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闲聊] 外特合格的名额真如广告被补习班垄断

楼主: onijima (费南多.柯里昂)   2021-01-07 03:18:52
※ 引述《pinjose (pj)》之铭言:
: ※ 引述《onijima (jin)》之铭言:
: : 某补习班广告声称
: : 外交特考一年各语组上榜者约30名中
: : 至少有28名是在该补习班的学生
: : 如果这广告没刻意误导消费者的话
: : 很显然外交特考的制度有被讨论的空间
: : (碍于版归无法贴图)
: : 我一直在想却想不通的是
: : 政治学的科目每版课本对同个单元名称的论述
: : 以及引用学者的看法都不同。
: : 甚至我们国内有教授认为各种自由主义在国关的分支
: : 其实都是一样的,只是名称不同而已
: : (详见包宗和主编的国际关系理论)
: : 可见政治学的分歧相当广。
: : 无法实验证明到底谁较正确的话
: : 到底要怎么比出谁较高分?
: : 各种立场都有学者支持的话
: : 就是每一种思考的典范都写下去吗?
: : 会不会变成评分的老师用"自己觉得"的标准来给分?
: : 像外交特考这一题
: : 一、试说明美国亚洲再平衡策略与习近平中国梦有何矛盾之处?目前双方各以何种国
: : 际关系理论作为互动的依据?并展望其未来走向。(20 分)"
: : 这在我看来只是在论述自己的价值观的题目。
: : 我们可以想像答题者是同为国关教授的明居正和张亚中的话
: : 两者之间的论述一定有相当程度的不同
: : 但这却要决定一名考生的成功与否
: : 我个人是觉得
: : 竟然考选部已经把考生的试卷都数位化了
: : 是不是应该公布上榜者的试卷及评分老师的姓名
: : 让落榜者知道自己的缺失较人性化呢?
: : 不然落榜的人其实考两遍和考十遍是一样的
: : 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错了什么
: : 甚至是怎样写才能得较高分
: : 我没质疑考选部中立性的意思
: : 也相信甲等特考类的事情是过去的事
: : 只是似乎只有我在想这问题
: : 大家都觉得评分是能靠自己掌握的
: : 不知道自己遗漏了什么讯息才会发问
: 某补习班的话,大家都会害怕不补不会上
: 所以多半都去补补看
: 实际来说“几乎完全没有用”
: 外特补习班教的.....靠那个考的上真的是百万中之一的练武奇才了。
: 但是只要你曾经补过,自己努力后考上(尽管是N年后),他还是会把你列榜单。
: 基本上会考上的,本来就是外语文底子好(跟补习班一点事没有)
: 加上扎扎实实把书看熟
: 例如程颢或邱的国际公法
: 加上一些时事的掌握(例如美中现在关系,欧盟动向等等)
: 至于申论题,首先有客观部分,到底什么是再平衡,什么是中国梦。
: 然后再有论述部分,这部分有理有据,分数都不会差吧
: 国考可以完全答相反答案,都可以拿到高分
: (可,或不可)问题在于论述理据
: 当然,不同老师主观会不同,这也是不公平中的公平了。
: 大家都有可能幸运或不幸运。
感谢各位的踊跃回复
小弟我得到的资讯更新了不少
1.补习班其实没什么帮助。 2.只要回答是有脉络的,分数都不会差
有版友认为
"推 johnny11111: 公布试卷只会引来更多不必要的麻烦,根本不可能这样 01/03 14:40
→ johnny11111: 做。 01/03 14:40 "
针对这两个新的资讯想了解的是
1.
请问这位johnny11111认为不必要的麻烦是什么?
个人认为竟然大家认为补习班没太大帮助
但却还是有人愿意砸钱上课
甚至我还看过有人在网拍买被声称是上榜者的笔记的话
某种程度说明难掌握国关科目得分逻辑的不只是我吧?!
加上其他职位也有法律类的申论题目
是不是公布出来让大家看到底怎么拿分的会更透明?
2.
我个人认为都烧时间下去背书的人
不太可能写申论题会不引述书中学者的看法。
所以问题并不是是否有脉络
而是脉络要多详细?
又要引用哪本书的才有可能较高分?
国关的话,读张亚中及包宗和主编的,因为作者都是顶大的教授?!...
我读那种一群教授集合起来,一人写一个单元的教科书很吃力
难了解图一海伍德与图二/三 张亚中主编的书的差异
海伍德用几段话就说完攻/守势现实主义间的不同
而张亚中主编的书却用好几页来说明
虽然网友"TWmark"曾回复我说海伍德是大家都会背的意思
而张亚中主编的书提到的背后的逻辑才是答题的关键
https://upload.cc/i1/2021/01/02/cKsCdM.jpg
https://upload.cc/i1/2021/01/02/kiuEcC.jpg
https://upload.cc/i1/2021/01/02/uFjtbT.jpg
但在我看来张亚中主编的书只是单纯提出更多学者间类似的论点
来证实学界中存在攻/守势现实主义这个学术名词
那我实际写申论题到底该在这"学者间类似的论点"中写什么才会较高分
而且不被认为是重复的赘字?
而且同主编但版次不同,作者也不同(尽管几乎每版引用的学者论述约都是20年前的)的话
又是哪个版次才会较高分?为什么?
这就是个头痛了快一年到现在的问题!
我承认自己程度差,真的看不懂张亚中主编的书
像是张主编的书引用国外学者Snyder在1991年提出的看法
说明守势现实主义的思考典范"借由社会化(粗体字)的过程学会谨慎与自制"
那为什么认为经济互赖使得国家间遵守国际法秩序的自由主义
在这本书的章节中却没"社会化"这个粗体字?
如何定义社会化?为什么自由主义没社会化的过程?
没有要挑战各位的意思
但认为如果无法解释为何说明守势主义的段落中出现社会化这个粗体字
而自由主义的章节中却没社会化这个粗体字的话
其实只是在背书中这些像作文的内容
用这种态度学习很难脱颖而出的
我一直很懊悔自己因为讨厌读书
所以以前在国中被霸凌就只和老师说
而没自己用刑法强制要求警察处理。
之后高中也进了很烂的学摊
很多老师摆烂不肯认真上课等于另种霸凌
我也没用v8录影投诉教育部(当年还没有智慧手机)
我的纵容就像是进版图中说的是堕落。
我现在这种不自爱的情况还是存在
只是转换成怪罪不知道申论题怎么写才没考公职的怠惰
所以一定要知道怎么写
作者: aldam (aldam)   2021-01-07 06:40:00
很多东西都是要消化整理成精华或短短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语气回答。这部分每人领悟不同,无法教你。
作者: conan806 (Grease)   2021-01-07 19:15:00
请问楼上树状图是用什么作的?
作者: aldam (aldam)   2021-01-07 19:48:00
word
作者: FarBreeze (FarBreeze)   2021-01-07 22:44:00
Snyder那篇可以去研究一下“新古典现实主义”,会比教科书说明的要清楚一些张亚中那本的撰写方式算是国内学者为该议题的“文献回顾”,目的是让读者有个粗浅认识,放便进一步深究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