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背景
我是心辅所毕业,因考量心理师工作薪水不高、操劳且不稳定,而我本身无教师证
,也无法进入学校担任正式辅导教师,故转换跑道并选择报考与我自己科系相关的教育行
政。过去我在准备研究所时已经有把教育测验与统计和心理学读很熟,故准备教育行政时
,我花大部分的时间在读其他四科。106年高考前除了我熟悉的心理学与教测统外,其他
科目大概只读个一两次,所以也很理所当然的落榜,同时也发现准备国考需要用尽全力,
因此全职一年。
(二) 成绩
1.106高考
国文:47
法英:58
行政法:50
教育测验与统计:69
比较教育:28
教育心理学:64
教育哲学:49
教育行政学:46
平均:51.3 (录取标准:55.73) 未录取
2.106地特
国文:57
法英:62
行政法:54
教育测验与统计:54
教育行政学:29
教育心理学:52
比较教育:54
教育哲学:51
平均:51.1 (录取标准:54.47) 未录取
3.107高考
国文:47 (测10/30/7)
教育行政学:70 (16/12/20/22)
法英:62
比较教育:58 (19/5/14/20)
行政法:87 (测44/22/21)
教育心理学:62 (13/17/15/17)
教育哲学:39 (20/13/6/0)
教育测验与统计:45 (16/4/10/15)
平均:59.03 (录取标准:51.53) 录取
(三) 各科准备方式与书单
1.共同科目
国文、法英都没特别准备。公文有在考前看青草茶公文写作;法学绪论与宪法有在六月时
做几份考古题,但我觉得效益不彰。
2.行政法 87 (测44/22/21)
105年有买林叶的103年二手函授,我觉得林叶的体系表很好用,且他讲解行政法背后的原
理原则解释得非常清楚,让我在背诵前可以先理解,也有建立起我对行政法的认识。只是
林叶在申论的部分我觉得没有着墨太多,且决议部分补充较少,所以我行政法的申论题总
是写不太出来。因此在106高考放榜后,我就买了陈治宇的CD函授补强。我觉得陈治宇补
充的东西真的很多,但我感觉就比较没有架构而且很杂乱,因此我就搭配着林叶的架构图
在研读并把林叶没讲到的补充进体系表,同时我也把相关法条、释字、题目腾进去体系表
,让它变成一小本的葵花宝典。陈治宇的函授我听了三轮,自己再读两次,有时候也会把
老师口述的解题写成逐字稿腾在课本上,反复的听反复的看就背起来了,只是行政法范围
还是太大,很容易忘,因此考前一天我会所有法条和写满笔记的体系表都再快速研读一次
。我觉得陈治宇真的有帮助我在申论的部分能够写得更完整。
几次考试下来,我发现申论的写作方式最好是引用法条,例如“根据行政程序法第119条,
信赖不值得保护的情形有...,系争案例因为以诈欺的方式或得受益行政处分,故行政
机关得依行政程序法第117条撤销,依同法118条朔及既往失其效力,并根据行政程序法
第127条请求返还...”,就是尽量把条号跟法条写出来,并套用在案例上,分数比较高。
我考完行政法有不小心看到林清的解法跟我不一样,原本有点心凉想说惨了,
但后来分数还可以,我想法条引用哪一条都没差,只要在论述时可以有逻辑且解释的
够清楚,分数应该不会太差。
(就跟决议一样,每个法官从不同角度看,都会有不同观点与答案)
至于选择的部分,我有练习课本的习题及考前一个月做阿摩,把常错的在课本上画个记号
,下次读的时候就可以多注意。
3. 教育行政学 70(16/12/20/22)
我没有补习,所以我主要是自己找教科书来读。我把板上推荐的谢文全、秦梦群的教育行
政学都读过,但谢文全这本我觉得有点太理论与枯燥,我读起来有点痛苦;秦梦群的文笔
比较亲人且很深入浅出,我有把秦梦群的教育行政学写成自己的笔记,并且考前又研读了
两三次。另外我有买高明的《教育行政学》,我觉得这本整理得非常好,我把高明这本书
