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natsusin (star)》之铭言:
: 认识的人几乎都是补高点,本来打算要5月开始补,开课日期价钱都确定好了,但最近的事
: 件让我有点疑虑,不知道该不该补高点뀊: 要报的是法律廉政,很久之前问过保成,他开的班数比较少,怕比较不能旁听到别的班。
: 或是听说志光行政比较好,我没读过行政学,该去加强弱科呢?
: 因为是面授,我该照旧补高点,还是就改去保成或志光呢?
个人心得供你参考
我认为循环旁听基本上用处不大
关键是在"好老师"
我过去有在高点补过面授(经研所、资管所)
高点很多叫得出名字的经济学、统计学老师我都听过
有些老师很棒(廖创兴、蔡明芳、高利达、郭明庆、秦大成)
有些老师很雷(冯国经...)
我认为准备高普考关键不在"循环旁听"
而是你读进去多少?面对考题能output多少?
好老师的课,听1~2次就好
听课的目的是帮助考生缩短摸索时间、提升自修能力
所谓的自修能力是指各科都有必读的教科书
这些教科书的重要性不亚于补习班讲义
补习的目的是帮助你去阅读这些教材
如果你补完一轮再去翻教科书发现还有很多内容很陌生
只有两种状况:老师很认真但你不认真、或是老师太混
===================================================================
举例来说:
case1:高利达的讲义都有解历届试题(详解)
郭明庆将数本经典教科书的定义、定理、证明都融合在上课笔记里
秦大成的高普考统计学讲义有8回,内容相当丰富
case2:冯国经之前上统计实务都叫学生不用再去看额外的教科书
因为他的讲义统统都有(才怪)
=====================================================================
其实你可以静下来思考一个问题
一年365天,扣掉高普考5天剩下360天
假设共同科目全部放弃
平均一科专业科目从0到100只有两个月可以准备(念过的内容还会忘记喔)
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去挥霍
与其去旁听,不如省下时间来做考古题或是熟读教科书
而且,典试委员命题可能会参考教科书
至于补习班用书,考选部也会蒐集
根据学校老师的"个人经验",那是他决定"不考题"的重要资料
所以,不论你最后补哪间,请多留点时间给自己念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