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升学军备竞赛方兴未艾

楼主: InJoeMa (手有毒)   2016-03-18 17:05:42
原文网址: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60318/bkntw-20160318000522859-0318_04411_001.html
大学学测成绩公布后,透过“多元入学方案”的“推甄”或“申请入学”管道制作精美的
书面备审资料,或是备战7月指考,取得大学入学资格,成为学生、家长、各高中比并升
学率、各大专比并招生率的多重无限博弈。需要考量的因素远超过学生的学业成就,变成
机会成本的取舍,同侪间的升学军备竞赛至此开打。
多元入学被戏称为“多钱入学”早已不是新闻。美其名是就读高中时多才多艺,担任班级
干部、交通纠察,参与社团活动,事实上是想以社团及公共参与掩饰大学学测成绩不佳的
事实,而且想提早放暑假。
以此类管道升学的学生,必须蒐集自己过去3年的丰功伟业,包括奖惩、社团参与、担任
干部、才艺竞赛资料,并要尽量形诸书面,有人甚至连“无大过证明”都附上了,好像申
请美国绿卡需要检附“良民证”一样。
同学们相互比较谁的备审资料页数较多,谁的自传才能突显自己是个“百年难得一见的练
武奇才”,奖状是1面A4塞4张还是1面1张,然后煞有介事的精装成1本书册。如此重量不
重质,1本彩色输出的备审资料少说两百至300元,若是申请的学校达3所以上,负担突破
千元更是家常便饭。
这种形式上的审查在学术圈,类似教授们间的升等审查,被戏称为“火力展示”。实际上
检视学生过去3年学习的成效的大学学测、统一入学测验成绩几乎沦为陪衬。
即便经过了二次政党轮替,社会也耗费了相当多资源辩论教改和升学管道的利弊,结果升
学的审查程序不但没有改进,甚至更为偏差,为了这种一次性的资料,苦的是买单的学生
家长。
许多家长在电脑前陪伴孩子到深夜,为了“用哪张照片好看”、“浮水印颜色会不会太深
、太淡”、“输出后有没有色差”、“字型够不够美”秤斤注两。更有甚者,不知是台湾
学生太过聪明自寻变通还是师长们似是而非的建议,居然还有不黯文件软件排版的学生以
简报软件制作备审资料。
学生的本业是学习、读书,进入大学是向更深一层的研究目标迈进。教授们翻阅著精美的
备审资料,真的会想知道同学们的高中职生活有多采多姿或是自拍照有多美吗?让一个才
届龄18岁的孩子在还没有受过本职学能训练甚至连自己兴趣为何都还在摸索时,以极端社
会化的形式,穿上西装、套装,正襟危坐,用生嫩的口条回答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的问题
,真的是健康的升学模式和可以量化为成绩的依据吗?
作者: loteslogin (张三立)   2016-03-23 08:08:00
切中时弊
作者: gigihh   2016-03-23 18:22:00
个人不是完全同意这篇的想法,我也认为有改进的地方,可是回到只重视成绩真的是好吗?可能有不少人为了社团,确实影响到成绩,但参加这些活动、参与公共服务所学到的远比课本多很多,这些东西才是未来真正有用的吧!例如某人成绩很好,可是因此都没参加什么社团,使这个人很难与他人合作,那这个人就算第一名毕业,能有足够的适应力去适应以后的社会吗?成绩只是整个学习过程的一部份但非全部,而且高中的课程很多都是为了考试而已吧!以我个人经验,真正以后会用到的真的不多。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