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记] 台北 鹿羣寿司:山从镜湖起,越岭尽悠然

楼主: violetphoeni (ç´«é³³)   2016-10-09 22:20:05
无音乐图文网志(2016/09)
http://viophex.blogspot.tw/2016/10/blog-post.html
已经快一年没有好好吃一顿寿司,最近才得知附近有一间开了两年的料亭,
趁著台风假微风无雨,订位回味一番。
握寿司的美好在于鱼料与舍利的互补与协调,为重温此美,
在订位时已经请店家以握寿司为主轴搭配当天的Omakase。
鹿羣的位置只有板前位,确保每道的新鲜同时也能欣赏师傅的手艺。
醃萝卜
海带芽
相对清淡带原味、甚至留了萝卜皮些许清苦的醃萝卜带些层次,
与同样淡雅的海带芽揭开序幕,温和却厚实的风格从此建立并串起整套菜单。
水云醋
鲑鱼卵丼
水云醋略有姜气,提起味蕾之后以鲑鱼卵起奏,其中与海苔的搭配甚好。
与阿翰师傅提起才发现海苔来头不小,香气衬托主味甚至有共鸣之势。
(开始捏制寿司)
九州黄鸡鱼握
水针握
春子鲷握
前三贯清新恬淡,握功的实力马上展现,舌腹轻推缓缓松开的口感很棒。
较细瘦的形状也让推开时的厚度增加。
鱼料肉质美好则不在话下,蛋松增色的层次亦佳。
甜虾握
软丝握
炙烧白鸡鱼握
此处口感丕变,甜虾与软丝软糯带点弹性 ,切断经络的软丝尾韵带甘。
接着便是加入具层次的炙烧,向来都很喜爱从熟到生的梯度变化。
青甘肚握
炙烧平政握
重节奏持续,不同样貌呈现的青甘与平政系出同门,像是电影的跳接般鲜活。
在现场吃时不觉得,回来翻照片时才发现如此巧思,在顺畅的动线里多了一丝变化。
真竹荚握
熟成鲔鱼中腹握
连两贯的高潮,姜末补足真竹荚的刚,强壮却细腻的个性颇有铁汉柔情之感。
中腹熟成六天产生的微酸让人流连,与舍利形状搭配的厚度变化更加分许多,实在精彩。
何况太久没吃,实在要忍住加点一贯的冲动啊。
迷你紫海胆丼
鲭鱼握
炙烧国王鲑握
穴子握
海胆一入口便知道不是马粪,一问才知道是紫海胆,真是久违,亮眼的海苔也再次出现。
阿翰师傅另拿出号称“平常不会用”的国王鲑,肥美丰腴的表现让鲭鱼黯淡。
另外穴子的比例虽不似以前吃到的多,平衡却抓得很好,小小意外。
隔壁桌的客人请喝清酒,因此有幸顺便拍了清酒杯。
玉子烧
如蜂蜜蛋糕的松厚却又扎实,整块拿出来时气势惊人。
蛤蜊汤
文旦白酒冻
姜汁冰淇淋
双甜点皆有亮点,文旦白酒冻磨去微苦棱角,更添文旦本身的清甜。
姜汁冰淇淋与黑糖莫名协调,缓去稍有疲惫的味蕾,在冰凉悠然中作结,犹如劲笔提锋。
稍长的恬静前奏带点装饰、高峰上再添跌宕、收尾却平和勾人,
在保守中不失巧思的流动中结束一餐,一晃眼间两小时便过去,
与其说是过瘾不如说是单纯的满足。
这种让人静心的品味、加上又离家不远,看来预算要拨一点出来赶快吃下一顿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