时表示,希望将决赛棋谱带到应
昌期在台北的墓前焚化,告慰父亲在天之灵,常昊当即在棋谱上签下名字。
今年4月,第18届倡棋杯在应氏大厦开赛,站在应昌期先生的相片前,驻足观看年轻棋手
王星昊与范廷钰的比赛,常昊脑海里不断重播2004年首届倡棋杯自己参赛时的场景,“纪
念长者最好的方式,就是把围棋事业做得更好”。
人生,下棋,有一点相像之处,就是每一步未必能做到深思熟虑,就算深思熟虑了却也未
必圆满,但是,都必然“落子无悔”。所以关于往后的人生,常昊说:“我6岁学棋,到
现在已经40年。这辈子我与围棋是分不开的。希望能继续为中国围棋事业做些事情,尽点
责任。”
“夜光杯”是一本小书,里面记录着我们对于生活、对于明天的美好梦想。一年一度,从
这本小书里精选美文,汇聚成册,已是我们与读者的一个约定。现在,这第六年的第六本
文萃《书里看书 梦里寻梦——爱夜光杯爱上海·2022》,如期而至了。
https://s.yam.com/OjQaU
作者: china2025 (china2025)   2023-08-28 05:24:00
刺青?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