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plamc (普兰可)》之铭言:
: 国民党每次为了争功和顺便解决看不顺眼的都把镇压对象放大
: 2000个里头不知多少是冤枉的
: 这也不提,上面画线处的重点就是:秀才造反三年不成
: 开读书会?!当时台湾佃农阶级大多数都文盲,会识字都是地主家庭出身,除了少数
: 念书念到脑袋烧坏的阿达,谁有可能会想要革自己家族的命? 会成功才有鬼
: 至于工厂,当时台湾是有多少间...
: 推文中有板友说毛泽东亲来就有用,毛泽东是不会亲来,但至少想法要过来
: 毛泽东适应环境的做法,是主打佃农分地主财产,不主打工人与资本家的阶级矛盾
: 不是开读书会,是演大戏给那些文盲看,演说地主多可恶压榨他们,打死了分土地
: 大家都叫好,如果是这样运作,那还比较有可能成功
: 但台湾当时地主对地方的控制力还算好,要那样搞,蔡应该会先被地主打断腿浸猪笼
这个地方前后次序错了﹐所以不会成功。
我讲个真实故事(当然可能久了记忆会有少许偏差﹐不过事情是真事)
地点是在广东的潮汕地区某地﹐潮汕地区跟福建漳泉、台湾﹐相似程度是很高的。
中共派了一个党员到当地去发展﹐带了一把手枪两发子弹几块银元经费。
这个党员就挑选之后﹐去了当地一个大地主家里当佣工仆役。
这个大地主很有钱﹐家里养的鹅就有上千只﹐穷人佣工有十几个﹐
跟当时的中国社会一样﹐这种穷苦底层﹐很多就是光棍一条﹐
(当然兄弟、父母是有的﹐但他们自己是无妻无子)。
彼此间很快就混熟了﹐而这个党员由于见识阅历比别人好﹐
自然也就在佣工之中﹐说话有了一定的分量(当然还并不到领头大哥的地步)。
过了段时间﹐这个党员就怂恿长工们偷吃一只鹅﹐
反正地主家那么多只鹅﹐地主又不可能自己去数鹅﹐而佣工们平时肉都少吃。
这事就做了﹐有了第一只﹐就有了第二只﹐第三只﹐第四只...
然后有一天﹐地主就在他院子里看到了地上有些鹅毛。
地主就查﹐佣工们就惶恐﹐不少有嫌疑的佣工(包括党员)也被打了一顿屁股。
党员就跟佣工们说﹐这地主太抠门﹐自己有那么多鹅﹐不就几只鹅被吃了吗﹐
至于这样查得人心惶惶吗﹐还派人来监督﹐诅咒他明年鹅全得病死光﹐看他怎么办。
佣工们也就附和﹐平时聊起来也都纷纷诅咒地主的鹅死光﹐诅咒地主破产。
然后有一天﹐地主的鹅就被人下毒﹐全死了。
这就刑事案件了﹐地主就报了案﹐警察们就来了。
那时候的警察﹐人抓进去就没那么容易出来﹐被打死在里面也时有耳闻﹐
普通民众对警察是很缺乏信任感的﹐反而是有强烈的戒备心与恐惧感。
这点早期台湾人应该都有体会。
警察还没到﹐佣工们的恐慌就达到了顶峰﹐流言四起﹐都是说﹐被抓进去就死定了﹐
党员就提议﹐要不我们逃吧﹐反正我们是光棍一条﹐先逃去外地﹐投靠其他亲戚﹐
或者去县城省城打工﹐反正先逃了﹐然后过几年风声小了再回来﹐到时就算地主不放过﹐
也想办法跟地主私了﹐赔钱或是赔工﹐总好过被警察抓进去拷打。
所以佣工们就逃了﹐先逃到附近的山里去。
警察们就去追﹐在附近搜捕。
然后﹐砰一声﹐有人向警察们打了一枪。
那问题就大了﹐警察再搜捕时就不敢大意了﹐看见逃跑的佣工们﹐
也就要担心佣工们是否有武器来拘捕。警察们当然也就会主动向逃跑者开枪了。
这下佣工们自然就认为警察要打死他们了。
那还能怎么办﹖当地的第一支游击队就这样出现了﹐随后山里设伏反击警察、
抢警察的枪武装自己、抢地主的粮食吃饭、报复那个报案的地主...都顺其自然。
然后﹐这时候才会开始来说﹐地主多可恶﹐打倒地主我们分田地﹐
再逐步加入一些中共党员﹐设立政委﹐思想改造﹐抢了地主后把粮食衣服送给周围穷人﹐
然后循环又得到更多被警察被保安团吓上山的加入者﹐游击队开始中共化。
所以﹐不是先跟农民做宣传﹐让农民起来打地主﹐这样目标直指地主﹐
当然会被地主抓去浸猪笼。
而是先拉起一支队伍﹐先打地主获得好处﹐然后再向队伍宣传﹐让其共产主义化。
当地主发现自己家的鹅被偷吃了一只的时候﹐怎么想得到人家已然是看上了他的命。
就算地主再怎么恶霸﹐难道能因为一只鹅被偷吃﹐
就在党员还没暴露身份﹐也没做任何思想宣传﹐也没鼓励别人对付地主﹐
最多是骂地主、诅咒他家鹅得病死光的情况下﹐就把人浸猪笼吗。
啊也不是没有啦﹐国府后来怕了﹐宁杀错、不放过﹐白色恐怖时代﹐
确实是有可能因为偷吃了一只鹅还口吐怨言﹐就被拉去枪毙了....
但这样其实是会让普通佣工们的恐慌情绪更容易被利用。
当第二个第三个党员来的时候﹐更加容易起事。
所以事实上﹐使台湾不被赤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台湾海峡阻止了地下党员的进入﹐
使得没有第二个第三个蔡孝干来到台湾。
然后第二个原因是经济开始发展了﹐光棍也少了(最大的光棍团体在国军体系严格控制)
亡命之徒也就少了。(当然主要还是第一个﹐不然任何时代﹐
还没成家的高中生、大学生都会是革命的主力﹐光棍一条﹐顾忌就少很多。)
这个故事是真事﹐是小时候听那个偷吃鹅的老党员口述的。
但本文谢绝转载﹐我不想有一天出现在电视上公开承认自己是造谣污蔑党。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