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帐号代PO
献给七个月前正在犹豫踏上这条路的自己及未来在国考路上有所徬徨的人
一、背景
国立某后段大学企管相关科系毕,无财税相关背景,仅会计类科有所涉猎。
顺带一提,跟某PO主一样也是基测各科错一题,算是读书效率好及擅长选择作答技巧的人
去年一边工作一边准备国营联招,有过英文门槛,但专B很低,所以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
会计大学学的算不错,但是只有初会,且当时是学用英文的GAAP;经济在准备国营时就有
在读,当时是买书自修无补习,使用的书是借来的徐乔课本,徐老师的课本整本都是精
华,但没听他上过课,根本不懂课本这样是在表达什么,严格来说我是半路出家,一切从
零开始。
二、为何选财税
今年1月在等国营放笔试榜的时候有买商业行政套书来准备,直到国营笔试成绩公布,才
在考虑报名今年高普考,当时有看了一本书"国考就该考这一类组;财税行政XXXX",所以
后来就决定报名财税行政,原因之一也是我不擅长申论题型。
三、时程(四个月怎么来的)
1月底2月初 国营公布笔试成绩
2月15 决定报考高普,向公司提出离职,并约定做至2月底
2月21 下单买函授课程
2月28 第一天开始看函授
6月28~7月2 日本大阪自由行5天(去年底就与朋友约好,碍于一些缘故无法取消)
扣除5天旅游,不多不少正好四个月上考场。
以前就听说考高普少则1.2年,多则5~10年才上榜的都有,2月当时我就搜寻三个月上高普
,还是有相关文章,这也激励我,别人做得到,我也要做到。浅谈目标:目标不外乎上榜
,但我目标是订在名列前茅,这也鞭策自己,当我想要偷懒休闲时,就会告诉自己我的目
标不只要考上还要考好,目标千万不要订低,不要让自己有借口。
四、成绩
高考
科目 申论 测验 总分
国文 36 10 46
法英 56 56
民法 26 46 72
税法 32 36 68
财政 35 46 81
经济 41 48 89
会计 21 32 53
租各 19 44 63
总成绩 67(排名前30)
普考
科目 申论 测验 总分
国文 42 16 58
法英 72 72
民法 15 42 57
税法 45 46 91
财政 45 48 93
会计 35 37.5 72.5
总成绩 73.92(排名6X)
五、函授课程使用方法
1.完全放弃观看:国文测验、作文、法绪、英文、财政、租各
2.民法陈瞱:挑早上看,据版友建议早上记忆好,思路较清晰,大概花三个礼拜上完大
部分。一天两堂
3.会计陈X:下午想睡看,逼自己动脑就不能睡了,也是大概三个礼拜上完,但再给我一次
机会,我会选择不要看,自己看课本练习题目,原因如下节会计段落。一天两堂
4.经济徐乔:也是大概三个礼拜看完大部分,跟前两科是在3月的时候一起看,经济就是晚
上看。一天两堂
5.税法张建昭:课程上到完已经6月了...我是在四月看一天看三到四堂,老师教很仔细,
但对于外行的我,难以快速吸收,所以我有额外再多买老师出版的架构试题库,真的很好
服用,不过我高考考爆。
6.题外话:财政为何不看,我看了四堂左右,就受不了,真的不要花时间听周老师上课,
他的书很棒,但听他一堂课,你可以把他上的内容翻3遍以上,自己读胜过听课,讲求效
率
;另外租各蓝老师,只有少少几堂课,其实讲不太到什么内容,据说老师猜题很准,我只
上两堂,就翻了一下他的板书,发现没啥教学,就自己读了,不过租各结合财政经济税法
其实读租各也只是再复习三科而已。
7.宪法韦伯:是在四月跟税法一起看得,上完老师的课,也做完老师的题库,但感觉对于
高普的题目来说,帮助不是很大,而且不是四月上完,六月回去看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所以要上不要太早上吧。
六、各科准备心得
国文:没特别准备,考前两个礼拜才看公文课程(两堂课),作文是考试当天稍微看一下课
本
的一些文章,显然一点效果都没有,所以都是拿基本盘分数,至于测验题,有一个小技巧
就是可以看一段文的后面一定有作者及文名,内文看不懂,从文名来解题,譬如说这次高
考第十题,迷路的垦丁大街,就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目前的垦丁大街是不满的,再从选项找
出符合作者意思的。
法绪:没特别准备,宪法10堂课有上完,网络上抓来的考前笔记,考前一晚浏览一下而已
,?
力掌握民法及宪法的分数,原本有用阿摩找题库来做,越做失落感越大,就凭法感吧,当
然如果不是像我短时间冲刺,可以琢磨一下题库,据说很有帮助。
英文:完全没准备,投资报酬率太低了,英文本身程度也很差,无法提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