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俄罗斯高考作文“文豪”标准

楼主: wladimir (wladimir)   2015-06-27 11:08:16
俄罗斯高考作文“文豪”标准
http://news.sina.com.cn/zl/world/2015-06-25/13453939.shtml
http://i1.sinaimg.cn/dy/zl/world/2015-06-25/U136P1T940D3939F24202DT20150625134553.jpg
 ▌人民日报欧亚中心分社记者 曲颂
  为什么人类文学创作一直离不开战争题材?
  “父与子”话题为何在文学作品中频频出现?
  自然环境究竟能不能塑造人格?
  莱蒙托夫的作品中体现出了哪些心理学问题?
  这些不是职业作家研讨会的议题,而是俄罗斯中学生们面对的高考作文题目。考生
们要在有限答题时间内把这些宏大而深刻的问题表述清楚,篇幅还要控制在350词左右,
可谓“鸭梨山大”。
  人人都是文学批评家
  俄罗斯高考的作文命题风格与中国不同,并不经常要求学生谈论社会现象或做人道
理,而是专注探讨文学问题。高考作文一般是开放式命题:给出一篇材料(一般是俄罗斯
或外国作家撰写的文学评论节选),学生自选角度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析。
  笔者在搜索出的若干例题中随机抽取了一道,题目给的材料是俄当代作家法济利·
伊斯坎德尔的回忆录,讲述了作者儿时一边在阿布哈兹乡间躲避二战战火,一边阅读《
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紧跟在文章后面的就是答题区域,没有任何更具体的写作要
求。
http://i0.sinaimg.cn/dy/2015/0625/U136P1DT20150625134242.jpg
考生正在阅读高考作文材料。(网络图片)
 作家的文笔十分细腻感人,然而笔者读完文章后对着答题区域看了半天,也没写出一
句话。可见要写出这短短的350词必须饱读经典,不是随便就能挤出来的。
  中学历史教师亚历山德拉告诉笔者,能抽到这样一篇材料已是万幸,她在2007年参
加高考时遇到的题目是“20世纪初文学里的革命形象与末世论的关系”,即使现在想起
来都心有余悸。不过她从小学起就受过严格的写作训练,一年级就会列提纲,也有一定
的阅读积累,看上去很难的题目都是纸老虎。
  继续浏览俄罗斯各地近年的高考作文题,发现一篇比一篇“高大上”。
  对“天职”这一概念应如何理解?
  怎样评价屠格涅夫笔下的主人公们实现自我的尝试?
  哪些原因值得人类作出自我牺牲?
  笔者忍不住感叹:如果中学生在这样的题目面前能做到面无惧色、侃侃而谈、收放
自如,长大一定是文豪吧!
  高分秘笈:引经据典
  作文分值在整个俄罗斯高考中所占分量相当重,作文题目的难度更让考生们不敢掉
以轻心,所以各种形式的“作文高分秘笈”也应运而生。
  根据一位名为叶莲娜·库兹涅佐娃的语文老师撰写的“秘笈”,作文阅卷时有12个
“评分点”:提出问题得1分,评论问题得2分,总结作者观点占1分,论证自己观点占3
分,逻辑清晰占2分,表达准确占2分,拼写占3分,标点运用占3分,语法2分,表达2分
,立意1分,事实准确度1分。只要考生能把这十二个点全部“踩中”,就能得到梦寐以
求的满分23分。
http://i3.sinaimg.cn/dy/2015/0625/U136P1DT20150625134339.jpg
俄罗斯的高考官方参考资料。(网络图片)
 库兹涅佐娃老师还向学生们推荐了高分作文的“黄金结构”:简短的引子,从材料谈
及的问题中选出一个,结合材料对该问题稍作评析,总结出作者观点,提出自己观点,
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至少两个论据(最好一处引用文学作品,一处举亲身经历的事例),得
出结论。全文共分为5到7个自然段。另外,这篇“秘笈”还提醒学生:可以表达与作者
完全不同的观点,但最好不要对其进行攻击和讽刺。这位老师也不建议学生把文章写得
太洋洋洒洒,因为“写得越多,出错几率越大”。
  各路名师的“作文提分宝典”都强调作文的考察重点首先是学生阅读了多少经典文
学作品,其次是能否展开话题,并运用自己读过的作品佐证自己观点,“如果两个论据
都用的是生活中的例子,就会丢掉‘引经据典’分”。还有一些贴心老师为学生提供了
“样板论据”,比如一切谈友谊的题目都可以搬出法国童话《小王子》。
  是考试,更是维持文学传统
  虽然网上有的是高分宝典,在这种处处向文豪看齐的作文题面前,还是常有墨水没
喝足的学生闹出笑话。
  学生们最常犯的错误是把人物和故事张冠李戴:普希金作品《叶甫盖尼·奥涅金》
的主角变成了毕巧林(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主人公);懒惰的乡村地主奥勃洛摩夫被“
安排”去了彼得堡,一边引诱安娜·卡列尼娜,一边替《罪与罚》主人公谋杀债主。
  另有一些学生为了让文章显得深刻,拽出了一些自己也看不懂的句子:“众所周知
,人类没有大脑是不能生存的,没有大脑的人类就是一根空流着血液的血管”“人权的
主体们被赋予各种各样的义务,比如‘是个人’的义务”……
http://i3.sinaimg.cn/dy/2015/0625/U136P1DT20150625134430.jpg
俄罗斯国家电视台对2014年首次毕业作文考试进行报道。(网络图片)
 还有学生在与作者思想交锋时,提出了一些天马行空的观点。比如:“从古时候起社
会就分为精英、流氓和我们这样的人”“智者常常因为思考太多而妻离子散”“如果无
法很好地融入社会,就只能跟自己女朋友一起生活了”……
  从这些令人捧腹的雷人语句背后,有人看到了危机。中学语文教师马弗留托娃认为
,近年来俄罗斯学生的写作能力出现了巨大退步,过去一个班有近半学生能够写出好作
文,现在恐怕每个班只有一两个了。她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当今学生读书,尤其
是读严肃文学作品太少,网络信息爆炸又破坏了孩子将孤立事件联系起来思考的能力。
在世界文学史上,19世纪俄国文学被认为是继古希腊罗马文学和英国莎士比亚之后的第
三高峰。如果这样的丰富宝藏被现代人遗忘,无疑是一笔巨大损失。
  中学语文教师巴拉绍夫认为,作文是文学创作的基础,但又不局限于文学。在作文
中养成的提纲挈领、清晰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会让学生在将来的工作中大大受益。
只是这种能力不可能速成,不扎实读书只看宝典是没有用的。
  因此,俄罗斯不但没有调整作文命题风格,反而在“刁难学生”上变本加厉。2014
年起俄罗斯多了一项毕业作文考试,不合格的学生将无权参加当年高考。
http://i3.sinaimg.cn/dy/2015/0625/U136P1DT20150625134515.jpg
考生们正在进行决定他们是否能参加高考的毕业作文考试。(网络图片)
据俄教育部日前公布的数据,今年全国统考的俄语平均分比去年高出3.3分,得“优”(
80分以上)的学生也比去年增加了5%。教育部长德米特里·利瓦诺夫表示,作文考试能促
使学生更多阅读经典文学作品,有利于发扬传承语言文学教学传统——阅读经典是让学
生在考试之外也能终生受益的事情。
  俄总统文化艺术顾问弗拉基米尔·托尔斯泰认为,学生的阅读量已经出现了上升趋
势,在俄罗斯正以语言为前沿阵地加强软实力建设的背景下,这种趋势一定要保持下去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