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古典商品市场(可贷资金理论)

楼主: cph23 (cph23)   2014-10-10 10:50:45
※ 引述《picpick (匹克匹克)》之铭言:
: 某补习班讲义是这样写的
: 政府支出增加 所以政府储蓄减少 因此商品市场的S(r)左移
: 导致实质利率上升 私人部门消费跟投资会同时减少(排挤效果)
: G增加 >> S=(Y-T-C)+(T-G) >> S左移 >> 实质利率上升
: 全国储蓄=民间储蓄+政府储蓄
: 说明
: 因为政府储蓄减少 所以全部储蓄减少 导致S(r)左移
: 实质利率上升 所以投资成本提高 因此投资减少
: 实质利率上升 所以私人储蓄增加 所以私人消费减少
: 而且讲义上写的商品市场是 Y-C-G=I >> (Y-T-C)+(T-G)=I
: >>>>>>> S(r)=I(r)
: 然后赖景昌写的是 S(r)=I(r)+G0
: 我有点雾煞煞QQ 我应该要看谁的呢><
: ><希望能为我解惑
有两个观点必须要讲清楚
其一是恒等式
其二是均衡式
从恒等式出发
首先,Y=C+I+G+X-M (三面等价)
假设这是一个closed economy,则 X-M=0
=> Y=C+I+G 在此表达这是一个恒等式 而非均衡式
从恒等式的角度切入
(Y-T-C)+(T-G)
=Sp+Sg (private saving + gov't saving)
=S (national saving)
=I
以上是恒等式,来自于GDP identity (三面等价 产出就是支出 两者就是所得)
这个恒等式不论哪一门哪一派必然成立
你从特定老师的书上看到不成立是不可能的 (因为恒等式必然成立了)
可能是因为某些项目是0或消掉了
从均衡式出发 (为求简化 一样假设 closed economy)
Ys = AF(Kd,Nd)
Yd = Cd(r,...) + Id(r,...) + G
在各派的调整机制下 (无论是泛古典学派的价格调整或泛凯派的数量调整)
商品市场均衡要求
Ys = Yd (商品市场均衡条件)
我们接着利用上面的商品市场均衡条件来探讨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理论
(Y-T-C(Y,r..))=Sp(Y,r,...)
T-G=Sg
I=I(r,...)
整合一下
S(Y,r) = Sp(Y,r...) + Sg
I=I(r,...)
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条件是
S(Y,r,...)=I(r,...) 并转成 可贷资金市场净需求(或净供给)结清条件)
I(r,...)-S(Y,r,...)=0
我们可以将上面的均衡条件想成债券市场的均衡条件或债券净需求结清条件
net Bd(r,...) = 0
为何储蓄会形成可贷资金市场的供给面?
古典学派假设资产的配置不是货币需求(ex:货币需求是根据交易动机 Md=kPY)
就是债券需求(不会全部以货币的型态持有 这样等于是窖藏货币)
所以会将可贷资金拿去购买债券
(放弃当下资金的使用权,可贷资金这项商品是指当下资金的使用权)
此外,民间投资I(r,...)
不论资金是来自
内部融资(储蓄)或者外部融资(发行债券)
全部能整合为债券净需求
如果我们先不考虑货币的问题(或者货币对[总体经济]而言并非财富 数学上可以消掉)
那么, I(r,...)-S(Y,r,...) = ED(r,...) = 0
因此古典学派的可贷资金市场均衡条件就是
Sp(Y,r,...) + (T-G) = Id(r,...)
均衡条件是等式的原因来自于实质利率的调整
如果此均衡条件与你所看的书有所不同
你可能要思考一下
书上是如何定义均衡?
不过依你讲的情形
很可能只是单纯假设租税是0
最后再简单表达一次我想讲的
1.Sp + (T-G) = I + NX (此式是恒等式 绝对正确)
2.可贷资金市场结清条件是均衡式 请搞清楚各派的均衡是如何定义的
: : 原PO对古典学派可贷资金市场(或商品市场)的观念有些地方怪怪的,
: : 我先大概说一下,等等在回答你的问题。
: : 首先,可贷资金的供给只有储蓄(S(r));
: : 可贷资金的需求则有投资(I(r))跟政府预算赤字(G-T)两个部分
: : 所以,可贷资金市场的均衡条件为S(r)=I(r)+(G-T)
: : 第一个问题:
: : 投资"转去"储蓄这个说法很奇怪。资金的供给跟需求并不会互相转换。
: : 逻辑应该是:政府支出增加→政府预算赤字增加→可贷资金需求增加
: : →实质利率(r)上升,然后r上升会分别对储蓄跟投资造成影响,分别是
: : r上升→投资减少
: : r上升→储蓄增加→消费减少 (因为Y=C+S+T)
: : 所以投资减少跟消费减少是两件事情喔。
: : 第二个问题:
: : 发行债券等同于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加,因此,它影响的并不是储蓄函数喔!
: : 所以应该是发行债券,资金需求I(r)+(G-T)右移。但储蓄跟财富以及偏好有关,
: : 这两个没有改变时,S(r)并不会移动。
: : 在古典理论中投资是实质利率、折旧率以及资本边际产出的函数,并不包含所得。
: : 只有在凯因斯的理论(应该还有其他理论)有提到投资是所得的函数。
: : 第三个问题:
: : 数学式来看,Y=C+I+G,Y=C+S+T,两式合并后会变成S=I+(G-T)或S+(T-G)=I
: : 但是要注意的是,投资跟储蓄并不是政府支出(G)的函数喔。换句话说,
: : G的改变并不会造成投资跟储蓄函数的平行移动。
: : 可贷资金市场(或商品市场)的组成并不是只有投资跟储蓄,也包含政府支出跟税收喔。
: : 还有不清楚地可以建议你找参考书,赖景昌跟杨云明的总经都可以参考看看,
: : 对你应该有帮助。
楼主: cph23 (cph23)   2014-10-10 11:01:00
当然你也可以参考货币版的可贷资金理论 可参考赖景昌的总经或者谢德宗的货银想了解恒等式与均衡式的差异 可参考 吴聪敏想了解货币对总体来讲没有财富效果 请参考 吴聪敏总经早期版本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