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 台南麻豆 碗粿老店(碗粿助/李爽碗粿/明和碗粿)

楼主: gaga124 (子虚乌有)   2017-09-20 18:12:01
餐厅名称:碗粿助&李爽碗粿&明和碗粿
消费时间:2017年/7月
地址:台南麻豆区市三市场&中央市场
吃货们都晓得,最在地、真功夫的传统美食往往埋藏在当地菜市场里头,
都会区以外地区尤甚,传统菜市场可藏着不少飘香多年的美食名店。
这些传统小吃不一定会有店面、有空调,
也不见得天天开张,靠着顾客们口耳相传,累积出好口碑。
碗粿是过去为了消耗储存放久的旧米而产生的料理,
因此在台湾粮仓-嘉南平原地区分布著不少碗粿老店。
碗粿也是台南麻豆特色美食,大大小小卖碗粿的店家不计其数,
本篇仅列出市场附近的其中三家。
菜市场美食的共通点是过午卖完就没了,完全体现“早起的鸟儿有虫吃”的硬道理。
通常外地人一提起碗粿,反射性地都会提到交流道附近的店家,
不过走去交流道基本上对我来说是横越整个乡镇,可能还没饱餐就先虚脱,
加上亲友口中的碗粿翘楚其实是菜市场,就不舍近求远了。
1.碗粿助
地址:台南市麻豆区中正路29号(麻豆中央市场入口进去右侧)
电话:(06)5720883
价格:碗粿NT.30(213大卡)/肉羹NT.30(135大卡)
营业时间:05:00-12:00(参考,数量有限卖完就收)
百年老店碗粿助,始于西元1919年,算是在地人推荐NO.1,现在已经传到第四代了。
创始人于李助先生提着母亲所炊制的碗粿,肩挑扁担走遍大街小巷叫卖,
等到市场集结成型时,再骑着三轮车到市场边的空地设摊贩卖,后来搬至中央市场内。
贩卖品项单纯,却很仔细,不只价格,连热量都一并写在墙上菜单了QQ
店面虽小,却整理得干干净净,桌上自有卫生纸与酱料。
碗粿Q软绵密,肉燥乃是取用猪颈肉与上等红葱头炒过后再卤,佐以蛋黄、香菇。
老板自宅就是碗粿制作的地方,选用三年以上在来米磨成米浆,
加入少许白糖去除米的涩味,再与肉燥一起倒入已经装好配料的碗内,
当日现做好运送到店面贩售,意思是卖完就没啦~
中央市场本身应该就是古蹟建筑,走没几步就是麻豆市三公有市场,
1楼摊位的碗粿摊相隔甚近,相信两家不会抢生意,
只是落实规模经济的真谛,所以很公平的两家都买。
2.李爽碗粿
地址:台南市麻豆区忠孝路6号 22号摊位
电话:0932-829-209
价格:碗粿NT.25/炒面NT.20/筒仔米糕NT.20/肉羹NT.20/猪血汤NT.20
/菜头肉骨汤NT.20/贡丸汤NT.20/肉羹面NT.30
摊号22号的李爽碗粿,价目表还用签字笔写很可爱
李爽碗粿口感松软,加入蒜调味,
同样是霸气的把叉子直接戳在碗粿上面,有种豪迈的气势,酱料口味偏甜。
3.明和碗粿地址:台南市麻豆区忠孝路6号 19号摊位
电话:0933-374-314
价格:面羹NT.30/碗粿NT.25/豆菜面NT.20/苦瓜封NT.30/
猪血汤NT.20/鱼丸汤NT.20/贡丸汤NT.20/肉羹NT.20
碗粿虽然看起来小,但因为很扎实,
吃下一块还是挺饱的,于是外带明和的碗粿,
但想必内用一样会看到一只叉子直挺挺站在碗粿上的,
不为什么,这是本区店家不说破的默契。
打开外带纸盒,碗粿看起来白嫩饱满,旁边是一大包酱料,
可以充分让碗粿浸泡在酱汁里头,
明和碗粿比较结实,不那么松软,
内容物与李爽相比大同小异,一样是有瘦肉及蛋。
李爽碗粿及明和碗粿都在市三市场一楼,摊位前方是座位区,
两家贩卖品项略有不同,相同的是惊人的铜板价,
可见多年来并未要顾客共体时艰,
在物价齐飞的年代,料好味美又平价,依旧守护着民众的小确幸。
最后还是要提醒大家,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三家都是过午收摊的哦!
想参考图片的朋友请点原版网志:
http://gaga124.pixnet.net/blog/post/34827454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