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分析:看红牛和麦拉伦如何提升空力

楼主: michellehot (小废物)   2017-08-09 05:36:42
新闻标题:Tech analysis: How Red Bull and McLaren showed their aero prowess
翻译标题:分析:看红牛和麦拉伦如何提升空力
新闻来源:motorsport
By Matt Somerfield
Latest updated 06.Aug.2017
新闻连结:https://goo.gl/C9Am1A
内文翻译:
匈牙利赛道对F1车队来说,是最好展现他们科技的场地,更明确的说是考验空力与底盘。
这次匈牙利站不难看出,是红牛和麦拉伦短暂再起的时刻,要不是因为第一圈的意外,红
牛应能以“牛”力取得胜利,而这也给了麦队难得的机会,让Alonso顺利拿下目前本季最
好的一次成绩。
Ricciardo对于能与奔驰与法拉利竞争的机会感到高兴,并宣称这次升级是一大进展。升级
版(B-spec car)的RB13带来的力量和平衡确实振奋人心。另一方面,Verstappen虽然在一
开始遭遇了些困难,但很快便适应并在排位上超越了他的澳大利亚队有。
即使红牛有这些升级,奔驰和法拉利在动力单元的改进还是主宰排位比赛,而Verstappen
在比赛中受到的10秒处罚也使他丧失了好机会,但在第一个弯道的路线还是证明了RB13在
匈牙利赛道使用超软胎下的稳定性。
增加下压力
红牛试着降低匈牙利站升级的幅度,但仍然可以说是重要的升级套件,众多在车体外缘的
改变应足以提升整体性能,面对下半季的比赛。
侧箱(sidepods),应为这次最主要的升级,即使已经完备但仍是升级的项目,进气口的形
状(图.1)上所做改变,不只影响空气力学表现也影响车体的散热,藉以改善引擎恒温来提
升动力性能。前缘角度上升的设计,以及外露的三个条状斜向板(图.1下方箭头),被用在
引导气流的方向,且今年不只一车队采用。这项技术用来引导往车底的气流以直线前进,
不只改善了前缘的气流,同时改善位于车尾的分流器(diffuser,图.2)接收的气流,提高整
体下压力,但此技术并非红牛特有。
同时,侧向垂直变流器(vertical sidepod deflectors,图.3写数字3部分)也被更新,长度
小幅增大以配合破风板(bargeboard,图.3写RAUCH部分)后缘的向后锚定。后方的地板也稍
微做了更新来配合前面的几项升级。
RB13的照后镜也做了改变(图.4),由于会影响侧边的空力,现在以由两根支柱取代原本的
单一支柱,镜框亦有所改变,靠近驾驶座的部分有些许突出,并向外延展呈现L型,以制造
车侧的涡流(vortex generator)。
车队延续使用上回冠军车队所提出的新转向叶片(turning vanes,图.5、6),下缘外侧比原
本更长,有效改变气流方向和气流形状。虽然这项升级比侧向扰流更早就被提出,但必定
能共同运作提升整体性能。
图.1

图.2
(示意图)
图.3

图.4

图.5

图.6
(2016奔驰设计,请参阅https://goo.gl/Txjdfq)
麦拉伦
麦拉伦车队很庆幸能以第6与第10名完赛,尤其目前车队积分状况已明显优于Sauber车队,
即使车队总积分仍不及雷诺的一半,但整体士气还是有所提升。
麦队的车体性能表现一直都处于平均水准之上,相较于引擎来说。这次车体仍有几处更新
,包括T-wing(图.7)和monkey seat(图.8)。使用如图“衣架”般的T-wing,车队将它更新
成由三层小翼结构组成,而每片小翼的前缘皆有条凹槽,增加作用效率和有效的出击。
另外,monkey seat的改变优化麦队车的分流器与扰流尾翼表现,长度比更新前明显更长,
使小翼片更远离会影响其公用排气管。小翼本身的设计也更新,和原本的比起来向两侧弯
曲角度更大。
图.7

图.8

其他中游车队升级
Sauber
Sauber在匈牙利站大幅度升级,车队在暑假前非常努力。位于Hinwil的车体工厂在本季的
空力研发显得非常繁忙,最新的空力升级不仅提高在空力方面的表现,也优化引擎性能和
车辆整体表现。
最重要的升级在于侧板,借由改变进气口的形状(图.9),改善通过车体的气流。这项改变
明显提高引擎冷却效率,让引擎能够更长时间的维持高输出效能。改变的部分在于,进气
口上方变得更薄,因此侧边的保护梁如气泡般突起(图.9箭头处),这种大幅度改变造成气
流向不利的方向流动,严重影响到车侧气流,
在侧板前方,车队也对破风板做些微更新,比原本多了五块垂直风板(图.11),用以减少气
流分散后的改变,并重新分配车体表面上的压力,破风板的影响已成为多个车队的主要项
目。
上半季中,车队已使用过多种T-wing装置,但匈牙利站的更新能够产生更高的下压力,由
双层小翼结构及最大长度组成的T-wing可以提高总校面积,车队还在下方加入另一T-wing
(图.12箭头部分)。
图.9

图.10
(补充:升级前照)
图.11

图.12

Toro rosso
小牛这赛季尚未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意大利小车队该有表现,仍然处在中游,于匈牙利赛的
升级还是有机会让车队取得胜利。
悬挂在车体下方的转向叶片(turning vanes,图.13)升级为百叶状的型态,设计师也聚焦在
侧板(sidepods)、破风板(bargeboard)、底版(floor)的改变。破风板后方第二片的中间处
多加了一小块(图.14箭头处)。车体上方、侧板末端处,多了一块小扰流翼(图.15箭头处)
,算是由车队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注意照后镜旁。
小牛在分流器(diffuser)上的升级调整如同奔驰与麦拉伦(图.16箭头处)。最后,修改了
monkey seat上的翼片,使整体变宽,且中央凹陷(图.17)。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图.17

备注:
纯翻译,仅车体套件术语方面的解释有做补充说明。
翻译名词参考来源:
文章代码:#12KxoIEf
网页版:https://www.ptt.cc/man/FORMULA1/D901/DAE9/M.1112831357.A.7FA.html
作者: microalo (f1之最)   2017-08-09 10:29:00
作者: lusirjr (ice man)   2017-08-09 11:15:00
感谢!
作者: v5221142 (地球人)   2017-08-09 12:26:00
作者: hn12404988 (Willy)   2017-08-09 14:41:00
Nice
作者: haroldf1 (Harold)   2017-08-12 15:57:00
感谢翻译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