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创作] 南明三藩政治体制发展

楼主: joyjoey0311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   2023-04-12 20:58:06
前情提要:18世纪初期至中叶东北亚开发史-松辽运河(二)
秦藩政治体制演变
郑克臧在夺回秦藩王位后,接着就需要开始思考如何重新平衡朝政,而他在思考与尝试中
得到的答案就是利用昆山派与福州派的政见不同达到平衡朝政的效果。
为了达到这个目标,郑克臧决定利用其祖父在福州设立的太学,太学从古至今一直都是培
养预备文官的地方,而永乐时期的国子监人数甚至一度达到9000余人的盛况。然而其后国
子监的作用便一路衰败,而国子监也从过往的文官预备学校变成以祭祀仪式为主的场所。
过去由于秦藩曾经人力短缺,因此陈永华便特别重视以实务为主的文官培养,因此在陈永
华的建议下,郑成功将过往的太学复兴,让官员不仅从科举中选拔,商人捐官所得的监生
也可以在太学的培育下成为新的骨干官僚。
在郑克臧的操作下,他将太学出身与科举出身的官员数量订为固定比例,并增加地方官员
人数,让这两股势力成为新的朝政平衡,而这也使地方的官制相较于明代更加完整。原先
明代县一级的官吏主要以县令、县丞、主簿与典史四人为主,郑克臧将原先不入流的典史
提升,让其成为司法断案的审判官,拆分了县令的权力。
而在县学、府学方面则增设主学,主掌地方学务;另外在军事方面,增设团练使,主导地
方民兵训练,并且与巡检司配合抓捕犯人。地方上的保正、甲长增加了处理地方民事诉讼
的事宜,同时定期向典史述职,借此增加国家掌控力。
周藩政治体制演变
周藩所辖区域包含四川、云南、贵州、湘西以及部分东南亚地区等地,这些地方的地形破
碎,各种民族与地方势力纷立,中原过往的传统体制在此难以有效运作。周藩只能在承认
地方自治的基础上进行政治体制调整,尝试加强对地方的掌控力。以下是周藩进行的政治
体制调整:
首先,周藩先是承认各地土酋、土司的治权,另外也承认各地义军对当地的适度掌控。然
而,周藩当然不会一直放任这种情况,周藩制衡各地地方势力的方法与江户幕府类似,周
藩王廷每年秋末都会在王府所在的重庆召开藩议。在藩议期间,周藩各地的大中小势力都
会齐聚一堂,在此共商国是。
周藩在往后逐渐增加藩议的次数,让各地势力疲于奔波于王府与领地之间,周藩借此逐渐
增加派出的文官势力,逐渐压制地方势力并掌握藩内政治;然而这些地方领主也藉著藩议
逐渐融入中央,他们也开始透过藩议影响朝政。
晋藩政治体制演变
晋藩在三藩中政治上最为保守,在大部分的体制上并没有做太多的修改。晋藩仅针对明朝
的复杂的地方制度做简化。晋藩将过往明朝的布政司、省、州、府、县等地方制度统一简
化,将布政司保留为各省的巡抚的制衡单位,将府、县、州划分为同等级的地方制度,州
为具有较强地方自治力的单位,如广西左江州,府则为一省的省治或是较大都市,如广州
府,县则为普通的地方单位。
另外在科举部分,南明三藩中周藩与秦藩皆在1710年以前废除科举中的八股取士,改以策
论、律令、甚至是国际情势的说明做为新的科举题目。
作者: bulank (布兰克)   2023-04-13 22:30:00
感谢
楼主: joyjoey0311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   2023-04-14 09:23:00
感谢帮忙推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