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高铁各县市设站的理想位置?

楼主: vikk33 (陈V)   2018-10-20 19:14:28
高铁设站问题
这和两件事拖不了关系
一是各路炒地皮需求的压力
二是轨距
台湾 日本铁道使用的是3英呎6英寸的窄轨(源自南非 俗称开普轨距)
但是
高速必须要4英呎8.5英寸标准轨(或以上)才能确保安全不翻车
向日本之所以叫 新干线 就是新铺的(原本的叫在来线)
台湾高铁从0开始盖也是如此
需要重铺铁轨
这一点不得不提后藤新平
他的从政生涯多次主张日本应改换标准轨,但是台湾总督跟日本首相都不鸟他
反过来可以想,如果台日当初就是一开始铁路就用标准轨
后来台日高铁可能如何演进?
或可能参考韩国?1910日韩并合前的京仁线(首尔到仁川)就是标准轨,被总督府延续
作者: aclahm (aclahm)   2018-10-22 13:53:00
楼上要不要查一下数据 南非1067没载人的实验最快也才跑245km/h 要载人的情况下目前也只有北越急行北北线的160km/h更正 北北线目前没有排160的超快速Snowrabbit了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18-10-22 12:56:00
实际上时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铁路线不论原本轨距多少都得重盖才有办法达到,欧洲沿用旧轨道的路线就算用新车最快也只能跑到20050公里而已200-250公里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10-22 09:04:00
标准化又不是选了就马上达成这么长的路线,这么多旧车,这么亏损的台铁只能循序渐近分批改成相容轨,留给未来若为了标准化而放弃既有轨道设备反而浪费
作者: gundamwind (ggu)   2018-10-21 23:42:00
标准轨化是大工程啊
作者: japan428 (牵着妳走 :D)   2018-10-21 22:19:00
这是当然 但等台湾着手规划高铁时 台铁直上标准轨的成本至少4000亿+20年台铁黑暗期成本 (时间大概是在高铁评估时的币值) 但台高也不过花5000亿 得到一条全新的高速铁路,还省下20年交通黑暗期成本而且老实说,如果要全面提升到高铁现在的线型 4000亿恐怕还得追加好几轮预算 却得不到高铁的速度而且别忘了台铁有货运功能..林林总总叠上去 标准轨完成过几年运力不足再搞复复线化? 或是学对岸京沪铁路再开高速铁路? 总体来说台铁一直都有人在鼓吹标准轨化但目前也只是新建工程 预留标准轨化空间的程度
作者: aclahm (aclahm)   2018-10-21 13:26:00
如果当初日本采用的是标准的话,大概会直接朝改善旧线的方向前进。当初新干线的建设背景是东海道本线的输送力不足*标准轨
作者: Yijhen0525 (深雪)   2018-10-20 19:21:00
列车购买弹性更大,可以考虑的厂商更多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8-10-20 19:46:00
1067mm轨距最快是160km/h,所以能否高速化还要看隧道、电气化方式等因素
作者: kuma660224 (kuma660224)   2018-10-20 22:01:00
但不要只用现代眼光认为窄轨只有缺点窄轨诞生时代的工业条件,是多山多河且早期科技差,资源不足,19世纪用窄轨成本较低,较适应环境那时不用管列车好不好买,各种规格都尝试如果一开始用更宽的规矩,可能早期铁路长度也会因此缩水,因开辟与采购成本会增加对多山国家发展初期未必有利.
作者: skytank (蔺冻最 屌雅没)   2018-10-21 00:43:00
以19世纪而言,100km/h以上的交通工具根本难以想像不以今非古的话,19世纪用窄轨绝对是合理经济的选择
作者: mattc123456c (Matt Zhuang)   2018-10-21 00:54:00
当年762mm轨距的台东线光华号可以飙到70~80km/h,使花莲-台东可以3小时10分就可到达,所以1435mm大概就是高铁车辆进入在来线,节省一定的月台空间
作者: amaranth (liann)   2018-10-21 01:21:00
原文那篇有的地方怪怪的,例如彰化站应该是因为彰化南北实际上是不同生活圈,台中站是负责台中/北彰区
作者: japan428 (牵着妳走 :D)   2018-10-21 10:36:00
讲成本差异可能比较没概念 具体说 就是路线规格跟标准
作者: kkStBvasut (奥匈帝国皇家铁道)   2018-10-23 03:01:00
设站跟轨距未必有关系 日本很多新干线进市区车站案例
作者: gsx56840 (拉屎哥)   2018-10-25 19:34:00
欧洲的轨道都是标准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