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代PO)109年机械普考落榜高考上榜心得

楼主: perty (泰山亮晶晶)   2020-10-09 00:14:36
一、 背景
中正机械学士毕业
二、 动机
因为家里不缺钱,对于读书也是毫无兴趣,另一方面,我比较注重生活品质,平时很喜欢
出去走走,因此大二就决定毕业后要马上就业,所以就投入了有稳定工作的高普考,至于
为何不考国营,毕业后也只能先考高考,当然是先去试试看,有上就上没上再考。
三、成绩
普考:
国文 46+14=60 作文35公文11
法英 42
力学概要 98
原理概要 52
制造概要 32
设计概要 41
总分54.17 未录取 (录取分数54.83)
高考:
国文 43+10=53 作文30公文13
法英 48
热力 52
机设 67
自控 89
流力 43
工力 41
制造 45
总分55.03 录取(第23名)
四、 准备心得
1. 补习班
因为当时中正附近其实补习班不多,而身边的同学、学长很多都是报伟文,也都有不错成
绩,所以我就跟着同学去报了顺便拿介绍费,结果才发现伟文主要是升学班的,他们公职
的课程跟研究所课程是一样的,只是可以选8门课来补,费用50000(函授),我当初选的课
程有热流、静动材、制造、自控,还有工数(想说工数是基础应该要补一下,结果到头来
只听了2节课…),我个人是很不建议报伟文,重点都要自己抓,但如果你愿意把所有课程
补完的话,考个榜首绝对没问题,像我就很废动力只有读一些,结果今年考2题动力,直
接炸掉。
2. 读书时间分配
虽然我大二下就报名补习班,但是当时是因为热流被当,所以想说可以先补,在学校的课
业才比较没问题,不然我觉得大四再开始补就可以了。
我从大四的暑假开始认真补习,每天都至少要补2堂课,所以我大概花了1个半月就把热、
流、自控补完了,我真正有补的课程只有热流自,力学只补一些,主要补材力,补完之后
,我才开始读机械设计跟制造。我每天都是早上起来,大约10点多吃完早午餐,就去图书
馆读到4、5点,然后回房间休息吃晚饭后,晚上再到自修室读大约2~3小时。直到考前一
个月,变成从10AM读到7.30PM,中间包含午餐跟滑手机耍废。
6月之前,我每天会轮流读5大科(除了制造),比如热力读3天读完后,换流力,然后全部
读完了再回头从热力开始,一直重复,到了大概5月初,已经可以每天读完一科,然后持
续到6月才把机制加入每一天的行列,变成一天读两科,到考前一个礼拜才开始准备共同
科目,所以我每一本书都读了至少15次。
千万要记得,觉得累了就别硬逼自己,除了会吸收不了还会越读越沮丧,早点回房间休息
也没什么不好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
3. 各科准备心得
我的读书方法其实还蛮偷的…,只要是很少出的,或是太难的,我就会直接跳过,但我建
议,至少要知道每一类题型要怎么算,才有办法拿到部分分,不要再听信别人说什么没有
部份分了,我力学第一题随便画个FBD都有2分,机设第1题粗心从第2小题就算错,一样拿
到4成分数了。
再来,每一种题型不要硬是要去理解,要找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来算,比如流力中,板子直
立所受到来自水的力,就是r*hc*A,斜的板子或者圆弧形就一律用积分dF=PdA,但如果问
我为什么要这样算,我是完全不知道的,但我只知道这样可以让我拿到分数。至于如何找
出自己的一套方法,就是要透过不断的练习题目了。
【国文】
选择吃老本,今年高考题目真的比往年难蛮多的,做考古都只错一题的说。作文没准备,
写了3页多一点,公文完全参考青草茶的写法,觉得今年作文、公文都算蛮好发挥的,公
文我自己是都有写主旨、说明、办法,写这三个就一定有三页以上的篇幅,有的人说可以
不用写办法,但我觉得写了就代表你比别人懂更多的写法、有更多的想法,而且只要格式
对,就一定有10分以上,所以写不写就看个人了。
【法英】
英文完全吃老本,法学的话就只看宪法,网络上有些补习班会有免费的宪法考前冲刺PDF
可以下载来看看,讲义较旧的要注意是不是有新的增修条文。
【原理概要】
只特别准备千斤顶的算法跟四连杆机构跟自由度,其他跟机设蛮重叠的。
【热力学】
这科我是读王力宏的热力学必胜秘笈,这科我觉得老师教得很好,真心推,考前也超级有
