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假设] 假设中医老祖宗的智慧重现人世间会怎

楼主: tomer (卯月影)   2021-07-02 13:19:18
※ 引述《mshuang (竹碳乌龙)》之铭言:
: ※ 引述《plamc (普兰可)》之铭言:
: : 你完全搞错了
: : 安慰剂 = 理论上不会有任何作用,唯一的"效果"在于让你认知到"有接受治疗"
: : 譬如:吃淀粉丸跟你说是药
: : 譬如:帮你打一针,说你有打疫苗了,但其实是生理食盐水
: : 实验方式就是
: : 1.找一个你认为有用的祝由科的某种方法,施行该仪式
: : 2.找一个根本唬烂完全乱搞的人,也做一堆煞有介事的仪式
: : 且不可以让病人看出来是唬烂的
: : 这就是安慰剂对照组
: : 最后结果如果 1. > 2.,你才可以发表说祝由科的这个仪式可能真的有用
: 其实搞错的是你,安慰剂的前提是他必须有效
: 更白话的翻译是,我宣称给你的"药物"是真正必须有效的药物
: 吃淀粉丸告诉你这是普拿疼
: 打一针告诉你这是疫苗
: 这些的前提是建立在普拿疼有止痛的功能,疫苗可以让你得到免疫力
: 你必须在客观的立场上去观察
: 祝由科在现代是建立在病人是否相信这个宗教信仰,而非这个宗教信仰的仪式
: 是真的有效
: 就像我前面讲的给你一颗氰化钾然后告诉你这是一颗普拿疼,你会因为安慰剂效用
: 不死吗?或者你会因为不相信这是氰化钾所以不死吗?
: 拿到祝由科就是必须要有一个真正有效的宗教仪式
: 你才可以说有所谓的怪力乱神是安慰剂
两件事
第一
你的"有效"讲白了就是普兰可讲的"认知到有治疗效果"
然后这个"有治疗效果"的主观认知
可以建立在宗教信仰或者是生活小知识甚至是小说动漫
并不限于宗教
搞笑的是"有效"绝对不是这样解释的
普兰可的用词倒是精确全面
第二
客观的"观察"并不是选择拿淀粉丸还是氰化物当安慰剂
而是你已经选择了某个已经在之前的观察中普遍认为不会有疗效的东西
在观察对象接受药物之后 记录经过和数据 比如说血压心跳脉搏或者抽血验病毒
经由客观数据判断症状是不是改善
结论是你使用的词汇和阐述的逻辑 指摘点一大堆啊
没改善之前硬要讨论真的有点惨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21-07-02 18:32:00
重点:何胃客观? 吸烟危害健康,致肺癌。但一堆人吸一背子都没事,另一堆吸一吸出事。哪如何客观?西医是纯工程出发的。当理科来玩就莫明其妙了。
作者: DaiRiT (戴尔特)   2021-07-02 19:03:00
楼上真的多看点医学书或是期刊你举的例子跟是否客观一点关系都没有
作者: verdandy (无聊人)   2021-07-02 19:29:00
其实吸菸更危险的是会造成肺气肿
作者: chungrew (work hard, play hard)   2021-07-02 21:06:00
吸菸有的人没事,并不影响研究客观性吧?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21-07-02 22:58:00
@如何客观? 你说有的,有人没有。顶多是统计结果显示。如果统计结果显示就客观,哪川爷当总统才对呢。还是说上次是希啊桑才对呢。@DaiRiT, 你真的该多看点物理的书。
楼主: tomer (卯月影)   2021-07-03 00:25:00
你要讲的是民调和选举不相符的话... 其实你如果多看民调的叙述,里面一定有假设标准差是多少信赖区间多少%之类的。代表什么意义有空你可以找一本假设检定的书看一下,这边限于篇幅要和你说的是民调显示的“客观结果”并没有100%保证选举结果会落在民调计算结果的范围内然后民调和大样本双盲安慰剂实验用到的数学工具,大概是一个微积分另一个小学除法的差异吧。差蛮多的
作者: Lordaeron (Terry)   2021-07-03 05:40:00
@tomer,其实你看新冠疫苗也不符,它也没将全球的人纳入测试范围。啊...你就是不认西医是工程学我也没招.我没说中医不是哦。
楼主: tomer (卯月影)   2021-07-03 12:27:00
之所以要有统计学,就是将不可能普查的调查对象进行概率分析,你如果要认为客观等于100%成立,那可是大错特错。你提到新冠疫苗,这边的客观是指有客观依据的数据在统计结果上要正相关,所以新冠疫苗的保护力需有一个在双盲大样本安慰剂测试下过50%的门槛。是知道文科训练下没什么判断是非的能力常常乱用名词啦、不过努力一下是可以懂的,加油。
作者: verdandy (无聊人)   2021-07-03 14:26:00
统计学其实文组理组都有,不要分的那么细
作者: DaiRiT (戴尔特)   2021-07-03 14:36:00
我也不是没看物理的书,但这边是在讲医学又不是物理学,你更应该多看统计 流行病学 实证医学的书
作者: verdandy (无聊人)   2021-07-04 07:18:00
母数大到一个程度后,全面调查会变得极度花成本,所以除了特定事件如人口普查外,大多数都是用抽样的,怎么抽样和分析才能接近母体也是重点。以上没记错的话是高中理组数学内容,我没修过文组的,但应该有相似内容。在生产线上也大多是抽样的,目前我也只看过保险套敢说100%检测。回到物理,原子的电子轨域是电子出现的机率,无法全面描述想必也不客观"不客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