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 台北 兰Orchid ~优雅的Sato式美学

楼主: thudadai (三高)   2025-02-05 23:05:03
餐厅名称:兰Orchid
消费时间:2025年/1月
地址:台北市大安区安和路二段83号
营业时间:1130-1430 1800-2200
每人平均价位:set 4K+10%
图文:https://thudadai.pixnet.net/blog/post/71435587
兰新主厨Sato上任其实已经超过一年了,可能多数人对Nobu的印象比较深,
而对这位长年海外修业的新主厨较不熟悉,其实Sato的资历随意搜寻一下便知晓,
纯粹就一月这餐来说,Sato的风格更多细腻婉约,
整套吃下来的铺陈相当舒畅而且仪式感很满(适合约会),
相对来说Nobu会更"阳刚"一些,刚好我12月才第一次去NOBUO,
又较先前在兰的时候更为简致,必须承认Sato的料理令我内心更有起伏。
这餐让我爱上Sato在调味方面的拿捏,如果说去年在台北有这种感觉的餐厅是AD Astra,
那今年年初的好食运非兰莫属啊~!当天到场似乎硬件灯光曾做调整,是柔和舒适的,
来客陆陆续续几乎满场,入座后先送上浓郁的"迎宾日式高汤"(昆布柴鱼、蛤蜊、柚子),
接着检视菜单,主菜default是红鹿肉,和牛派则可单点或加价换,
个人极力建议要吃和牛派,我好友每个版本都吃过
(我的印象则是停留在两年前那次Nobu的手路),
她表示这是她难得可以"迅速完食"的肉食,简单来说,就是够好吃又不油,
因为Sato主厨的版本不论派皮或牛肉都整治相当好,风味十足、清爽不腻。
开胃小点是以八寸为意象,塔斯曼尼亚鳟鱼、
鲑鱼卵与脆布里欧(柠檬奶油、香槟醋渍青苹果),
和牛竹炭脆塔(芜菁、鱼子酱),以及主厨加码的海苔炸圈裹鲔鱼泥,
很有现代融合料理的风味与巧趣。
进入第一道荞麦面,端上制作器具漆木盆等差点让我以为要现场制作,
这是用日本混合台湾荞麦粉(4:1),台湾荞麦粉颜色较深是有取其部份外壳香气,
总之做出了带有一点筋道的荞麦面,这种活泼的口感身为台湾人当然表示ok,
象拔蚌刺身就脆甜且处理无腥,重点是酱汁,酱油高汤混入牛蕃茄汁萃取,
甜酸比例超好,紫苏花香气再带进来~十分美好~
第二道茶碗蒸就是重攻击的鲜美,以蟹澄清高汤蒸蛋,
并且用的是沙公沙母红蟳(未看先猜松叶蟹还是什么日本蟹?错了~),
稍微转念Sato其实是在做台日融合?而吃到后面就证实他真的不是"硬要",
呈现出来都是很优雅、契合的,上方是蟹膏、红蟳蛋,熟度真没话说,
尤其是红蟳蛋厚实的味,再加上用焦化奶油炒的百合根做味道调配也蛮棒,
这道搭酒当然也是~~夸大点说,舍不得太快吃完。
中场面包采用自制生吐司较有意思,听有朋友来吃了之后问有没有做单点可以带走,
让我想起以前曾发生过的"生吐司之乱",那时我也试过些,
后来仅有一家觉得蛮喜欢(哪家就不提了~),
这里的手作绝对不输,另外则是奶油特别好吃(山葵与盐味坚果),
认真觉得奶油可以一次多给一点。
接着是香草奶油慢煮美国角虾,三分熟、软糯中有甜脆,
旁边是香脆马铃薯以及发酵栗子南瓜泥,
重点的sauce用寿司醋、香茅叶、柠檬叶、虾蟹壳制作成的南洋风味,
调配依然有感,舒心的一道,
马头鱼底部垫的是烘烤过的柠檬醃渍梨山高丽菜,
贝类为主的海鲜高汤sauce、飞鱼卵、虾夷葱,
并置入了那小团透明状的鱼骨胶质,轻柔、融合感佳。
炭烤新西兰红鹿肉,烤栗子、栗子泥、莓果与紫包心菜、无花果叶油..等,
这道鹿肉主菜我最喜欢的反而是一旁的鹿血巧克力黑布丁,浓郁好吃。
幸好这次有加点招牌和牛派,就前面提过的,派皮酥脆度高并且清爽不腻、盘内残油少,
采用熊本A5菲力与拌炒牛颊蘑菇馅、以及固有的外圈菠菜泥,肉味、风味皆充分,
无鸭肝的版本反而整体融合更好,"围墙"是发酵蘑菇泥,"水池"则是菌菇高汤。
主食用大骨高汤做成的越光米炖饭,醃燻伊比利猪颊、醃渍花莲白玉苦瓜,
接在相对厚重的和牛派之后,由于风味依然突出,所以完全没有失色。
甜点第一道是堆叠型,新鲜草莓、草莓雪酪、发酵奶油柑橘、草莓糖片,
第二道,台湾新鲜蜜柑、蜜柑雪酪,北海道起士蛋糕、蜂蜜饼干,
饱满的酸甜蜜香收尾,最后还有茶点,烤得酥酥的玛德莲、味噌巧克力脆塔。
(HASSUN)
(荞麦面/象拔蚌/番茄)
(茶碗蒸/蟹/百合根)
(SHOKUPAN)
(角虾/栗南瓜/马铃薯)
(马头鱼/梨山高丽菜/飞鱼卵)
(红鹿肉/无花果/黑布丁)
(Pithivier)
(御饭/豚/越光米)
(草莓/发酵奶油/柑橘)
(起士蛋糕/蜜柑/柠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