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okone (kokone)
2014-03-05 03:30:41※ 引述《pipiboy1980 (post-neo)》之铭言:
: 推 gn01223489:党国遗毒,跟被速食文化搞烂了... 03/04 03:18
: → gn01223489:就像我之前说的职业阵同的情况一样 03/04 03:19
: → gn01223489:庙宇与信众走得越来越远,养人比请人来得麻烦及花钱 03/04 03:20
: → gn01223489:请来的不会像自己的一样好,接着就恶性循环下去 03/04 03:21
: 推 neepa:其实还是要靠严格的轿班组织规范,不然一但正规轿脚当天人数 03/04 08:13
: → neepa:不够,还是会叫一些来路不名的轿脚来撑场面。 03/04 08:14
: → neepa:而严格的轿班组织规范还是要靠信徒对于庙宇的荣誉感及信仰 03/04 08:18
: → neepa:一个例子,我所支持的一间妈祖庙,去年才成立的轿班会已经偏 03/04 08:24
: → neepa:了。会长把持着轿班会,不用心吸收新血,直接把自己的小弟进 03/04 08:25
: → neepa:出门一样带着ㄚ啦,吃塑胶菸。原本是想学中洲寮或四草,结果 03/04 08:27
: → neepa:现在反而更糟。我现在倒想看看庙方怎么处理这个问题。 03/04 08:28
: 陈府千岁在当地的名声 真的很好
: 要信众捐钱 盖会馆 登记在谁名下?
: 又是谁当会馆主任 又是谁在当会计?
: 临水宫重建想要把寄祀在天后宫的临水夫人请回去
: 又是谁跑去抢神像
: (关系打坏到 连绕境也没参加)
: 有庙占用天后宫的土地 又是谁逼着他们拆庙还地
: (他们再拆庙前 举行隆重的辣炮大遶境)
: 听说 旗津有些庙出去进香回来
: 都不去境主庙拜庙 就直接回家了
: 上网搜寻了一下 2006的新闻
: 就写到陈府千岁服务处 8度被砸
: 一个以前 全岛居民几乎都会投给他的人(靠那边的票 随便选都可以随便上)
: 为什么 票 越开越低?
: 这次神轿会被冲康 也就不意外了
: 讨论区的人说 神轿损坏后 陈府千岁 生气到踢了神轿几下
: 让我想到
: 该不会跟以前清朝官员一样 踢庙门槛试试 神威XD
: 而在天后宫官网有提到
: 这次抬神轿的 是信奉池府千岁 民间所组成的池王会
: 对于自己的主公 是不可能会有这样粗暴的举动
: (讨论区的海产店请的轿班则是说神轿放在海产店前面 不知道是谁抬去天后宫前面拜庙)
: 是否是轿班人员里面是否有什么问题
: 一些人或是对陈府千岁不满在这个机会下给他难看
: 让原本可以借由绕境顺便帮千岁王子的选举有抬轿的效应
: 因为这个新闻事件 而没有加分效果
: 原本住在旗后山的池府千岁因为一些因素 寄祀在天后宫
: 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
: 他们的信众 要跟临水夫人一样搬出去住
: 最后 天后宫 这样的大庙
: 组织信众成立轿班会并不是很困难
: 只是 没人愿意号召 也没人愿意处理
: 现在很多大庙 他们不缺人只缺钱
: 里面的委员想着怎样可以去国外友庙边交流边出去玩 顺便报公司(庙)帐
: 庙务会议去外面开会 可以吃什么好料 报公司帐.....
说真的,轿班会这东东如何搞我倒觉得还有讨论的空间。东港七角头例子这次我就不
举了,因为要复制东港模式出去是不可能的,七角头产生有特定的背景跟环境。不过就观
察到的,还是很多地方可以讨论。
首先要先承认一件事,只要是庙,就有江湖。黑道也罢,一般信众也罢,派系一定是
免不了的。我个人是反对轿班会这种组织的,讲难听一点,庙里如果派系很对立,轿班会
除了扛轿接着就是当打手。就像N大说的案例,劣币驱除良币是很简单的。
我个人是认为,轿班这种组织根本不用常设,除非你地区传统很在意拜庙踏脚步这习
俗,这个确实是没有固定班底来练很难踏得好看。不过我想踏脚步也不是每个地区都有,
认真说扛轿这件事,只要体力够的人都有办法。像我没有经验加入轿班,怎么扛轿看几次
就会了,最大的问题是体力能不能负荷。凉伞也是拿个一两次就知道怎么调整重心不会东
摇西晃了。不过踏凉伞花因为七角头不需要所以也没人教。
因此,不仿可以参考一般民间的义工团,反正绕境前再发公告招募就好了,打着扛神
轿吸福气的手法,只要是地区大庙不愁没有爱摸的信徒来。遇到要表演的场合,再由少数
有经验的人员上场,大甲妈不就是分走路用跟拜庙用的两批轿班。因为成员不固定,所以
少数人要找虎阿的场合也能减少。固定有一个轿班团,很容易让有心人带进自己的一批人
,除非你们庙里有够坚实的传统避免这件事。
至于经费,说真的,这种招募只要给吃给凉水就够了。你找职业的除了薪水还要包吃
包喝,阿比、槟榔、啤酒样样不能少。这种招募的要花多少钱根本是借口,请职业根本没
比较省。而且轿班能花到多少钱?东港七角头迎王七天花费不算神轿电灯平均都落在三十
到五十万。一个角头平均两百人,七天的花费包含三餐、三顿点心、庆功宴办桌、七天凉
水还有其他如服装的杂支。两百人的规模一天大概五到八万,一般平均二三十人的轿班是
能花到哪里。所以经费只是借口。说真的就是想不想搞好而已,一般服务业大家都知道服
务生的水准代表一间店的水准,轿班这个真的就是看庙方心态了。
东港轿班是不可能被复制,但义工团可是有许多成功例子,要做不难,只是心态。
我们庙也有自己的轿班 每年的年初神明会指定会长 祂们也不希望轿子给外人来扛
作者:
neepa (官小讲话算三小)
2014-03-05 19:19:00就是要用经营这一块,而不是找几个虎仔出来就可以了!是说扛轿一整天的话,普通人真的不太行!不要说脚力,肩膀都受不了了!每次扛完就是肿一块,腰酸背痛!
作者: valumou ( ) 2014-03-08 00:21:00
轿班是不是需要常设,端看庙会和庙的关系为何吧!金身和轿一出门,都需要有过经验的人看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