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ogo (hogo)》之铭言:
: 外交方面从11世纪或许有两个转机
: 2. 尼西亚帝国收复君堡之后,军事重心应该放在小亚细亚,而不是和巴尔干的天主教
: 势力开战;若持续收复小亚细亚,或许土耳其人就被限制在东安纳托利亚。进入近代后
: ,借由新的科技,或许能在未来持续压制或消灭土耳其。
有时候,应该说很多时候,失败的历史人物所放弃的另一个选择不见得就是对的
我们来看一下收复君士坦丁堡4年后即1265年的国际局势
(引用自维基百科)
来看看北方,东北的保加利亚第二帝国后来被金帐汗国爆打一顿,自身难保就不提了
西北的塞尔维亚王国,在90年后发展成这个模样
(还是引用自维基百科)
而东北的保加利亚在后方被金帐汗国爆打的情况下依然一路吃到多瑙河以南
这还是史实上拜占庭帝国把重心放在欧洲大陆的结果
这证明,在1261年收复君士坦丁堡后,拜占庭与北方两个强国根本没有和平的空间
人家就是看你弱拼命打你
在时间顺序上还是北方基督教的威胁在先,东方鄂图曼的威胁在后
为了活一口命,不要明天整个国家就灭亡GG
当然是先应付近忧优先,有余力再来应付远患
如果按照假想路线的亚洲优先策略
难保拜占庭不会在1355年就被塞尔维亚王国灭国
或是再次丢掉君堡然后鄂图曼吃掉剩下在安那拖利亚的部份
而且
https://goo.gl/H7pkbR
史实上拜占庭也没有放著安那拖利亚不管
但事实就是每次打了胜仗,领军的将军就会功高震主,然后皇帝就要杀将军
然后将军被杀,土耳其人就反攻大胜
丢光土地之前就一直在重复打赢>杀将军>大败的反复循环
也别说那是不是不要杀将军就好这种话,这些将军都是真心要篡位的
只能说逆风不是一两个因素造成的
在国势衰微、旦夕将亡的忧虑气氛中
哪一个有才能的人不会心里想着:
“罗马变成这样都是坐在皇位上那个猪头造成的,只有我篡位登基才能拯救罗马”
然后要不是失败被杀
不然就是当上皇帝后变成下一个有才能的人眼中那个“坐在皇位上的猪头”
我反而要说拜占庭能撑到1453年都是不少罗马精英的功劳
自十字军1204年攻陷君士坦丁堡后
拜占庭帝国不论哪一年来看
都是一付“再撑两个月就要灭亡了”的死样
所以不要再讲和基督徒友好这种鬼话
自11世纪教宗支持诺曼人占领西西里以来,一直就是基督徒在扯拜占庭后腿
这群人心中一直都认为拜占庭是上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可没把罗马人当同胞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