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nttc601 (nttc601)
2017-10-15 15:22:57先贴成绩
https://i.imgur.com/ECuhq1n.jpg
一、前言:
其实想了许久要不要分享心得,因为明年要改考科,可能帮助也不大,不过因为也受到
国考版众多版友分享资讯的帮助,因此决定来回馈其他考生。
本身私立科大毕业,第一次考试,家人及朋友几乎全是警察,加上本身服役也是警察役
,因此对这圈子满了解的。
其实本来没有想过会走这一行,一方面是运气很好的我一退伍后便进了理想的工作上班
,另一方面是想自己去闯看看。
不过时间久了便发现工作事实上与原先想的不同,加上家庭临时有状况,需要离开原本
待的县市种种因素下,便开始考虑准备考试。
二、时间规划
准备的时间上,大概一半兼职考生、一半全职考生。
基本上我就是安排1.5个小时一个时段,较重要的科目我就会安排2个时段下去读。兼职
的时候将两天当作一个循环,把所有科目读过一轮。全职的时候则一天一个循环。
并且适时更换科目的顺序避免造成倦怠感,然后将自己需要加强的科目放在第一顺位读
,连续读个1-2周便会明显感觉进步。
建议可以用码表计时自己的专心度,只要分心、离开座位等等...就把码表按停,久了
可以加强自己进入状况的速度。
例如:
˙兼职时期:
第一天:宪法+法学绪论
第二天:行政法+刑法
→中间安排30分钟~1小时读英文
˙全职时期:
上午2小时:英文+刑法
下午3小时:宪法+行政法
晚上3小时:法学绪论
→通常晚上都已经是极限了,所以只安排需要整理法条或是做笔记的科目
三、读书规划
(一)、宪法
十分高CP的一科,投资报酬率高且容易准备,也是我最早放在第一顺位读的科目。
大约有1个月的时间,每天读书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宪本+宪增条文全部念过一次,记得我
到第三天就倦怠,不过还是继续看到滚瓜烂熟,之后加上考古题练习,遇到数字题、甚至
是宪本、增互换关键字的考题都能够轻易应付。
如果要做笔记的话则是将每章分类好以后,只抄重点、易忘记或是易混淆的数字题。
至于大法官解释则是利用考古题及笔记练习,笔记我选择用较土法炼钢的方式,每当看
到题目中出现释字,不论选项中的还是题目上的,只要是我不熟甚至没看过的就抄在笔记
本上,然后用标签加以归类。
约一个多月过后宪法只需要注意大法官释字不要搞混记错,然后多练习题目就好,复习
则只需要看笔记即可。
师资的话是林强老师,不过因为补习班开课较晚,上过1-2堂觉得进度较慢且花费较多
时间之后就没有上了,因此对师资想了解的人较不好意思。(不过老师也公开说要退休了
..)
(二)、刑法
花费我最多心力的一科,不过也可能因为我满感兴趣的。在这里真正感谢墨笛老师愿意
花时间帮学生们改考卷及整理各种重点,甚至每次我准备一堆问题留到最后,时间超晚了
还是愿意一一帮我解答XD。(希望老师逛PTT有看到)
起初我开始动笔时是两天做一题,并且循序渐进的将每一种犯罪类型学会。例如刚开始
写“故意作为既遂犯”的时候,则只看相关类型的题目,并且试着不去看答案,利用TRS
的架构去乱掰,前面2-3次是撞墙期,不管怎么写怎么糟。
但之后等一种犯罪类型学会了,再学其他的就会很快。之后便把目标放在将老师讲义上
所有题目都写过一次,差不多2月开始后我便安排自己每天写一题。
等动笔的熟练度增加以后便开始增加自己对题目多样性的适应,这时候开始就不太需要
做题目而是一直看题目,然后写下大概的解题方向、法条、争点再去看解答。
有大量练习考古题的情况下,基本上遇到考试分数都不会太差,印象中补习班两次模拟
考我分数都有在60以上,不过正式考试下来居然只有55还满可惜的。
至于法条的背法,我本身是随身准备一本小册子,将所有条号及自己可以联想的简易名
称写在小本子上,之后我大约有2个月的时间都将他带在身上,很多人说用APP就好了,不
过我觉得APP很难用,时不时广告就跳出来,所以就作罢。
接着开始培养对数字的敏感度,在路上、工作中、日常生活随时随地看到120-363之间
的数字就马上去想相关法条,如果想不出来则抽空把小册子拿出来看,刚开始的撞墙期满
痛苦的,要花一点时间适应。等法条都熟得差不多了,接着每天默背一个法益,例如今天
背国家法益,就花一个时间将120-172全部背一次。到考试前我差不多将分则部分全部背
下来了。
