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陆1950至70年代有个名词[三转一响(四大件)]
这四大件分别是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与收音机
农村不敢讲但当时城市的不少人是买得起这四大件
之所以买得起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中国没有太多娱乐与消费
因此不少人才能够存下足够买四大件的钱
可要买这四大件还必须凭票排队才能买到,这一排往往要排几个月甚至半年
一穷二白的中国都不少人能买得起四大件,更别提外面经济更发达的其他国家
中国经济差不就是因为走大锅饭的共产主义
看过不少中国写大锅饭时期的工作态度,当时中国经济会衰败一点也不意外
一个雷峰二的车床工写的大锅饭时期的文章
他三班车床工轮晚班,厂里订下的目标是一晚上要做三十件
既然是雷峰二那么当然是努力工作,一晚上可以做出六七十件
几天后他接班时中班告诉他三十件达到目标就可以不需要做太多
雷峰二仍然是六七十件,几天后他接班时中班告诉他车床坏了
雷峰二检查发现是被拆掉一些零件,把车床组好继续做
就这么白天拆晚上组,几个月后雷峰二妥协了乖乖的一个晚上三十件
大锅饭做多做少都是同样薪水,市场自然小
大锅饭产能不会增加满足不了市场需求,市场自然委缩
不是没有那么大的市场,是大锅饭让你认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市场
别的不说光是近十亿人的中国市场就大的不得了,如果愿意放弃大锅饭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