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食记] 这次去哈尔滨我吃到的美食

楼主: yanhaha (yanhaha)   2015-09-17 21:45:45
※ [本文转录自 China_travel 看板 #1L-ev-pF ]
作者: yanhaha (yanhaha) 看板: China_travel
标题: [心得] 这次去哈尔滨我吃到的美食
时间: Thu Sep 17 17:57:02 2015
建议图文版: http://anny-chang.blogspot.tw/2015/09/blog-post.html
这次9/3~9/11的哈尔滨家庭旅游,实际大概有四天待在哈尔滨市。这段时间蛮意外享用到
不少令人念念不忘的美食,特别想记录并分享下来。只是原本没打算写部落格,照片较缺
漏请见谅。(以下单位皆是人民币)(标数字非排名、后面有几家超推的店)
1. 与兆麟街109号如家酒店相邻的重庆小面之重庆凉面
第一家是与如家酒店相通的重庆小面,我贪吃,趁在老爸与柜台说话,冲去买了一碗“重
庆凉面”。图中是还没搅拌的样子。
外带还附上一纸碗,但我边走边吃就把面嗑光了。这面看似普通,其实十分香,麻辣香的
那种。另外,面体弹牙的筋道很吓人!出国前两周和老妈才吃过216巷的“穗科手打乌龙
面”,也令我十分惊艳。而这少少10元的重庆凉面,完全不输给那手打乌龙面!
本来家人还唸我,随便在路边买这种不起眼的小店,该把胃填满了,殊不知每人试上一口
后,老妈还叫我减肥少吃点,后来留了1/3给她。正在咳嗽不能吃辣的老维也抓了一根,
结果由隔天开始,他自己去吃了四、五次。老妈跟着也吃了两、三次,并怀念不已。
往后几天再吃这家其他面类,由于这重庆小面为配合多数人口味,可以选择辣与不辣。我
点了一次不辣的炸酱面,不难吃但也不令人惊艳,同样是干面,面体似乎不一样,口味(
我选不辣的)和台湾有点差异,却又不是相距甚远,我会喜欢为尝鲜而吃,若是没那么贪
嘴的人,不一定得试。老维则觉得水饺普普。
除此之外,哈尔滨的重庆小面还不少家,至少我们住的酒店到中央大街间,就有两家各种
得名的重庆小面。我买过一次汤的炸酱面,是加肉末的汤面,也是尝鲜不错,比干的炸酱
面更鲜甜,但仍然赶不上我们全家最爱的“重庆凉面”。
2. 那家重庆小面右边两家,也是七、八点就开张的酥饼店
有紫苏、栗子、绿豆…等多种口味,第一天吃到刚起锅的,也是另一番惊为天人。后来买
去长白山旅游吃,老妈对放过两天的评价是“不难吃”。但我自己后来再买,虽然也买到
热的,但也没那么惊艳了。
重点是1+2这两家都在圣所菲亚大教堂附近,吃的在图中红标处,而圣索菲亚教堂就在右
下block,左上block也是很大的百货,左下则是哈一百,也颇有名,地下超市颇大,东西
也不贵,大众点评网给予这家超市的评价都不错,我们也去买过几次。
3. 老昌春饼(超多分店)
老昌春饼也是在大众点评网找的,春饼是典型的东北菜,中国游客间似乎颇有名气,但台
湾的部落格似乎较少提即。总之点评网上不少游客闻香而来的评价,还算不错。
那天本来老爸要打车去郑扬楼(?)吃酱骨,听他说是很多旅行社行程之一,许是下午三、
四、五点正值交班,司机都不愿载客,要不就是问清去哪后,一不顺路,便挥挥手连片云
彩都不带的扬长而去。
于是我就找了中央大街上的老昌春饼,春饼是由薄却不易破的春饼、筋饼,卷上各种炒菜
而成,端视客人口味自由组合。春饼、筋饼都是2元一对(2片),另外我、爸、老祯三人点
了熏肉(30元)、京酱肉丝(28元)、酱炒鸡蛋(16元)、甜面酱(2元)搭配。
哈尔滨著名的就是超大份量的菜色,曾听说有哈尔滨人请外地客人到餐馆吃饭,吃一阵后
终于忍不住,抛开餐厅那种小碗说“我们哈尔滨人不用这种给鸟用的小碗吃饭的”。
