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创作] 18世纪初期至中叶东北亚开发史-松辽运河(一)

楼主: joyjoey0311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   2023-03-31 21:09:51
前情提要:18世纪初期至中叶东北亚开发史-雅克萨战争
满洲水文系统
满洲地区的河流基本上可分为南北两个部分,一个是南方地带的辽河系统,一个是北方的
黑龙江。辽河灌溉了辽河平原,并催生过往传统燕地的发展。而更北方的黑龙江统则流经
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以及黑龙江谷地,这些地形共构成满洲地区。
清廷如今想要开发东北并不是单纯将八旗移民至满洲地区就好,还需要重新活络满洲经济
。经济的流动首重于商品的运输,说到运输货物最有效的方法,水运可以说是首屈一指。
中原地区的京杭大运河带动了长达千年的商业开发,长江的水运也让江南地区常保富庶。
虽然东北平原有松花江与嫩江流经,并透过黑龙江抵达日本海。然而黑龙江出海口会有结
冻问题,同时黑龙江的出海口地处偏僻,因此利用黑龙江出海口作为转运货物的重点发展
区域是不现实的。因此康熙计画将南方的辽河与北方的松花江利用运河连接起来,如此一
来一方面满洲地区的货品就可以透过辽河输送到黄海,并进一步转运至天津、山东,甚至
是朝鲜与日本;另外一方面辽河则可以透过松花江丰富的水源进行灌溉,将原先的辽西平
原进一步开发。
松辽运河计画
松辽运河的计画在1700年正式开始,清廷将松辽运河的开发分为数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
是将辽河东部支流的东辽河向北延伸,与长春的伊通河连接。第二阶段就是将伊通河的河
流向东延伸,最终与松花江汇流。修建运河会是一桩极为浩大的工程,而松辽运河又是位
于荒凉的东北,在缺乏人力的情况下修建更是困难。好在清廷对于治理河流已经有相当的
经验,
在顺治一直到康熙年间,从北京引往天津的无定河(今永定河)经年泛滥,在结束与南明之
间的战争后,拓荒(满洲开发)、驱俄与治河便被康熙视为首要的三项政务,其中的治河指
的就是无定河的治理。在早期,清廷治理无定河的方式主要是筑堤以防范洪水来袭。然而
就如同黄河治水一样,无定河也在多次泛滥与筑堤中越来越高,逐渐有形成地上河的趋势

在清廷官僚的努力规划下,康熙最终采取筑堤束水的方式,加速无定河的流速,使无定河
的河床加深,进而达到稳固河道的功效,最终使河水不再泛滥。至此无定河北改名为永定
河,康熙也完成他的其中一项目标,并使北京周遭的水文环境变得更加稳定,也更有利于
将粮食从辽河出海口运往北京。
康熙准备利用治理永定河的经验,利用束水攻沙的方式协助运河的开辟,他派遣治理永定
河的官僚前往辽河,又多次亲自前往盛京,巡视当地水文、地理形势。最终
通往长春的松辽-伊通运河在1702年正式动工,在施工期间,康熙曾多次派遣四皇子—雍
亲王至盛京考察运河运行与开凿进度。在克服人手短缺、因夏季长度有限而导致的施工期
过短以及下雪导致的施工延宕,终于松辽运河的第一段于1707年竣工。而第一段的松辽运
河也被康熙命名为济春河,意思是指可到达长春的运河。
在松辽运河的第一段完成后,为了确保运河可以顺畅作用,而后,为了确保济春河能够畅
行无阻,清廷又在长春与盛京之间开辟多的湖泊,将东北平原的沼泽之水引入,一方面达
到排水的功用,一方面可以补充运河所需。
在开辟松辽运河的第一段后,清廷如今可以沿辽河一路北上至长春,这不仅带动长春的兴
起,更让南满洲地区的经济逐渐发展,同时这条运河也让清廷得以利用满洲丰富的林业资
源,开始在辽宁打造舰队,以抗衡盘据于黄海的郑军—朝鲜义军残部。
附注一:松辽运河南段流经地区示意图,深蓝色线条即为济春河(当时流经沈阳的浑河与
辽河是同一条河流)
作者: csi9507121 (Corydoras)   2023-04-01 18:58:00
好奇问一下,这时空的清朝怎么没想吃下朝鲜,或者对朝鲜“改土归流”由藩属国改为直接统治? 虽然朝鲜的可耕地跟人口无法跟整个中国比,但对失去江南的大清来说也算不无小补,这条线的大清跟南明比起来经济上已经输一截,如果没办法吃下南明,那要扭转劣势就只有往其他方向扩张一途,除了东北外,往朝鲜扩张也是一个可能的方向,然后按照作者的描述,康熙为了解决华北人口过剩问题把开发东北视为最佳解方,不但迁移了不少旗人亦包括许多汉地因为战乱的难民或失地平民,但即使如此,要开发东北仍然有巨大人力缺口,然后华人安土重迁,随便迁移的话很容易引发被强制迁移者的动乱,难民或少数贫民就算了,但若大量自华北迫迁日子还过得去的群体,只怕不少人会直接搞起“反清复明”...这样出兵征服朝鲜,然后再将朝鲜民众全贬为包衣、农奴送去东北开垦就是唯一解了,朝鲜人不是满人,所以可以压榨剥削,亦非汉人所以不容易跟汉人勾结起义,然后也不是蒙古之类战力坚强的游牧民族,又因为承平日久军队毫无战力,算是一个极佳的征服目标,拿下朝鲜搬迁其民还能拿空出的土地赏赐给明清战争的有功之士,拿下朝鲜用其民做为东北开发初期最艰困时期的耗材,然后等开发初步完成后即会吸引汉地汉民自愿前去东北...让东北的开发进入正循环,也许是一个让清朝利益极大化的方案另,如果清朝够腹黑,还可以在东北开发初期,由少数汉人去管理迫迁至东北的朝人,这样朝鲜包衣的第一仇恨目标就会是汉人而不是满人,清廷积极面可以收到管理之之利而毋需肩负管理之责,消极面也能防止两个民族相串联,日后若任一族在东北又发生叛乱,也能用另一方的人力弹压
楼主: joyjoey0311 (想不到午餐要吃啥)   2023-04-02 06:37:00
因为朝鲜的官方立场事实上是偏清朝的,如果随意攻打会让清朝丧失其他藩属的忠诚(蒙古、西藏)。然后又因为黄海当下是被郑军残部+朝鲜义军控制东北也人烟稀少,所以清廷实际上难以负荷对朝鲜征伐所需的后勤补给。所以直接攻打朝鲜在外交、军事上在当时都不是最佳解不过朝鲜在1790年代有出现乙丙大饥荒,这个时空康熙就有允许让朝鲜民众到东北就食了。
作者: sanae0307 (战舰神通)   2023-04-02 11:23:00
或许比史实更强更成熟不中二的大清,脱去朱元璋祖制由权臣博奕不自闭的大明还有相对会被削弱的俄罗斯新三国演义
作者: rotusea (M.Y.)   2023-04-03 07:46:00
东北大运河的问题是当时是明清小冰期,每年的可航行时间有多少?维护成本又有多少?开一个比较奇葩但或许可以真正解决华北人口压力的脑洞:清廷透过某个契机接触到西班牙帝国,并且透过太平洋海上丝路,将华北汉人提前300年骗(卖)去墨西哥和美西南当华工(奴)。这样既解决了人口压力,还有一笔额外收入,那个时间线的美国说不定还就变成华奴取代黑奴、华人是第二大族群的国家XD修正一下,没有提前300年,最多提前一百多年而已ww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