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申论题练习方法

楼主: panda123456 (panda)   2021-07-19 22:31:26
考试准备期间,曾国考版受惠良多,也很幸运的一次就上岸。
当时也花了很多时间在研究申论题,在此与大家交流一些小小心得:
原po的问题是,如何要更加熟练申论题题库?而我当时准备,大概采了三阶段策略:
一、初阶:不想、不写(无答题时间限制)
(一)先读拟答,做出简摘
  刚开始我对大部分科目都毫无基础,即使已经把理论翻了一遍,看到申论题也不知如
何下笔,所以我最开始采取的方法是,看完问题后直接读拟答,然后根据拟答的分段或小
标,各摘一句话。
  法科就很清楚,三段论各写一句,大概就条号、叙述争点、结论,而我的其他科目的
是社会科学,大致上会采理论、分析、其他应用、结论,共四句。
(二)看着简摘,默想
  整理出简摘后,我会看着申论题题目搭配简摘,在脑海里把刚刚理解过的拟答,全部
默想一遍。
  一开始很困难,所以我是一段一段分开练习,看着一句简摘、默想一遍,然后马上核
对拟答原文,当然不需追求默想和解答一模一样,意思大概到就好。
  如果卡壳也直接看拟答,将那段拟答看熟,真得记不起来就用抄的,熟练到足以在脑
子里完整默想后,又把整题重新串起来,从头到尾再默一遍。
  最初进度会缓慢,也觉得一直再做同样的事,但几次就可以感受到改变,越来越能掌
握该科目的文句组合技巧,后期大概只要把拟答看个二、三次,就能在脑海里默个七、八
成。
(三)重复练习相同的题目
  而当默想次数越多,也会发现许多题目只是问法不同,拟答却很类似。所以练到一定
程度后,我的摘要也越写越短,大概接近关键字或标题的程度,并让类似的题目都采用“
模板化”的摘要,当然写出的答题结构也几乎相同。这样只要面对同一类型题目,就能以
相同模板应对,然后在再对细项调整叙述方式,而所累积的摘要,我都会收录在自己的答
题小本本。
(四)制作答题小本本
  除了法科外,每科我都有专属的答题小本本,最初的草稿是按教科书摘重点,只有理
论和寥寥几句说明。然后每练完一题,我就会比对这次答题摘要,是否也被小本本涵盖,
不够就再补上,当然随着答题数量累积,小本本会变得又乱又长,但自己也越来越有能力
判断哪些是重点,哪些不是,几次下来就会再次得到(三)的结果:模板化。
  乱七八糟的文句,又会重新组成专门用来应付考试的答题结构。以一个理论为例,后
期我的小本本中只会纪录作者、学说要旨、实验或实例应用,还有根据考古题来的补充内
容等等,全部都是很短的字句,然后一看到考古题,我就会从这几个短句抽取适合的内容
,快速重组架构,并扩大为800-1000字的答案。
小结:第一阶段不会顾虑时间,或者用词是不是准确,我给自己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练习
怎么把拟答简单摘要成短短的三、四个关键字句,然后再用默想的方式重新扩大为几百字
,而耗最多时间的是整理收录关键字句的答题小本本,需要不断不断的背诵和精修,一直
到考试前为止。
二、中阶:想、不写(无答题时间限制)
(一)看着题目,写出简摘
  进入第二阶段之后,应该对简略版的答题小本本熟烂于心。这时我就不会先看拟答,
而是练习如何一见题目,就在五到十分钟内,从小本本中抽取适合的答题架构,然后再花
几分钟,草草勾勒答案。
  接着才对照拟答看二者间的差异,法科判断标准很简单,条号错了就掰掰。社会科学
的话,当然理论核心要对,其他我觉得见仁见智,有时候我甚至会觉得自己好像拟得比较
好(?)
  
(二)大声朗诵答案
  确定好答题的摘要后,我会把心中的答案,一字一句唸出来,就像书写考古题一样,
差别是用口说。过程中也可以顺道作一些小笔记,来检查答题是否有漏洞,以及文句是否
通顺。
  当然还是会遇到很多挫折,例如突然脑袋一片空白或是找不到词,但也无所谓,就直
接去翻拟答或者停下脚步想答案,等构思完整后,再把答案重唸一次。
(三)丰富答题小本本
  走到第二阶段,基本上一看题目就应该可以答出基本架构,所以我的重点比较放在怎
么让答题更漂亮,例如寻找一些期刊论文补充,以让回答有差异。
  但随着资料越来越多,内容可能变得庞杂,而我一直相信“由简化繁”是答题非常重
要的技巧,考试时间太短,读的再多再细,写不出来一切空谈,因此我在写小本本的时候
,都会反复提醒自己,背不下来就不要写、写了就要背下来,不要塞一堆字在答题本里面
,否则在考场上可能多到想不起来。
  