信心的,结果今年考题考了很偏门的FWH…,还有热力一般式的题目,我根本就都没看,
所以只能写多少算多少,但都拿了将近4成分数,部份分给的蛮多的。这科热力一般式没
有读,湿度那边也稍微读而已。
【流体力学】
这科我是读王力宏的流体力学必胜秘笈,这科刚开始读真的很痛苦,是一门完全没有接触
过,又很抽象的学问,只能靠着不断做题目,做完后不懂的再回头补习,我个人建议别一
开始就想着要去理解,先把算法记下来多练习几次,日后复习的时候有很多地方都会突然
开窍,总之一定要把题型练到炉火纯青,比如一看到文氏管马上知道要算流量、压差,一
看到圆管流马上写出公式。这科二维理想流力跟不可压缩外流场没读,不可压缩内流场只
读平板流跟圆管流。
【自动控制】
这科我是补伟文的黄天一老师的课,是直接抄他的上课笔记的,但书我是拿另一个伟文老
师的(姓洪),后来复习都是两本搭配着读,主要重点就是转移函数求法和根轨迹、波德图
,这3个几乎每年必考,现代控制每2年出现一次,今年出现了我猜明年不会出现,但一样
要知道如何解题,今年第1题我只把函数写上去就拿了9分。今年题目真的是很简单,我看
到的当下真的傻眼想说就这样吗…?真的是让我捡到。
【机械设计】
这科我去垫脚石买祝欲的馒头家族封面的书自修,个人觉得蛮够的了,但要注意祝欲的书
错误的地方算多,要自己多想一下。
【工程力学】
这科我先补了伟文刘彻老师的课后,因为觉得太过艰深(研究所课程),范围也过大,所以
就去买了祝欲的馒头家族封面的书自修,这本我觉得如果想考很高分,是不够的,拿基本
分倒是没问题,这本我动力学只读1个章节,结果今年竟然给我考2题动力…,还考了一题
挫曲,我写完的当下心真的都凉了,真的多亏阅卷老师部份分有给。
【机械制造】
这科我是用从伟文拿的一本黄振老师自编的讲义自修,起初真的觉得这科范围很广,一直
不知从何准备起,甚至还打算放推,但我非常害怕会0分,所以就从6月初开始认真从头看
起,然后看考古题把一些章节筛掉,自己写笔记,再把整本笔记背下来,我其实只有看铸
造、PM、塑性加工、焊接、非传统加工学,我大概花3个礼拜做完笔记,然后一直到考前
每天都背整本一次。在这里也奉劝要放推的考生,真的要三思,刚开始读固然是很痛苦,
但到最后其实背得很轻松,也还蛮好拿到分数的,而且对于日后有遇到相关制造的问题会
比较有概念一些。
【考古题】
每本书上的题目除了太难会跳过外,都有做,考古主要是买每一科的大补帖,5月时每读
完一科就写一年考古,写到104年而已,主要是要确认自己写题目的手感还在,因为读到
后来只会把内容扫过,题目会没有动手做,然后就会缺乏手感。
4. 个人心得
读书这种事其实还蛮看你的状况的,有的时候你早上起来就是浑身不对劲,怎么读怎么分
心,这时候我就建议别读了,再读下去也是白搭,想做什么就去做,想吃什么就吃,所以
我状况好的时候,一天可以补到3堂,早上、下午、晚上各补一堂,但状况差时可能一天
只补半堂,读书主要是一种感觉,每天都要培养,培养久了感觉自然就来,每天状况都不
会太差。
阅卷老师给分其实真的蛮宽松的,前几个礼拜我去对某补习班的拟答,算一算成绩差超级
多的,然后就完全放弃高考了,所以看到自己上榜时超级惊讶的。当时机设的粗心,我在
考前2分钟才发现,也完全来不及改了,当下超级错愕,很怕被打0分,结果还是拿了4成
分数,所以各位真的不要以为没有部份分,不管怎样算法一定要写出来,能写多少东西就
写多少。
我用的笔是黑色外壳的代针笔,粗细是03的。
希望这篇文有帮助到也正投入国考的考生们。
    [心得] 考试、上榜、落榜、读书...等心得文。
        发表心得文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动赠书、提供笔记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赠送书籍、提供笔记等不正邀约,
        违者依照版规处置。
作者: gaiso (改改儿)   2020-10-09 00:54:00
推读书是种感觉
作者: kuso8426951   2020-10-09 08:08:00
作者: flesh88 (Alan_Q)   2020-10-09 09:54:00
欢迎来监理单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