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翻译问题另外开一串好了

楼主: ZMittermeyer (我不是善良老百姓)   2025-05-15 14:41:11
※ 引述《plamc (普兰可)》之铭言:
: 汉字都不用动,这才是最终完全版的用法,如果未来有人建立好这套系统,管叫
: 台湾汉文好了,那建立过程中就会先需要把所有音译都先意译化,等于准备工作
: 但这是很大的工程,没有200~300人做不了的,所以说这是架空历史
雇用大集团的知识份子进行四库全书式的编辑作业
然后利用国家权威认定:这个编辑团队编出来的东西就是国家标准
然后再利用法律强迫垄断的教育机构,强迫推动这个统一标准
这就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知识份子内建典型的思考模式
而这种方式除了大量损害国民智力之外,不会有其他任何的结果
当然也不是在吐槽你
很遗憾的就是说,我发现长期以来,
自称自由派民主派或是台派,或是什么派都好的台湾知识份子
大部分人都没有走出这个窠臼
体现着人类大部分的知识,其实都是默会知识(习惯知识)
而接收讯息的方法,都是不自觉地模仿环境其他人的(良或不良)的习惯而来
我很常去逛日本的书店,新宿的纪伊国屋总店尤其推荐,好处是他非常大
我很快就发现一件事情就是
日本的历史与翻译,都是“自发秩序”
比如说日本历史,书店里有大概十种不同的出版社出版的漫画世界史,或漫画日本史
这里面十几种版本,每个出版社的讲法都有点不太一样
每个出版社取材的重点也都不太一样,有的觉得产业比较重要,有的觉得科学比较重要
有的觉得政治比较重要,有的觉得思想比较重要
就是一个百家争鸣,根本没有任何统一标准
然后日本人对于历史的认知是怎么形塑的
其实不是教育,而是市面上无数的文化产品:电玩,游戏,漫画,大河剧
这些东西的共同特点,就是他们全部都是自发秩序、自由市场
谁说书说的比较精彩,比较让大众感觉良好,就会留在大众的记忆里
然后回到明治时代刚开化的时候,翻译也是一样
日本人对汉字的翻译绝对不是什么召集几百人的团队然后钦定的
而是少数几个知识份子,随他开心,就自己创造词汇自己翻译
然后另外一个知识份子觉得不爽,就自己出了另外一个版本
然后市场的演化淘汰会全自动决定什么留下来,什么不会留下来
中文世界当初在清末民初时,也不像现在这么“秦始皇”这么“大一统”
清末民初是一个非常短暂的野蛮生长自由时代,只有无数的私塾没有教育部
当初的中文翻译也是自发秩序的
之所以会出现很多奇怪的遗留
主要就是这个市场里的人水准真的就是比较差,分辨率比较低
所以不够精准的产品会被逆向淘汰留下来
因为没有太多精准的需要
具体到你说的罗马史的例子
因为大多数人的需求真的就是“为了自爽”“为了满足符合脑内价值观”
不虔诚的末期民族非常少人会有“求知”“求真”的真需求
所以他的文化产品必定会趋向高度不精准
因为自爽是不需要高精准的,不如说,自爽产品里模糊低分辨率反而是必要的
我们再扯回昨天本来在讲的话题,当文明季候比较末期,德性比较低的时候
真的就是会这样,他是一个环境气候,几乎没啥办法
: 但我跟你说,意译最终一定是占上风的,根本不用我传教,现在只是没人去做
: 黄石公园 你会想管叫 漪耶罗史东 公园?
: 不然,你难道会认为 伯里玺天德 胜于 总统?
: 我们现在使用的中文词汇,80%都是当初日本人照着这样辛苦的意译逻辑去做出来的
: 要完成一个真正能永续使用的汉字语文,我们现在就应该接续日本人当年没完成的工作
: 总体来说统括一个组织的人物,叫做总统,不论是国家的总统,还是公司的总裁,
: 所以日本人当初从震旦古籍中精挑细选,总,跟,统,两个字,拼起来对应President
: 而不是没人认真做,就干脆伯里玺天德
: 贺锦丽我有意译过,她的中文名真是乱取,要好好取汉名的话:公孙圣莲
: 你认为叫卡玛拉黛比哈里斯比较好?
: 回到罗马史,我跟你说你不用意译你试试看,我以前已经举过非常多例子不赘述
: 你光念音译就跟念咒一样,还没进入内容光人名你就昏死了,难怪过去很少人讲罗马史
: 《世局︰借镜犹太史,走出台湾自己的路》
: 犹太人历史,到以色列建国,最完整但最浅显易懂,一本看足的入门书
: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03742?sloc=main
: 作者部落格:https://plamc.pixnet.net/blog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