不过这次点的三样菜,拿熏肉来说,大概有个二、三十片以上吧。份量不小,但也不是一
、两盘就能吃超饱。其实也是我们点的少,其他桌两三人就点了四五样,貌似清炒类的会
较大盘些。
有点绿绿的那盘就是京酱肉丝,旁还放了一些不知道是啥的,胡乱猜测是炸辣椒条好了,
味道不重但有些香,完全不辣。
图中是筋饼。春饼是比较粉些,筋饼则是比较油,有点弹性。而我之所以包这么少,其实
是这几样菜口味都颇重,饼皮也薄,一开始点甜面酱其实颇多余的。原先服务员推荐我们
嫩炒鸡蛋,我却偏点酱炒鸡蛋,好吃是好吃,但的确咸了些。加上我们又没点清炒类XD
配菜口味重,建议点份2元的二米粥(小米粥)来配,暖胃又放松。在台湾每次吃小米粥
,都要加上好几次白砂糖,这还是第一次配菜吃,就爱上小米的香味了。
最后附上点评网上,菜单的照片
http://i3.s1.dpfile.com/pc/7971890ea2601bdf06069ab8ffeeb03d(700x700)/thumb.jpg
图中有个麻将拉皮,看过有人说哈尔滨拉皮好吃,虽不是推荐老昌的拉皮,但可惜这趟没
机会尝到。有兴趣的其实可以点来吃吃。
4. 中央大街的各类小吃+杂七杂八
其实我没有要推荐XDD,就只是可以尝尝,或有需要的人安排哈尔滨行程用。
马达尔冰棍,其实我觉得蛮普通的,尤其是原味。不如吃另一种较贵的(印象中5元),奶
味比较香。如果是冬天来,体验一下不会融化的冰棒棒,可能比较有趣XD
一堆大份量的肠类、面包。
哈尔滨近俄罗斯,也近蒙古,因此有各种俄罗斯食物与蒙古大串。大串,不知道为什么竹
签要这么长,不是很浪费吗?
炸虫类...太恶心...连蚂蚁和海星都有...
然后是在太阳岛 俄罗斯风情小镇内买的全麦大列巴,其实哈尔滨各处都有卖,中央大街
也是。还曾在早晨的中央大街,看到人推著一个装砂石的推车,却是载着满满的大列巴。
比头还大颗的大列巴起源于俄国,以面粉、酒花笑母、食盐以烤香烤制,不加任何糖,因
此糖尿病者也可以食用。一般切片加奶油、或是沾汤吃才有味道。我们则是去哈一百的地
下超市买一条炼乳来配。
介绍上说夏季可放一周,冬季可存放一个月。不过店员是跟我说,至少可放两周,我还再
三确定“不必放冰箱吗”?店员笑着说“它才没那么脆弱呢!”
照了N张,还是照不出它的大...其实我感觉,太阳岛卖得已经比中央大街的小了些,或许
是怕观光客吃不完?!
这小吃“打冷面”其实是在吉林省朝鲜民俗村“红旗村”吃的,像蛋饼,偏又不是蛋饼,
那皮看起来口感似乎些许不同,其实吃起来没什么差异性。除了我不要的洋葱,再加上红
肠(口感偏软,有点像香港茶餐厅的餐肉)、香菜、辣酱等等。最后卷起来,切成一块一块
...辣酱是好吃,但就是个蛋饼啊XDD
土豆泥,哈尔滨工业大学内,超大学生超市挖到的。以前在美国work and travel就是在
速食店工作,常常都要“泡”马铃薯泥,也是那时候才知道原来还可以用泡的,而且还很
好吃XD(没猜错的话,现在肯德基的马铃薯泥也是用泡的,因为吃起来几乎一模一样)
可惜的是这款并不好吃,加上那天身体不适,吃没几口就扔了,或许选错口味,总之味道
不喜欢,也感觉不到马铃薯味。
5. 友谊路 薛府一品酱骨
吃过老昌春饼后,老爸问那的服务员郑扬楼的事,偏偏一堆服务员没人听过,又或相互猜
测是关了。老爸再问,那酱骨去哪吃呢?他们就推荐这了。其实百度地图上介绍的美食,
店名内有“酱骨”二次的也只有薛府。
进餐厅后,就是看到这些摆设。
店员迎上前来,询问几位客人?原来一楼是没有座位的,菜单也就这一面墙,以及下面的
海鲜、各类青菜让你挑。点好了菜,才能上楼。
小份酱骨(肉)44元,共有6块还是8块,会附上手套让你扒著吃。肉蛮软的,与骨头也非常
好分离,但我本身就对这种卤肉没有爱。另外也可点酱骨架,就是提供吸管,专让你吸骨
髓的(吧?)
