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e6521731 (Sean Cheng)
2014-10-22 17:32:42考试成绩
一战 700 V34 Q50 IR 4 2014/08/29
二战 710 V35 Q50 IR 3 2014/10/14
求学背景
台湾大学 国际企业
准备时间
2014/07月~2014/10月
共3.5个月
准备教材
OG、OV、OQ、曼哈顿修辞、PP、GWD、A2教材
前言
相对台湾工作环境不好(根本是差),国外虽然竞争,但是如果存活下来,工作条件比较理
想,因此出国念书、工作变成我10年内的目标;在6月底时,女朋友(时任 朋友)有要考
GMAT的计画,想说补习能够快速熟悉考试、立刻上手,就跟她一起来A2上课。
RC
因为我平时没有特别专注在英文,所以我对于长句都掌握很差,读到后面忘记前面在讨论
什么,迷失在一堆修饰语跟子句之中。
A2一开始就清楚定义各子句、段落的作用,利用逗号跟that子句快速分割句子,我耐心用
他的方式熟悉长句,其实很快就能够让自己理用6到7成的文意推出整篇文章的重点。掌握
个段落重点以后,用A2的“分段定位法”,可以很清楚的删除选项,答题效率也会提高。
重点还是要有耐心跟信心,即使看到不熟悉的句子结构跟单子,还是可以运用现有的资讯
读下去,用后句的内容跟逻辑,推测前句的内容。
CR
一开始的CR我都是用自己的现有的逻辑去答,因为我本身逻辑不错,所以刚开始到中上难
度的题目都还可以轻松应对,但是到后来的难题,就没办法用一般逻辑推测出答案,可能
是因为不理解文意所以无法思考、或是GMAT本身的逻辑很绕、很隐晦,已经超出一般生活
逻辑(或是学科知识)而接近了研究的范畴。
这时A2的做法,把整题CR切割清楚成前题、做法、论点,会更帮助自己知道该用哪个选项
攻击或补强论点,这方法对于一般逻辑不错的人,作为一个辅助用的工具,在遇到一个隐
晦难题时,可以帮助在2选一的情况下得到答案。
SC
A2的教法可以很快的辨识考点,面对中间难度,以及一些中上难题时可以很快找到重点,
但是还是要仔细检讨每个题目,抓出每个选项的错误考点。
每次遇到难题就回去查A2的讲义,不管是习惯用语、与法、倒装等等;也适时运用A2讲义
里,“答案偏好性百分比”去节省时间,这个做法一定程度分数区间的考题很有用,之后
就要更仔细分析对错。
对我自己而言,这样的做法很像是在不断建立自己的脑中的“GMAT语法规则数据库”,建
立语法规则、比较偏好性,从对错到好坏,从重大到微小,数据库越完整,解题越精准。
数学
数学对普遍台湾学生来说不会是个难题,只要注意两点:
1.细心:GMAT的题目差异不大,但是问题本身的变化就会改变整题的答案,不要用一般的
问题去揣测GMAT
2.单字:看懂题目要答对不难,但难在可能有些题目看不懂,一开始数学发的重点单字可
以随手翻一下,因为1-2题的单字问题,就可以让你从51变50
机经
因为一战报名时没注意到换题时间,等A2讲最佳报名时间时,我跟我女朋友就知道“我们
死定了”。
当天换题的下场(裸奔)让我们没有机经可以参考,但以事后诸葛的情况来说,对我反而比
较好,相对第二次有机经,一战我反而能更专注在考试,不会分心思考当时机经的内容,
也不会产生自己与机经答案冲突的天人交战。
如果自己是有一定程度的人,我主张完全不看机经,要看也只看数学跟V的英文原文,因
为只要是考场背出来的,就是不完整,用不完整的记忆干预自己在考场时面对的完整文章
,对我自己的经验来说,很惨。
总结
有朋友问我“她时间有限,该准备什么?”,我认为,GMAT是全方位的考试,没有所谓哪
个部分比较重要,“重点从来不是你有多少时间,而是你有多少东西要念”
另一个人问我,“X你X,你都一战700了,X的,干嘛2战”,我觉得,这不是分数本身高
低的问题,而是离我自己的目标多远,不是盲目追求高分,而是执著于追求梦想,“重点
从来都不是你第几战考了几分,而是你最后什么成绩、申请什么学校,而这学校是你要的
,是你五年后想去的地方”
我觉得用正确的心态看待每次考试、每次的挫折,会让我更接近我要去的地方。感谢一路
有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