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Miekkailija (2015 | 芬兰)

楼主: twpost (我的偏见)   2016-03-08 17:55:38
Miekkailija (2015 | 芬兰 | Klaus Härö)
[击剑大师 / The Fencer]
https://youtu.be/ShMAkhyC6bY
※ There's no point in fencing alone!
※ 一个人独自击剑 没有任何意义
真实人物故事改编电影
主角 Endel Nelis (1925-1993) 是爱沙尼亚著名击剑教练,
创办了击剑俱乐部, 培养出许多爱沙尼亚优秀剑手.
波罗地海三小国之一的爱沙尼亚,曾经是个长期被欧洲列强进出的地区,
在18世纪时被俄国兼并,虽然十月革命后,有过短暂的独立,
但二战初期再次被苏联吞并,
二战期间爱沙尼亚人借由德苏的对立,与纳粹合作"解放"了爱沙尼亚,
但二战终期,轴心国的败退, 爱沙尼亚终究又回到苏联的掌控.
那是个史达林主义盛行的年代,曾经与纳粹合作的爱沙尼亚人,
被苏联政府视为反革命份子的"人民公敌",
由史达林的祕密警察逮捕,送到西伯利亚集中营进行劳改.
电影故事描述主角为了躲避红色法西斯的迫害,
从列宁格勒逃回家乡爱沙尼亚,
改名任职于乡间的一所中学担任体育老师,
他在校内为数十位学生教授击剑.
但政治保守派的校长却认为击剑属于贵族运动,
是封建社会的遗毒,不适合无产阶级的共产社会,
因此他要求中止这项击剑活动,
可是在学生家长强烈主张之下,校长只能同意继续进行击剑教学,
却也因此让校长将主角视为问题人物,使主角被推入更危险的处境.
后来,主角为了应学生的期待,
冒着风险带四名学生到列宁格勒参加全苏联的中学击剑锦标赛,
虽然学生赢得了比赛, 结果却失去了老师.
-------------------------- 
这是芬兰知名导演 Klaus Haro 第五部长篇电影作品,
也是第三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在台湾比较知名的电影应该是 "给雅各神父的信(2009)"
他很擅长表现角色内心价值和社会氛围的冲突,
在剧情的发展上,虽然少有惊喜或意外,
但画面上总是满满的情绪,镜头、光影相当干净,取景也极具美感,
流畅的节奏更是让观众一下就进入故事中跟着角色情绪起伏.
击剑虽然是欧洲传统运动项目,但在电影市场上极为罕见.
这次导演以20世纪中叶的年代为背景,
选用多名青少年演员来表现击剑运动,
以专业角度来看,
片中击剑的动作虽然不似现代剑手的机动、花俏,
看似笨拙的动作却也丰富了情感层次上的演出,
导演的镜头剪辑更是增添了比赛过程的张力.
那是一个苦闷的环境、悲情的年代,
因为击剑,让故事中的孩子们得到了情感的寄托与出口,
也让主角得到了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心灵上的慰藉,
不再独自击剑.
这部片的剧情主线其实就中规中矩,
很传统的邪恶大环境,突显著爱情、友情和类似亲情交织共鸣的小确幸,
虽然整个格局相当地有限,但故事的展开和气氛节奏掌握相当棒,
复古风格的场景非常精致,导演指导这些年轻演员的表现更是出色.
是部优秀的作品, 值得一看.
作者: kel9960   2016-03-26 02:26:00
难得的击剑电影
作者: b9111111111b ( 艾尼得皮斯)   2016-04-06 20:57:00
记得还有另一部美国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