小结:第二阶段我觉得最难的是快速整理出答题摘要,如何看到题目就下小标并架好答案
结构。我采行的方法就是和答题本互相搭配,只要看到题目,就马上去连答题小本本的内
容,然后抽取答体本中的关键字再组构,接着把自己的答案唸出来,目的是训练自己,几
乎可以毫不停顿的编写答案。
三、进阶:想、不停写(有答题时间限制)
(一)提笔练习
  当默想、朗诵答题都足够熟练后,基本上提笔作答已不成问题。到考前一个月,我每
天都会练习考古题,一题以25分钟为标准,并再给5分钟缓冲,目的也只是贴近实战。
(二)批改
  写完我也会相当认真的批改,因为没有补习,只能找自己改,但如果有其他人帮忙,
我想会得到更好的建议,而在考前我反而不再参考拟答,而是反复看自己批改后的答案,
因为我了解答案形成的脉络,自己曾写过得文句也更好记诵。
  这三阶段的历程,是我从准备研究所到准备国考,所能找出最有效率的学习方式。我
的备考时间,也几乎有一半以上,是花在研究如何对付考题,而不是去理解教科书的内容
,但这方法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
  其实这整篇落落长的文章,更想传达的是大家都知道的大废话:
  “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最重要的。”
  当下定决心要报考后,即时时间很急迫,我仍然换了很多唸书方式,特别对付自己一
无所知的法科,而在浪费好几天时间后,也很幸运地找到速成的技巧,所以很诚心的建议
,准备前可以就思考合适自己的读书计画,当然务必包括应付考古题的策略,我想应
该更能收获成效。
※ 引述《avonc1017 (黎明前总是黑暗)》之铭言:
: 各位学霸大家好:
: 小弟有针对各个科目做了申论题的题库(含详解)
: 如果想要更加熟练,以下哪个方法较推荐?
: 1)纯粹用“看”的,反复看加深印象,但总觉得不够扎实
:  
:  遇到实际动笔时,大脑也容易一片空白,但优点是节省时间
: 2)实际用“写”的,open book题库含详解一字不漏全抄写
:  优点是可以边写边思考加深印象,缺点是较耗时
: 3)也是用“写”的,解答遮起自己练习写拟答,
:  遇到不会的看几个关键字遮起再写,
:  优点是似乎最扎实? 缺点是最耗时而且前期不熟的时候也写不出来
: 以上各位学霸怎么看?还请大家指点小弟一下,感谢!
作者: kaa2tina (Yujia)   2021-07-19 22:40:00
谢谢分享
作者: mm373733 (takeit)   2021-07-19 22:54:00
作者: tv12 (Vivo)   2021-07-19 23:18:00
推 谢谢分享
作者: yi1022   2021-07-19 23:18:00
谢谢分享
作者: avonc1017 (黎明前总是黑暗)   2021-07-19 23:25:00
太强大了,感谢p大无私的分享~
作者: jolin311145 (I love Yoona)   2021-07-20 00:35:00
感谢分享
作者: ahurak (坚持)   2021-07-20 07:12:00
谢谢分享
作者: as457858544 (fish0924)   2021-07-20 07:20:00
谢谢分享
作者: lillian0812   2021-07-20 09:57:00
作者: dark0224 (名为黑 器为黑)   2021-07-20 10:36:00
谢谢分享
作者: kkb512sk (James)   2021-07-20 11:47:00
推这篇可以~
作者: jay123peter (萧瑟风雅)   2021-07-20 12:44:00
用心推
作者: M4Tank (M4Tank)   2021-07-20 12:57:00
难道只有我这样吗看题目写条文+学说/实务字号,决议后 再写一个小架构 最后跟解题书或补习班答案对只要答案思考方向一致 就换下题
作者: c2578910 (台中陈奕迅)   2021-07-20 13:52:00
楼上,法律方面感觉可以,不过其他科目可能差异比较大
作者: didibi (烂车侠)   2021-07-20 14:16:00
想请问每个阶段大约花费多少时间呢?
作者: HAHAUCCUQQ (帮QQHAHA)   2021-07-20 18:17:00
厉害
楼主: panda123456 (panda)   2021-07-20 20:22:00
我从 0 (完全没概念) 到 3 (可在30钟内写出答案),每科都是1个月内可以达成。第一阶段通常几天就够,主要熟悉答题逻辑,还有打基础。然后法科比较重第二阶,大部分有正解,所以主要是训练看到题目就能反应正确条号。其他社会科目我想更注重第三阶,因为答案是靠自己长出来,所以更需要练习快速组构属于自己的答题逻辑,因此我会花比较多时间在作答和批改,考古题拟答也仅仅是参考。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1-07-20 21:15:00
推刚开始真的不要急着写
作者: mentionD   2021-07-20 21:46:00
很受用,谢谢
作者: s705166 (111)   2021-07-20 23:23:00
作者: Elixirstring (鱼在路上走)   2021-07-21 08:40:00
谢谢分享!
作者: jontaxx (jontaxx)   2021-07-21 15:24:00
推!
作者: Extremelybad   2021-07-21 16:44:00
谢谢分享
作者: atien666 (...)   2021-07-21 16:50:00
作者: ae77101 (Emma Liao)   2021-07-22 00:35:00
想看小本本
楼主: panda123456 (panda)   2021-07-22 13:10:00
作者: starsky0107 (星空)   2021-07-22 15:01:00
请问(二)看着简摘,默想. 简摘是小本本吗? 还是原始阅读书籍的内容? 谢谢大大~~
作者: Gtocia   2021-07-22 16:00:00
谢谢分享
楼主: panda123456 (panda)   2021-07-22 20:07:00
简摘是从网上补习班拟答,或题库书摘出来唷
作者: tumecoli (saab)   2021-07-24 13:04:00
感谢p大分享,受益良多
作者: ac550456 (毛毛)   2021-08-11 18:42:00
谢谢分享,谢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