也整理出自己的笔记,并且练习所有章节后面的考古题,高明这本我也大概也读了差不多
五次。而去年地特的教育行政学考了法条,我当时后完全没读法条,所以成绩非常惨烈。
故地特结束痛定思痛,把所有跟教育有关的法条,例如教育基本法、国民教育法、教师法
、偏乡条例、教育实验三法等都印出来订成一本,反复读了两三次,尤其教育基本法,我
是几乎把它背下来,考前又再浏览一下,因为写考题的时候可以引用法条,更能增加答案
的深度。另外,考古题的部分,我也是把历年考古题订成一本,练习了大约四年的考古题
。
由于我练习考古题时,发现几乎每年考领导。因此有有多买秦梦群的《教育领导 理论与
应用》,这本对于领导的方式有更深入且细节的讨论。
至于各国新政策的部分,我有买教育圆梦网的教育时事补充包,也有订阅“未来Family”
期刊,但我大部分课外的资料都是透过考古题找答案时,把相关的期刊印下来读。
4.教育哲学 39(20/13/6/0)
我有把板上推荐的一些书找来读。我觉得哲学确实需要广泛并且大量阅读,才能在答案纸
上写出有深度的文字。我是读五本书并且整理近五年的考古题,自己写答案打在WORD,练
习了约80题的题目,考前一天再背一次这80个题目和我的所有笔记,但今年题目似乎有点
难,且改很严,我没有考很好,有点失落。我是读以下几本:
(1)林玉体的西洋教育史
如果你时间还很充裕的话,可以稍微读一下这本,了解教育的历史,并且对教育有一点粗
浅的认识。这本我是有整理笔记,但整理完就很少拿出来读,因为这本跟考试方向比较不
一样。
(2)伍振鷟等人的教育哲学
这本从心灵论、知识论、道德论等方向作为主题,并介绍不同哲学家在这些主题的哲学观
及衍伸出的教育意义。我觉得这本写的也是蛮深入浅出,而且很重要必读,我有把这本整
理成笔记。
(3)吴靖国的教育理论
这本书是以哲学学派为主轴书写,读这本书可以对各个学派及衍伸出的教育意义有更多的
认识。我觉得这本书也是必读,我有把这本书整理成笔记。
(4)简成熙等人的教育哲学
这本书我是看到板上有人推荐,所以去图书馆借来读,并且也有整理出笔记,我觉得这本
稍微有点偏,但里面有些内容是前两本没有的,可以做参考与补充。
(5)邱兆伟主编的教育哲学
这本也是看板上有人推荐,所以就去买二手书来读,我发现这本书写得有点乱,我有点看
不懂,不过我还是有把我有看懂得部分整理出笔记,这本也有一些内容是其他本书没有的
,可以作为参考与补充。
(6)林逢棋的教育规准论
我觉得这本书需要有点哲学底子再去读会比较读得懂,当有底子再来读的时候会发现林逢
棋老师的教育底子非常深厚,因为他把许多概念都融合在一起,比方他在教育市场化的章
节结语就写:“…要提醒教育者,切莫落入重商狂潮的剧场偶像”,就有将“教育市场
化”和培根的偶像概念结合在一起,我觉得我们答题时就很适合学习它的写法,加深答案
的深度。
5.比较教育 58(19/5/14/20)
我参考板上的心得文做为我研读的读物与方向。我一开始是以沈姗姗的国际比较教育学打
底,但它的各国教育确实是比较旧一点,不过前面章节关于理论与方法论的部分是可以参
考。另外我还有读杨深坑主编的比较与国际教育,我发现这本书真的内容很庞杂,我读到
很厌世,后来就只把我觉得比较重要的部分写成笔记后,就再也没翻开那本了…。而我主
要背诵的读本是罗正的《比较教育》,我觉得罗正整理得不错,我前前后后也读了有五次
,把这本书背还算蛮熟的。这科真的蛮庞杂,我也花很多时间在找资料跟读期刊,找期刊
的方式就是比方读到师资培育,我就会Google“师资培育 各国”,就会有一些期刊跑出
来可以下载来读,或者读到国际教育,就google一下“国际教育 各国”,就会有相关资
料跑出来可以做补充。总之就是边读边找资料再读,这科只能尽量读,但理论、方法论、
各国学制等是可以把握的部分。
张芳全《迈向科学化的国际比较教育》我也有读并作笔记,
因为106高考很多考题是这本书的内容,
但我这本书我也读到很不耐,写得很琐碎且后段很像小论文总集,
我整理一些重点笔记后就再也没翻开了...
