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05交通技师参考拟答

楼主: xxkevin (x_x)   2017-02-12 17:20:34
很幸运的上了交通技师
当时在准备时最让我困扰的就是考题都没有参考答案
而且交通技师申论题的比例很高
真的只能多看书籍文章
然后猜测出题者想要的方向
为了让以后准备交通技师的考生能有一点给分的方向
下面我把我当时写的答案和得分都附上
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参考方向
不过因为毕竟也是3个月前的事情
记忆已经满模糊的了
没办法很仔细,还请各位包含
================================
交通工程 60
运输工程 58
运输规划 62
研究方法 50
交通控制 65
交通安全 41
平均 56
录取标准 50.83
=================================
[交通工程]
(一) 16/25
大致上就分人、车、路三个面向来写在新科技之下的影响
人的话就像是Mobility as a Service这类的概念
车的话我是写了一些车联网相关的概念
路的话就是提到道路资讯化、及时路况这些。
(二) 18/25
三组基本构图直接画上去
并且标示饱和容量点、临界密度、壅塞密度等关键数值点
侦测器测流量没什么特殊的,反正就是单位时间内测到几辆车
速度和密度就比较需要详述
速度分SMS和TMS
侦测器测到的是TMS,但车流模式中的大多是SMS
需要转换公式 (要注意到TMS转SMS的公式仅能说是近似解)
密度的话也不是侦测器可以直接测得
大多做法是用占有率转换成密度
一样列出公式
(三) 14/25
把单环图和双环图各画一个出来
并且在图中标示出Barrier
Barrier的意义我写用以分隔完全冲突的时相组合
但明确的定义我其实不太知道
早开迟闭就利用双环图展示
利用移动流动时间的长度制造出早开迟闭
并且各举一双环图列
(四) 12/25
自行车的转向机动性较一般车辆更为强
但却无类似方向灯的装置
因此在混合车流种更容易造成危险
车道型(lane)的自行车道社和布设于
路侧障碍少、无路边公共汽车站、路口转向比低的道路
人行道(way) 的自行车道适合布设于
人行道空间充足、路侧商家人流少的道路
=================================
[运输工程]
(一) 13/25
Broken-Back Curve: 没看过,直接掰
Design Designation: 没看过,瞎扯设计假设条件的通称,如设计速率、设计流量等
Directional Interchange: 直接式交流道,我写两高快速道路用匝道的方式直接连接
转向车流的交流道,还附一张系统交流道范例图
(但事实上好像有更严格的定义,可参考wiki)
Mass Diagram: 土基图,土方平衡的图解法. 附一张土积图示意图
Decision Sight Distance: 标志决策距离,驾驶看到标志后需要多长的距离作行驶上的
反应(如转向).高快速道路可长达2km,一般道路则为80~100m
(二) 10/20
尽可能接近市区、或货运地点
市区内尽量挑选可供转运的位置
铁路线形应尽可能避开市区交通繁忙、高密度住宅区
(三) 10/20
跑道灯光系统,用以导引飞机的起降
滑行道灯光系统,导引飞机滑行到指定位置
终站灯光系统,用以让地勤工作人员有足够的灯光工作
(事实上查书的话会发现我还漏了很多)
(四) 10/20
若非受到地势阻隔或为连接主要控制点的状况
一般采用直线线形
而景观公路可能会为了接近风景区而采用弯曲线形
而在风景区通常会设置足够宽的路肩或停车场
以避免大量临停造成壅塞
(五) 15/15
丁坝是一种海岸线保护设施,建造方向与海岸线垂直,使丁坝上下游间能够有稳定的海岸线
附上丁坝图,并且将海波方向、冲积海岸线都标上
=================================
[运输规划]
(一) 16/25
先列出北北桃内有哪些既有的运输系统
如国道客运、铁路、高铁、市区公共汽车、北捷、私人运具等
然后说明哪几个和机捷会是竞争运具关系
哪几个会和机捷能够有转乘关系
最后提到大众运输的目的在于减少私人运具使用者
而非彼此竞争
因此如何提拱使用者整套大众运输的旅程才是关键
(二) 16/25
ITS的内涵即为先进的通讯、资讯技术应用于交通领域之上
创造更为优质的旅运环境
国道ETC系统为国际上第一个国道全面电子收费系统
他符合了"先进交通管理系统"这个ITS子系统的内涵
在运输规划上
由于计程收费的影响,对于传统交通量指派将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 10/25
台湾的国际航线,大多数分布于亚洲区域,又以东南亚与中国占绝大多数
以目前国内台北松山、桃园机场、高雄小港三座机场
已可应付目前航空旅运需求
并不宜再兴建更多国际机场
而资源上的分配
可采用桃园为亚洲区以外为主要旅运市场
台北、高雄则以亚洲区为主要市场
(四) 20/25
现况大众运输最大的缺点在于无法将旅运链有效的串联
也就是旅次的最后一哩路没有办法完成
这并不代表大众运输的广度不足
而是在于资讯与服务没办法满足使用者需求
因此欲解决大众运输乘载率不高的问题
应该着重于如何提供使用者完整的旅次链服务
达到时间上与空间上的无缝