甜点“麦香鲜奶”2X元,不到150竟然有这么多!终于见识到哈尔滨“大份量”的厉害!
有点像马蹄条的口感,应该就是炸鲜奶吧?!沾上提供的炼乳,获得我们家4/5的好评。
(老爸从头到尾没给评价)
甜点“咸蛋南瓜”2X元,也是很特别的菜,而且意外地好吃。除非特别不爱南瓜或咸蛋,
否则我觉得南瓜沾上咸蛋黄下去炸,提点得恰到好处。获得3人好评。
本来是为了吃素的老妈点的酱锅豆腐,又或锅底豆腐,就咸咸的,也没特别好吃。后来因
为肉为太重,就我们配饭吃光了。好像较贵,接近30或是3X元。
后来一人加点了一白饭。照片或许看不出来,但它真的超~~~大碗,并且颗粒分明又不硬
,是好吃的饭。我觉得应该有到热炒店小碗的3~5倍。
6. 关东古巷内“韩式炸鸡”
推荐这家店完全是私心。其实它不很特殊,只是在台湾吃过一次韩式炸鸡就爱上了,偏偏
台湾一小碗100,一中碗200的,平常很难买的下手。韩式炸鸡,比台湾的口味多很多,不
知道是自创还是台湾引进的少?
VC年糕无骨炸鸡,一份只要15,大约台币75,份量甚至比台湾某些“大份”的还多。皮的
确有酥,酱也好吃。还给些洋葱,虽然我不吃洋葱。
7. 关东古巷附近“张包铺”排骨包子(本店位于道外区)
张包铺创建于1902年,是哈尔滨最早的中餐饭店,至今已开张百年以上。
网络上一查,其实张包铺是天津人开的,也是以天津包子为主,为何却蹦出一个排骨包子
呢?据闻其实排骨包子本来是一家附近餐馆“魁元阁”的著名餐点,后来餐馆关了,这排
骨包子却被附近包子店承袭了下来。
这是我弟老维去附近买来的,不同口味一颗2-4元吧,他直接换算成台币,告诉我们排骨
包子一颗18元,豆腐包子一颗9元,本来兴味索然的我们还以为是人民币,吓得赶紧来尝
尝这一颗18*5=90的包子是怎么回事。
抱歉的是没有排骨包子照片,它不但现包现蒸,据说还是以煤火蒸的,不晓得对包子是否
有加分的影响。
要看包子照片到大众点评网看吧
http://www.dianping.com/shop/2340811/dish-%E6%8E%92%E9%AA%A8%E5%8C%85%E5%AD%90
包内汤汁多到不像话,老维直喊这是小笼汤包吧。排骨与汤汁颇咸,不知道是不是酱骨
...可惜我只吃到汤汁和包子,里头的排骨就连肉带骨(你没看错!)掉到地上与尘埃亲吻去
了。但鉴于它的汤汁,我还是颇推荐的。
吃素老妈的豆腐包子,一个台币9元左右。
8. 圣索菲亚韩国快餐
去长白山(朝鲜族自治州)的时候,回到车站已经晚上九点多,附近朝鲜小吃早已关门。我
爸想打车去别的地方吃石锅饭,但老妈怕赶不上火车,最后没吃成,老爸就一直记挂著。
回到哈尔滨,刚巧又在圣索菲亚教堂旁看到这家餐厅,一家人就走进去,一圆老爸的梦。
它也是一楼没有座位,得上二楼。没想到装潢还蛮好的,从外其实看不太出来。(看上面
那欢迎你的招牌,不颇旧的吗)
连座味都那么豪华,即使是两人座,座与座之间的间隔也蛮大。总之就是中、高阶餐厅的
规格。
不过那天,我和老祯身体都不太舒服,大家总共只点了三碗石锅拌饭,一个马铃薯煎饼,
一碗海鲜豆腐汤。那服务员听了整个态度大变,拿菜单都超大力。走回去后,还和其他服
务员说“点了三碗拌饭...blablabla”,眼神和动作都让我瞧见了,导致我也十分不开心

或许他们觉得自己算是偏高价餐厅,但我们吃其他家餐厅,其实价位并不差到很多,态度
