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晨光帮帮忙】家长同盟会

楼主: wayne62 (要的只是不喜欢的权利)   2018-09-07 09:44:21
【晨光帮帮忙】家长同盟会 2018/09/01 06:00:00 联合报 刘昭仪、尉迟秀
https://reader.udn.com/reader/story/11762/3341597
图/豆宝
有读者反应,“晨光帮帮忙”好励志!但父母的教养与陪伴,
难道总是阳光灿烂、不曾晦暗消极吗?哪可能!陪伴孩子长大的过程,挫败乃兵家常事。
这时候当然就要到同温层讨拍找慰藉、吐吐苦水、互相扶持……是的!
家长支持团体实在太重要了。尤其要在教育的理念与管教的态度上,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并一起披荆斩棘、突破难关、自立自强。尤其是遇到学校的政策或潜规则,
无法理解或服从时,到底该如何沟通?如何寻求家长与学校之间的共识?
争取权益或退让妥协之间的分寸拿捏?其实对孩子家长与学校(老师),
都是很重要的学习过程。
女儿念小学时,我就结交了一群妈妈朋友,从大惊小怪的菜鸟妈妈开始长成了不动如山的
心机阿木(误),这条漫漫长路上有同伴携手同行,才能关关难过关关过。
后来儿子念小学,而且是在天龙国(摊手),从学龄前快乐学习的天真浪漫,
到进入体制内一板一眼的标准作业流程;不论是孩子或家长,都要经历高强度的震撼教育
!幸好我们再度组织了家长同盟会,虽然不是秘密的地下社团,
但要在传统分数或所谓“优质”导向的学习环境中,杀出一条血路,
也真是胼手胝足、筚路蓝缕……
让我来召唤家长同盟──虽说他拿着法文翻译的健笔,作品有许多法国儿童文学、
或重量级的法文作家作品,但其实他也曾充满无力感,但最终成为与同盟会成员一起
壮胆、为孩子努力搏命演出的帅气老爸!请尉迟秀分享他的血泪斑斑吧!(误)
BY昭仪
---------
两年前,尉迟小乐入学第一周,班亲会上推举家长代表,导师第一个就问我有无意愿。
或许因为少年时读了《麦田捕手》和基于成长经验,我对学校这类机构和家长这种生物
抱持怀疑态度,于是我不知所云地先说自己是宅男,表达能力极差,继而诉诸女男平等
,家里大人不是我……等到众家长开始认领各项志工勤务(最大宗的当然是每天都要有人
轮值的“晨光时间”),我也逃之夭夭,只在导护志工栏里勾了两格聊表羞耻心
(站在校墙外拦拦车子,我可以)。
一个多月后,小乐喜孜孜地告诉我,周三的晨光时间来的是位牧师,
每个小朋友都有一本“牧师书”(教会的生命教育教材《次序之美》)。
不仅如此,校园里不时可见身着功德会志工背心或旗袍的“大爱妈妈”进班说故事,
发静思卡给小朋友集点,告诉孩子回家要看大爱电视台。我所理解的学校是
公民教育的场所,宗教理当止步,顶多偶尔以认识、常识或知识的面貌出现,
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宗教人出现在校园里?
教育局的答复是,晨光时间的志工安排属学校权责,不会涉入。学校辅导室的回应是,
大爱妈和牧师爸都是“班亲志工”,不属学校志工队,如觉不妥可跟老师和其他家长沟通
。于是这个结构性的问题成了我和第一线的班导之间的问题。
班导耐著性子向我解释,大爱妈妈行之有年,牧师则是热心家长,宗教人传递善知识,
没有宣教,并无不妥。我的说法一直都是:善知识或生命教育都很好,
但我不希望孩子在接受这样的教导时,跟特定宗教产生连结。
这次沟通的唯一成果是牧师此后不再提牧师身分,但依旧在晨光时间教《次序之美》。
就在沟通碰壁之际,十一月底,我们迎来了一场“家长团体”主办的“同性婚姻说明会”
。主办单位在文宣上用了偏颇的文字诋毁同性婚姻,主讲者一是赫赫有名的教会反同旗手
,主讲者二是反同方在立院公听会发言的代表,没有任何支持同性婚姻的代表受邀。
这次,昭仪号召家长向校方和教育局抗议,校方踩了刹车,但“家长团体”移师
其他地点举办,依然引起不小的风波。
耶诞节前夕,“彩虹妈妈剧团”担纲演出,孩子们得到一张圣经故事卡──
黑夜中,大卫之星照耀的马槽下印着一行反白的文字:“因今天在大卫的城里
为你们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经文的出处被麦克笔涂黑)。”这让我很不解,
宗教团体大可透过正常程序向校方或教育局申请,利用宗教节日
给孩子们一点相关的知识,何必如此?
过了几天,小乐困惑地问我:“把拔,为什么陈老师说耶诞礼物是爸爸妈妈买的,
世界上其实没有耶诞老公公?”“陈老师是谁?”“陈老师就是陈牧师啊!”
原来,牧师不能自称牧师之后变成“老师”了!这令我感到愤怒,
一是牧师有何权力戳破孩子的耶诞幻想?二是基督徒视耶诞老人为异教徒的传统,
牧师却以“老师”之名将这种认知强加给孩子。
两天后,我在画画教室等小乐下课时,收到别班家长传来的抱怨短信,
附上她孩子班上的耶诞活动影片,点开一看,孩子们欢乐地又唱又跳:
“没有耶诞老公公,只有爱我的主耶稣。”我边庆幸小乐没学到这首洗脑歌,
边把手机递给身旁的家长请她评评理,这时小乐闻声而来,对我说:
“把拔,陈‘老师’也有教我们唱这首歌。”
这些事都发生在我成为全国最菜的小学生家长的那个冬天。
至此,几位忍无可忍的家长终于集合起来,商请家长会长与校方沟通。
后续的小小改变是,牧师离开了晨光时间,“大爱妈妈”从此不能穿功德会服装
进入校园,但宗教人依然穿梭如昔,静思卡也依旧发送著。
教育机关和校方都不愿得罪家长,校园里的宗教人问题当然改变得很慢,
不过,我的改变却很大。两年前作为全国最菜小学生家长的经验确实令人沮丧,幸好,
那段期间有昭仪和几位妈妈有问必答,还有其他资深家长以经验或行动为我打开眼界,
我终于明白,在这个不爱思考却钟情于“理性客观中立”的社会,
就事论事的方式经常难以改变现状,必须要有人提供较好的新选项,并愿意去做,
较差的旧选项才会被排除。
在朋友的鼓励下,一方面也为了向导师赎罪(害班上的晨光时间空出一个大洞),
我硬著头皮顶下牧师的缺,进班担任晨光故事爸爸,讲些有趣的绘本故事,
不急着向孩子提供关于善或任何信念的狭隘解答。此外,我也从最初抗拒家长身分的宅男
奶爸,在二年级开学时一路厚著脸皮举手,从班级代表一直毛遂自荐到低年级家长委员,
还加入了性别平等委员会。
这不是一个原本不想参与校园事务的爸爸幡然悔悟的故事,而是一段无可奈何
但希望能有点励志作用的记录。
开学后,尉迟小乐三年级,尉迟小飞明年才进小学,算一算,这片麦田我还要守护七年。
希望我们社会的公民意识继续稳定成长,也期待校园里的宗教人能调整终极的志工目标,
慢慢从宗教人转向公民。
BY秀
同性婚姻 ﹒耶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