才能吸引更多的私人运具转移至大众运输上
=================================
[研究方法]
(一) 0/25
完全不会AHP,直接掰
(二) 23/25
把Dijkstra's Algorithm的过程写下来,然后求出答案
建立数学最佳化模式,BBS接口比较难写,这边就不写了
(三) 5/25
这题不知道出题者到底是想出什么概念
我假设六个情境发生机率相同
分别算五个方案的利益期望值
然后又算一个各方案最差情况的损失
最后权衡两者,选一个比较利益比较中间但最大损失相对小的方案
(四) 22/25
抽样分两种:随机与非随机抽样
随机里面又有简单随机、系统抽样、群集抽样等
非随机我只写了便利抽样
大致讲各种意义和优缺
=================================
[交通控制]
(一) 25/25
自由流发生在D=0的时候,所以S'=105
q=DS
q=D*(105e^-0.024D)
将上式对D做微分
另微分后等于0
可求得最大q ,也就是容量
当然D和S也都会求出
最后就带一些数值进去方程式,描绘出DS关系图
(二) 17/25
模拟就是利用车流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建立车流模型
并且利用此模型解释或预测各种车流现象
扫描方式分为时间扫描和路段扫描(X)
(注意:这边我写错了,应该是时间扫描和事件扫描)
扫描的意思基本上就是更新模拟的状态
VVC流程应该是"校估">"确认">"验证"
校估指的是找出车流模型中参数的过程
确认则为确保电脑运作流程与建构模式相同
验证则为模拟输出与实际现象是否相符合
(三) 5/25
(这题我可能完全误解题意了,只有5分)
触动号志分为全触动和半触动
解释全触动和半触动意义
需要的参数包含到达车流率、到达速度、道路上游占有率等等
(四) 17/25
推导黄灯时间计算公式
推倒红灯时间计算公式
这边就不详列了
=================================
[交通安全]
(一) 5/25
这题不会
我是分别用自行车在路段、路口的行为
评论在个子项目的事故数会如何增减
除了自行车事故数会因为自行车使用量上升而跟着升高
其他我都认为会下降
(二) 10/25
车速越快,对于可分辨物体的视角会越小
坑道视觉即是在说明这个现象
推倒黄灯时间公式,并用图说明犹豫区间
讨论老人在反应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犹豫区间会如何变化
再讨论道路上同时有反应时间快的驾驶与反应时间慢的驾驶
应该如何取舍
(三) 11/25
车辆礼让行人,因为行人是交通组成中最无防护的
转弯车停让直行车,因为直行车速度较转弯车为高,较不易停下
圆环外车辆停让圆环内车辆,必须让环内车先行以避免圆环发生车流自锁现象
机车驾驶由周遭环境变化来判断车速
在灯光不佳的情况下
较不易判断自身与来车的相对速度
也因此更容易造成危险
(四) 15/25
折减系数没看过,瞎扯是设施对减少事故的期望系数
圆环使车流方向一致化,冲突角度减小
但冲突点却可能较多
因此事故总数可能上升,但事故严重度却可以大幅下降
号志化路口可以有效分隔冲突车流
因此对于左转穿越撞或是临向侧撞种类的冲突可以大幅减少
但是由于多了号志
追撞类型的事故可能会由于时制设计不佳而增多
=================================
一点心得:
交通类的考题,不管是高考、普考、技师考
申论题的比例都超高
所以一定要多看新闻还有相关研究报告
我觉得不用懂很深
但一定要言之有物
大概比较能在申论题中拿到分数
作者: y59741 (爹咖)   2017-02-12 17:39:00
恭喜原po上榜^^
作者: y1324 (骑在猪上的噗)   2017-02-12 18:03:00
用心推!!! 研究方法是新科目吗?
作者: lyt1004 (yenting)   2017-02-12 18:30:00
恭喜~~~
作者: sean90330 (尼嘎)   2017-02-12 19:39:00
考交通技术推推
作者: ii5134 (su)   2017-02-12 21:48:00
考交行的鲁妹来推推 恭喜
作者: Ozzie1031 (无影角)   2017-02-12 22:29:00
恭喜。我的罩门在研究分析方法,分数比预期低。这次最低录取分数50.83分,题目难or给分严?
作者: j22313351 (jackie)   2017-02-12 23:21:00
作者: cwet (cwet)   2017-02-12 23:57:00
作者: preed (Freedom)   2017-02-13 08:06:00
感谢分享
作者: kevin00060 (melon)   2017-02-13 09:04:00
感谢分享!
作者: sunbubble   2017-02-13 13:27:00
推!
作者: alison25 (高雄太阳好热情)   2017-02-13 17:33:00
恭喜!!
作者: throneK (大吉大利)   2017-02-19 07:43:00
给一个大赞!
作者: hsiao (小源)   2017-02-22 22:19:00
恭喜上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