却绝对不会这样。而且当时除了我们,大概只有两、三桌两人桌的客人在用餐。老维猜测
,或许是服务员能抽佣,所以态度才有这么180度大转变。
一碗石锅拌饭18元,我们在哈尔滨这几天吃下来中,算贵的了。不过配料种类比台湾多,
那香菇蛮有味的,吃起来口味的确比较多元,只是没有任何肉类,爱吃肉的得另点。再话
说,这石锅令人傻眼,完全不会黏,我当下还以为是不沾锅材质。现在想想,应该就只是
平常锅子吧。所以别指望来这吃到锅巴口感。
海鲜豆腐汤很暖胃,我也觉得很好喝。只是平常不吃海鲜,无法给出更中肯的评价。
马铃薯煎饼...太油又太软,整块软趴趴,找不到一点酥、脆、硬的地方,加上这样菜式
没有任何配料,完全不OK,我也没拍照。
石锅饭获得老爸、老妈很不错的评价,海鲜豆腐汤很得我缘,但也有些大地雷,比如说不
会黏锅、煎饼、服务员态度。
9. 道外区 超级好吃 李家扒肉馆
撇开重庆凉面只吃过一次,有点淡忘。这家是我最爱的餐馆!
老维说第一次来这条街,就被这街上一堆扒肉馆包围,好像非得吃一样。但因为不知选哪
家好,所以回旅馆后查了一下,发现大家都推李家扒肉馆。
李家扒肉馆是几家扒肉馆当中最不起眼的一家,其他都装潢的像餐厅,而它除了招牌还不
错,那外墙、开放式的厨房XD、店内都是小吃店的样子,也不过小小几桌,顶多能挤个二
、三十人而已吧。
看这张照片,谁都会从李家扒肉馆那几大字下的门进去吧?那其实不是用餐区,而是厨房
…我跟老维就是这样被挡下的。再过去右边那个还是厨房,真正的大门...在照片看不见
的右方XDD也太可爱了,招牌放错地方了吧!!!
老维点了扒肉一块(11元),我被邻桌客人的狮子头诱惑,跟着点了砂锅狮子头 一锅一头
(16元)。本来我点了狮子头以后,又问阿姨“什么是一锅一头”,才知道...这是同一道
菜的菜名。
阿姨帮我们跟厨房叫过菜后,到旁边跟别的阿姨聊天,几个人就在那边说,当初干嘛取这
个菜名,写这么长,什么一锅一头...blablabla但绝对不是抱怨,或许他们都是一家人,
大家都是老板,总之讨论的气氛很可爱,完全不会让人不愉快。
狮子头上菜,大约1~2人份。肉有卤香味,口感挺软的,也没有难咬的一颗一颗东西在里
面(不知如何形容)。松度刚刚好,既不太空泛、也不过厚实,用筷子拨一小块,放到碗里
配着饭吃,卤过够咸,却又被豆腐汤沾过,不太腻。
汤有点像是台湾某些馄饨面的汤味,鲜味不错,分不出是不是加味精,但喝起来没有不舒
适的感觉(两人喝这一锅)。其实汤也是重口味的,但与狮子头的重又不同,互相综合之下
狮子头变超好吃啊!!!
豆腐超多,口感也刚好,不到嫩豆腐的那种嫩。不晓得是不是因为豆腐间有些空隙的关系
,完全没有豆腥味,和汤也配合得很好。总之若是一人来吃,一碗饭配上一锅一头,连汤
都有了,五星级享受!
扒肉我只吃瘦肉部分,一拨就开,也是很好吃。老维也超爱这块扒肉,直跟我说肥肉吃起
来,一点也不恶心。一个3元的白饭就很大碗,两人一起分,米饭也是好吃的。
这餐真的吃的满心感动,或许也是没有带很大的期待?
而且这家的阿姨都好像亲切的邻居啊,明明也没聊什么天,就觉得很放松、亲切。那天吃
完,也才早上十点多,这餐馆几乎每桌都坐了人(但大概十来人而已),其他家餐厅倒是空
荡荡的,真的选对了!等到道外区发展起来,这家也会变成大名店吧!
