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yTJCWlife ()》之铭言:
: 我曾经有看书上说
: 帖木儿一直视自己为成吉思汗的后裔
: 所以对把蒙古人赶回草原的明朝怀有敌意
: 而事实也在明成祖时
: 帖木儿挥军东征
: 但壮志未酬
: 他病死在途中
: 如果今天帖木儿没有病死
: 历史会因此而不同吗?
: 对东亚局势又会有什么影响呢?
以前在这板我有回过类似的文。
帖木儿若真的与大明对决,战场上的胜负并不好预料,但可以确定的是,大明不会因为
几次战役失败就崩溃,而帖木儿只要一死(准备出征时已68岁),他的帝国必然会陷入继承
斗争而瓦解。
帖木儿的后裔如下(只列出重要的):
帖木儿
│
┌────────┬────┴────┬────────┐
│ │ │ │
贾汉吉儿 乌马尔沙 米兰沙 沙哈鲁
│ │ │ │
┌─┴─┐ 皮尔‧ ┌───┴───┐ │
│ │ 穆罕默德 │ │ 兀鲁伯
穆罕默德 皮尔‧ (等十余人) 哈里勒 穆罕默德
‧苏丹 穆罕默德 ‧米尔札
│
│
卜萨因
│
│
乌马尔‧
谢赫‧米尔札
│
│
巴布尔
贾汉吉儿于1378年逝世,长子穆罕默德‧苏丹先被立为新的继承人,镇守撒马尔罕,次
子皮尔‧穆罕默德的封地为阿富汗,包括喀布尔、坎达哈等重镇,穆罕默德‧苏丹于1403
年逝世,弟弟皮尔‧穆罕默德随即成为第一顺位继承人。
次子乌马尔沙于1391年阵亡,他的儿子们大多被封在波斯各地。
三子米兰沙的封地在伊拉克、阿塞拜疆及叙利亚,但他因伤无法视事,领地由儿子们负
责管理。
幼子沙哈鲁的封地是呼罗珊地区,以赫拉特为首府。
当帖木儿逝世后,皮尔‧穆罕默德在坎达哈宣布继位,并向撒马尔罕进发,但他在贵族
中的人缘不佳,更缺乏威望(当继承人还不到一年),因此立刻就遭到挑战。人在费尔干那
的哈里勒原本要跟随祖父帖木儿东征,此时仗着手上武力较强首先发难,然而哈里勒年轻
气盛、个性轻浮,也不受欢迎,真正获得支持的是帖木儿的四子沙哈鲁。
哈里勒首先抢进撒马尔罕,实力较弱的皮尔‧穆罕默德留在巴尔赫观望,并与乌马尔沙
诸子结盟以对抗哈里勒,沙哈鲁也支持皮尔‧穆罕默德一方。皮尔‧穆罕默德几次越过阿
姆河的攻击都以失败收场,本人在1407年遇刺身亡,他的部众都被沙哈鲁并吞。
沙哈鲁知道撒马尔罕的贵族们并不信任哈里勒,便转而拉拢这些不稳的贵族,他的策略
很快收效,撒马尔罕在1409年爆发政变,哈里勒出逃费尔干那,不久即宣告投降,改封至
波斯的雷伊,两年后在当地逝世。
沙哈鲁虽然顺利解决了对手,但他对河中地区的控制并不稳,只能将长子兀鲁伯封在当
地就近管理,自己则回到赫拉特,准备迎击席卷伊拉克的黑羊王朝,对远在东方的大明则
保持友好,不但释放了扣押许久的使节,还在1419年组织了一次使团出使大明。
东察合台这边,当初察合台汗国之所以一分为二,主要的起因在于东部游牧人与西部定
居者之间的分歧。在14世纪中叶,已有不少蒙古─突厥人在河中定居,他们自称为察合台
人,多为穆斯林,势力最庞大的部族为巴鲁剌斯部,帖木儿便出身于此。
在东部的伊犁河与天山南路,游牧者的比例较高,他们自称蒙兀儿人,以保持蒙古传统
自居,与察合台人相互敌视,而他们的后盾则是杜格拉特部;蒙兀儿人的伊斯兰化程度较
低,境内还有佛教徒、景教徒活动,但往后也逐渐皈依伊斯兰教。
第一位东察合台汗是1347年即位的秃忽鲁帖木儿(Tughlugh Timur),他自称是前察合台
汗也先不花(Esen Buqa)之子,但也先不花死于1318年(不晚于1320年),秃忽鲁帖木儿则
约于1330年出生,不过他拥有杜格拉特部力挺,因此没有太多人敢质疑他。
秃忽鲁帖木儿在1360年短暂统一了东西两个察合台汗国,派儿子伊里牙斯‧和卓(Ilyas
Khoja)留守,后来的帖木儿此时便在伊里牙斯部下担任将领。伊里牙斯在父亲逝世后返国
争位,帖木儿则趁机叛变,脱离东察合台的控制,但伊里牙斯后被杜格拉特人杀死,非黄
金家族出身的杜格拉特首领哈马尔丁(Qamar ud-Din)坐上汗位,他到1388年才被帖木儿推
翻。随后,帖木儿拥立忽秃鲁的幼子、自己的岳父黑的儿和卓(Khidr Khoja)担任东察合
台汗,实际上也是他的傀儡。
东察合台与帖木儿的关系并没有想像中紧密,他们也与大明有所联系,曾经一同出兵蒙
古攻击鬼力赤。当时蒙古已不用大元为国号(1388年),大明则在1402年坤帖木儿死后不再
使用北元之名,改称鞑靼,只在也先统治期间短暂复活一阵子。在帖木儿逝世后,东察合
台的统治者,黑的儿和卓之子沙迷察干(Shams-i-Jahan)曾向大明提议干涉帖木儿后人的
继承战争,但被朱棣搁置,东察合台往后又被沙哈鲁与兀鲁伯父子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