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知]10大环境新闻 莫拉克居首

楼主: b97702103 (卞卞)   2010-01-11 16:18:58
【记者胡慕情台北报导】台湾环境全面亮红灯!台湾环境资讯协会检视10年来台湾环境现
状,发现陆、海、空域在开发不断、保育缓慢情况下逐步沦陷恶化;其中环评与BOT制度
普遍不受信任,呼吁政府重视环境危机、避免政治干预与落实环境政策。
民生环境新闻上榜
台湾环境资讯协会10日公布2009年十大环境新闻票选结果,前3大环境新闻虽为“88水灾
”、“戴奥辛毒鸭”与“美牛谈判”等与民生环境较相关的新闻,但为经济开发而破坏环
境等连带新闻也都榜上有名,如中科四期环评不公、能源税开征问题、澎湖博奕公投等。
环资秘书长陈瑞宾指出,检视10年来重大环境新闻,几乎都是陈疴。以88风灾为例,年年
都有风灾,风灾后也都有检讨山林保育的声音传出,但超限利用、全区域治理的问题、治
水永远只治标的问题却从未被解决。今年风灾后水库思维失灵,但政府仍有强推美浓水库
的可能,显示环境政策相当矛盾。
政府管制赶不上污染
矛盾之处在开发案上更显而易见,有些开发案与其带来的问题更长年盘踞十大新闻排行榜

以科学园区为例,今年中科四期环评与土地开发审议问题引发社会关注,而过去则有竹科
污染、高科技废水污染霄里溪甚至RCA公害。陈瑞宾表示,从陈年案例来看,显示“政府
管制赶不上污染”,但经济挂帅的思维又不改变,是造成中科四期争议的根本原因。
台湾政策 环团忧心
今年88风灾“夺冠”,除开发与错误工程问题外,暖化与极端气候也是让生态系摧枯拉朽
的原因。因台湾持续通过高污染、高碳排放的工业,使得台湾人均碳排放为全球之首;加
上台湾的能源与气候政策未跟上国际脚步,也让环团忧心。
国立海洋科学博物馆助理研究员陈丽淑说,空域破坏已影响海域环境,如暖化已造成珊瑚
礁酸化。珊瑚等同海中森林,是海中生物多样性来源,但因暖化危机,渔业资源已变少。
陈丽淑补充,国际有意将黑鲔鱼列为濒危动物,2005年开始减少台湾黑鲔鱼配额;但至去
年为止,台湾仍非法捕捉,甚至官方还在力推黑鲔鱼季。
暖化加上过量捕捞,使得渔业资源快速枯竭,间接影响动物保育。以中华白海豚为例,因
在海中食物链属高阶猎食者,渔民对白海豚保育根本不重视,并多次在开发案审查时认为
中华白海豚“死了也没关系”,使已属濒危的中华白海豚被渔民与大开发案夹杀。
陈瑞宾表示,种种环境问题显示台湾国土保育与规划都未落实,“台湾环境议题不是个别
事件,需要反省检视整体政策”。环团呼吁政府对于环境问题别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否则台湾国土只会不断遭到重创。
2009十大环境新闻,由环资网站中选出具代表性的环境议题,再由读者上网票选。历年重
大环境新闻可上环资网站查询:http://e-info.org.t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