10. 道外区 老都一处饺子馆
这家“老都一处”与华梅西餐厅是同一个集团,查到在哈尔滨似乎是有四家分店。这家是
道外区的,而大弟老维因为太爱吃,先前已经在靖宇店连吃三天了。
据他说,道外区的饺子皮似乎差一点,但三鲜口味依旧好吃。另外,同为“老都一处饺子
馆”,同样价格下,这家店多出两颗饺子。
到东北当然不能错过饺子,另一家饺子馆“东方饺子王”名气更大,分店更多。而我们选
择这“老都一处”,是因为它开张近百年,没想到一进店门,还发现获奖无数。除了饺子
以外,各项菜色如锅包肉什么的,都得过奖项。(好遗憾这次去哈尔滨没吃到锅包肉啊啊
啊啊啊)
老维说,这家店卖的东西也比较多,可以切些小菜、醃肉什么的。用餐的时候,就有个客
人自己叫了一份小菜,我说是小菜,其实是“十人份”的大盘子,看的我下巴差点没掉下
来...果然是哈尔滨啊,吃货我本人也只能甘拜下风。
“老都一处”从1929创立至今,也已将近百年历史,从小店到饭店,以“三鲜水饺”为招
牌。1993年中国贸易部誉为“中华老字号”,1995年又被国物观光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
中华之最”(中国北方最独特风味老字号饺子馆)。
(网上写1923年创立,但饺子馆内写1929年成立这饭店,不知是网络上有误,又或是1929
年之前只是小吃店。)
酱料在推车上,自己推来。我平常是很爱吃醋的人,但总觉得这次在哈尔滨的醋,对我来
说有点臭味,不是很能接受。
所以弄了一点酱油和另一种酱料,那黄黄绿绿的有些许芥末味。
由于已经吃过其他东西,我和老维共点了一份三鲜水饺。三鲜水饺以精肉、海参、海米、
干贝为馅料,鲜味的确蛮重,我弟惊为天人,连续三天自己一人跑去吃。
他们的饺子馅料不多,馅又散散的,像是减肥过快的人,留下松垮垮的皮。之前经过东方
饺子王,由外往内望去,看到饺子的卖相就有些失望,没想到“老都一处”也是这样。猜
想东北饺子都这样吧,不像台湾那么饱满、肉馅黏在一起,倒是跟善导寺有名的巧之味水
饺口感相似。(不过老维说“靖宇店”的水饺皮比较好吃,我看人家的照片,好像也不会那么水,分店
差异不小耶...)
一咬下口,一股虾米味溢满口腔中,一方面觉得好吃,一方面又很矛盾(不喜欢海鲜,也
不喜欢虾米),无法再给更多评价了。老维觉得依然好吃,我也发现饺子里汤汁很多,加上它的鲜味,虽然皮有点踩雷,口味还
是不错的。
本来服务员挺推荐煎饺的,但老维之前在靖宇店吃过,觉得太油腻,我就不尝试了。我们
还外带了青江菜蛋水饺给吃素的老妈,但吃起来反倒比较像韭菜。吃素的人应该会喜欢,
而且口味重,除非是非肉不可的人,应该也会觉得不错。可惜这韭菜蛋水饺,我老爸在台
湾的时候就已经研发出来了XDD所以没什么惊艳感。
最后给一家道外区的早餐烧饼店搭便车
两种形状不知道有什么差别,后来选了方型的,口感厚实又干,实在不好吃。刚咬下去是
淡淡的咸香味,一会儿却又隐约飘出一点甘甜。这种回甘貌似厉害,但我和老维都觉得诡
异。
哈尔滨有印象的食物就介绍到这啦~食物的照片不多,甚至很多缺漏,那是因为吃过这一
趟哈尔滨后,有感而发:怎么能随便吃、随便好吃啊。虽然有几家得小心踩雷,但都还是
各有些不错的菜,才突然兴起将这些餐馆介绍给台湾的大家。
而我到现在最念念不忘的餐厅有:
李家扒肉 一锅一头
重庆小面的重庆“凉”面
老昌春饼(不到顶好吃,但非得吃一次的)
好~想~念~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