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了阐述这篇文章要讲的道理,请将以下的词汇用最快的速度翻译成英文
(文章最后有答案):
1) 勾起回忆 (2) 使~失去意义 (3) 索取赔偿
(4) 显著的差异 (5) 排除两难(6) 存支票/兑现支票 (7) 洗一场很快的澡
2. 再来,下面哪个中文用法对你而言比较顺?
(1) 排除迷思 (2) 消除迷思 (3) 解除迷思 (4) 破除迷思 (5) 除掉迷思
我要说什么?
世界顶尖的心理语言学 (Psycholinguistics) 大师,以任教于Univ. of Michigan 的
Dr. Nick Ellis 和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的 Dr. Brian MacWhinney 为首,
用长期的研究证明指出,若要英文真正的进步,并不受母语过度影响
(要完全不受影响是几乎不可能、也似乎没有必要),需要认识一件事情:
”that the phrase is the basic level of language representation”. 放在学习语言层面来看也就是说,语言的学习不可以用字 (discrete item) 来当最小单位,应该由
”chunk” 来做学习的单位。
拿 knowledge 这个字来说,一般人认为,若知道knowledge 是“知识”,即对这个字
已经了解。接下来要学的就是发音、拼音等、甚至是字根字首等的分析。某生后来写,
“My teacher has taught me many knowledges.” 从这样的句子中可看见,此生受到
中文没有用文法标记单复数的影响 (我们讲一颗苹果、三颗苹果、不会在苹果上用语言
符号动手脚),产生了 “overgeneralization” 的现象,将不可数的knowledge 加
上了s. 听到这,很多教学者认为任务已了。但其实,此生对knowledge一字地认识,
从他后来又说 “Teacher, I want to learn more knowledge”
此句子来看,还是支离破碎,深受第一语言中文控制。
会造成如此的问题,其实主因之一就是起头所讲的: 一般英文老师们将 discrete item
(字)当作最小的学习单位。但其实,在学习knowledge一字的当下,应当马上学习,
跟knowledge 较常连用的动词不是 learn,有像是 get, accumulate, acquire,
gain, deepen, develop, enhance, improve, widen, further 等。这样常放在一起的
词组,叫做collocation, 而如此的学习模式,常被叫做chunking learning (又来自
认知心理学对 associative learning 的认识).
这也是老外被问英文问题时常常说 “It just sounds better!”而
说不出所以然的起源。字与字的关系对他们来说是直觉。
我仍记得,国内高中教科书在教 suicide 一字时,其实是一起教需要用
动词commit 的。也因此,其实几乎所有学生都会用对 commit suicide 此用法
(而非自创的 do suicide, make suicide 等). 当学生借由阅读,再去看到 commit 后面常加arson, crime, felony, homicide, murder 时的时候,就可推敲出commit
后面常加违法的事情。
用这种方法学到的东西,较不会忘,也相对不会因为一紧张或一兴奋
(e.g. 讲越洋电话跟客户聊公事)
就开始有文法大乱斗的状况。而最终也才会是真正可以让学生在学术发表上
用英文畅谈、公司员工用英文与外国客户道地专业的一条路。
若一切都用 "discrete item" 来学、或用死记法来学,
最终还是离开不了“严重”的chinglish.
因为, 语言不是那样学的,“人的大脑不是那样学习的”。
(1) invoke memories (2) defeat the purpose of ~
(3) claim compensation (4) stark contrast
(5) resolve a dilemma (6) deposit a check / cash a check
(7) take a quick shower (not fast)
Source: www.facebook.com/alexanderwangenglish
Alexander Wang 王梓沅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