另外这科虽然非常庞杂,但我认为考古题仍然要练习。但因为考古题常常出现根本没读过
的东西,故我都是看考古题找资料,除了找该题答案的资料外,我还会找延伸的资料,
把整个脉络弄得清楚,并且补充笔记,我觉得用这样的方式会比较好记忆也较不容易忘。
比方今年解释名词有出现新加坡的离校考试,这是荐任升等的题目,我有练习到也有去找
相关资料,就比较幸运在考试时会写。
这一科我几乎把各国重要的政策年份背起来,比方美国1957因苏联的将火箭升入太空,而
在隔年通过国防教育法案,但美国太过重视理论造成学生基础能力的薄弱,故1970开始有
注重回归基本教育的声浪出现,并于1983年在《危机国家》出版揭示美国学生就业能力
低落,目不识丁人数上升,因此美国开始重视读写训练,也开始制定“最低成绩标准”,
而这个也导引后来的布什推动“不让任何学生落后”法案的项目之一,即每州都有订
学力测验标准,以测验来维护教育品质。
总之我的背诵方式是从最根本开始,因为政策的启动必定和时空背景有关,且会一脉相承
,若能在研读时,能够把整个教育政策脉络与背景做透彻了解,在记忆及答案写作时,
会比较有逻辑与脉络。读到后来会发现,各国的政策及时间点都很接近,这就是跟全球化
有关了。
6.教育心理学 62 (13/17/15/17)
这科因为算是我的本科,所以我通常考前一个月才开始背。之前考研究所刚开始准备时,
我有读张春兴的现代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洪兰心理学,并整理成笔记,后来考试我都是
用程薇编的《心理学暨教育心理学》,这本浓缩很多教科书而集大成,若已有基础再读这
本书会发现程薇真的整理得很好。而我有把专有名词的解释尽可能的背起来,因为学科就
是专有名词的堆砌,若背起来的话在答题上会感觉比较专业。
7. 教育测验与统计 45(16/4/10/15)
以前准备研究所时,有补高明的教育测验与统计,因为当初对统计有点害怕,所以我只要
当天上完课,我隔天会马上复习、听录音,前前后后读了超过十次,读到算很熟了。所以
后来在准备高考时,这科我通常都考前一个月才开始背。今年考题有点偏得太夸张了,所
以也没有考好…。
(四) 读书方式
我全职这一年就是在家读书,大约九点起床,早上读一科,中午休息看youtube中国亲子
节目“爸爸去哪儿”或“妈妈是超人”+睡午觉,下午读一科,晚上练习考古题,一天大
约读七~八小时,一个礼拜读六天,周末选一天出去鬼混。我觉得对我来说,规律的作息
很重要,所以我每天睡觉跟起床的时间都蛮固定的,心情也很平静。另外我觉得若能喜欢
自己读的科目还蛮重要,因为我本身很喜欢教育,所以读起来蛮愉快的,我常常读到
很崇拜这些哲学家跟教育家。只是考试那三天压力超级大,我超焦虑超级怕考出来的东西
没读到,紧张得吃不下东西,而一直写考卷耗脑力也感觉快被榨干,又饿又累的状态真的
蛮折磨我的…。
(五)申论写作
1.如何把申论写得好?
这个问题很难言语形容,因为这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当初在准备研究所时,我看到
题目也是脑袋一片空白,只能挤出几行字,不过一直练习就慢慢的有抓到诀窍。
我通常会写前言,前言就依照题意写个两三行,标号就是用以下方式
一、
(一)
1.
(1)
另外,我觉得申论要写得好,首先书要读得够多够深,如此脑袋内才有足够的资料
可以在作答时将这些资料做输出。而我读书会习惯写笔记,不是我爱写,而是我需要
透过写笔记的方式,协助我整理读过的资料与背诵,同时也因为手写,也能够加深记
忆。我是习惯读教科书,因为教科书在解释一个政策或理论时,会把背后的原理原则
及背景脉络写得非常清楚。比方秦梦群那本教育行政学,就是写得非常好的一本书,
如果时间允许,我会比较建议大家读教科书。补习班的考用书因为有经过整理精简,
在背景脉络及背后原理原则会着墨较少,如果没有底子,会很难连贯。
2.字丑会不会影响分数?
我觉得不会。因为我从考研究所开始,陆陆续续参加非常多有申论的考试,我在考试
时的字跟平常写笔记的字会非常不一样。因为考试有时间压力,要在短时间内思考与
写作,我的字会常常很像鬼画符,但至少会让它粒粒分明,字体也会蛮大的。几次
考试下来,发现字丑并不会影响申论题的分数,但字要粒粒分明且字要够大就是了,
毕竟教授改这么多份考卷,又让他看字小又含糊的字,他奇摩子应该不会太好。
(六) 结语
先前考试真的在板上心得文获益良多,因此默默心里许愿,如果我有幸考上,也要贡献一
篇心得文以提供还在努力的同学一点方向,所以花了一些时间将我的读书方式写出来,希
望可以帮助到还在努力奋斗的同学们。我觉得背了又一直忘真的超级正常,我会把一些我
认为蛮重要但却容易忘的专有名词解释或内容写在便利贴上,贴在书桌前的墙壁等我视线
可及之处,三不五时就抬头看一下,看久了就比较容易背起来。而准备国考最重要的就是
持之以恒、不要放弃、保持心情愉快与平静。我写得好长好长,能够看到这里的人真的很
不简单,代表真的热切地想要知道如何读得更好,希望努力的你们都可以早日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