至于笔记则也是分门别类,刑总归刑总、刑分归刑分,用树状图的方式来作笔记,先将
TRS的区块拉好以后,再分别塞进不同的争点及要注意的地方,就像拼方块一样,之后要
复习也较方便。
(三)、行政法
刚开始真的听不懂,甚至有段时间我连公、私法都不会分辨,没想到到最后变成我拿最
高的科目。
一开始就是很单纯地跟着老师上课,然后慢慢搞懂国家、行政机关及人民之间的关系,
将每一种法的功用搞清楚,然后照着题目练习增加孰悉度,慢慢的整个行政法体系就会越
来越清楚。
准备得差不多后,我有跟朋友借林清老师的笔记来抄,并且搭配题目做练题,并仔细分
清楚各法之间的些微差异点,例如行政程序法、诉愿法、行政诉讼法有些法条满相似的,
又或是行政执行法跟行政罚法之间容易混淆的地方。到最后念这科就是以题目+笔记来复
习了,几乎不需要再碰课本。
(四)、法学绪论
跟其他考生一样,也是我十分头痛的一科,大量的民法及其他特别法规真的让人感到十
分无力。就我观察下来,许多人轻忽这科的原因大部分都是觉得有宪法、行政法,甚至刑
法可以分担出题的比率。
但其实观察这科的近几年的出题方向,可以发现考试委员近年来一直把重心放在公司法
、民法甚至著作权法,所以才会有一种“其他考试的法学绪论较简单,警四考得较难”的
错觉,不过其实真正读下来会发现考的不深,基本上都是各法的法条题,有看过法条就一
定有印象。
在准备上,将重点放在民法、公司法、性平法、消保法、劳基法、著作权法,但是因为
选罢法近年修改,加上最近有立委的罢免案,所以我也有特别准备。
除了民法我有先念过陈志宇老师的课本打过基础后,再以太平老师的课本当作笔记基础
外,剩下的特别法规就是依法条的架构去作重点整理。
最后搭配超大量的考古题去练习,除了一般警特的考古题外,其他考试的法学绪论,甚
至初等法学大意千万不能放过。
(五)、国文&英文
国文的话就只能完完全全吃老本了。作文写了三页半,写作方式则是第一段直接将重点
拉出来讲。例如本年度考试题目是“我的人生存摺”,首段我就直接将存摺代表什么,短
文中存摺对医生的意义,自己本身有无类似的代表物等等拉出来谈,完完全全就是赌审题
老师没时间改完全部,所以竭尽所能吸引目光。
公文部分我只有考前一周才练习,完全就是只按照青草茶前辈的写法去写,不过最后跳
进陷阱,写了委员长,所以只有9分XD。
英文部分我是建议大家不要放弃,一开始自己做考古题大约也是10几20分。去年11月开
始每天安排自己一小时读,一天看一篇英文杂志或是一天背20-30个英文单字这样交替换
,因为你只是要认识单字,而非把单字背的一字不漏,所以要把重点放在对英文的孰悉度
上。
这里特别推荐一个网站“Quizlet”,客制化单字卡及测验真的是非常方便的功能,另
外它也有出APP程式,操作上也很人性化。
最后关于考古题的练习,个人是十分推荐阿摩,而且VIP一个月才100就可以练习超大量
题目,及观摩其他前辈准备笔记的重点,真的很好用。基本上上述所有要练习到考古题的
科目,我都靠阿摩做完最少前5年的题目。
四、体试准备
6月底对完答案后觉得有把握就开始正式准备体试,一开始因为过久没运动,1600跑起
来要花10分多钟,190立定跳只跳到180左右就是极限了。
跑步方面一开始是天天跑1600,等身体习惯跑步的感觉后便安插了间歇跑、早上跑3000
及10k长跑在运动清单内,没什么诀窍,就是多跑才会进步,一直到考试前测最快是6:55
。
至于190立定跳,我大约两天跳一次,每次就跳2-3次而已,主要还是靠锻炼腿部及小腿
肌来进步,三天安排一次自主练习深蹲、深蹲跳、阶梯垫脚尖等等针对下半身的训练,等
身体肌肉强度增强了再负重锻炼。不过个人觉得190只有一次机会真的满严苛的,感觉主
要要考验考生们面对压力时能不能正常发挥平时水准,而非只是单纯测验整体的平衡性及
爆发力。考前大约都210-220左右,考试时正常发挥跳出210。
其实这时候我实际上是把目标放在整体体能的提升,而非只单纯为测验而运动。除了跑
步、跳远外,也开始研究重量训练及有氧运动,试着自己排课程针对身体各部位的加强,
运动这两个月我也瘦了约5公斤多,体脂从23变成17。
以上,感谢各位的观看,希望我能帮到忙,亦祝福其他考生金榜题名!
[心得] 考试、上榜、落榜、读书...等心得文。
发表心得文为分享之用,除作者主动赠书、提供笔记外,
不得要求上榜者赠送书籍、提供笔记等不正邀约,
违者依照版规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