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shuang (竹碳乌龙)
2017-11-28 00:48:57※ 引述《mshuang (竹碳乌龙)》之铭言:
: → kuma660224: 你盲点且没考虑17世纪农业技术与外来新作物 11/27 00:43
: → kuma660224: 的影响。能让更少人力达原有能量供应。 11/27 00:43
: → kuma660224: 只假设单位人力产能无法提升。才会死循环。 11/27 00:43
: → kuma660224: 原本他们其实是更低效的狩猎与刀耕火种 11/27 00:44
: → kuma660224: 产能是很低且不稳定,所以史实甚至记载 11/27 00:45
: → kuma660224: 原住民不允许妇女太早怀孕。 11/27 00:46
: → kuma660224: 别的不说给你一把抢,狩猎能力就超过原有的弓 11/27 00:48
: → kuma660224: 何况不是人人都有时间学好很难训练的弓。 11/27 00:48
: → kuma660224: 兽力也是那世代透过洋人买进,最终原民也 11/27 00:50
: → kuma660224: 大量持有为运输载具,原本那得靠人力搬运 11/27 00:50
: → kuma660224: 即使人数相等,技术器具改革都能效率不同。 11/27 00:51
: → kuma660224: 小说不是圣经,毕竟想定不一样。 11/27 00:53
其实你要讲的是穿越神器吧....
当时已经有玉米等在台湾的栽种纪录在1717年左右
而一个例子明郑,23年20万人这就是利用十七世纪农业技术爆人口的结果
明郑永有大肚王国不具备的政治和外交优势,甚至他们有成熟的海军
一名技术良好的水手和一艘海船是大肚王国也不具备的
大肚王国有血统优势,明郑有交通、政治、外交优势
也就是大肚王国用生的,明郑用运输
农业技术和畜力基本上不是大问题
荷兰人纪录当时原民已经有向汉民族学习耕作技术
畜力新竹一带有大量的牛只在开垦大爆发的清朝有原民以训养和捕获牛只进行交易
而形成所谓的牛墟,荷兰人则是自澎湖大约两千头牛只用以耕作
可虑的是原民似乎有放狗咬牛的习惯以及大肚王国如何支付费用
毕竟有纪录大量引入的政权都有自身的购买管道可以降低运费
因此真正的问题在于水利
明郑时期虽然接手何兰人的王田并且自主开发,但其所有的田地还是以看天田为主
也就是以十七世纪的技术,台湾开出来近万甲土地,多数还是缺少水源的
不是技术不是畜力而是水有问题
作者:
ez910115 (ez910115)
2017-11-28 02:48:00那大肚国开始投资马场养马练骑兵有没有搞头?
作者:
baelrog (贝尔罗格)
2017-11-28 07:54:00气候应该不适合,而且破碎的地形也让骑兵的优势有限
临高是要诉求速成并继续争霸中原。才需要"快速现有",大肚比较倾向于长期跨世纪在偏和平稳定期持续发展着重在部落民族对文明的吸收进化对临高来说,化外之地是不好选择但对于大肚来说,反而是因为在这。才有机会长期不受大清大明干涉发展所以我说想定的需求造成利弊不一。若不走与邻国陆权争霸,着重于西化教育与之后工业革命,比扩张人口领土更重要因为后世明显发现新式洋枪洋砲常让大国死伤数千,敌方死伤数十或数人所谓国力,在现代化进度太落后时,也只是超更大块的鱼肉,任人宰割。少量先进武力就能屈服大国。大肚想定要走的是西化商业贸易小国发展期不刻意与清日英荷直接对抗。顶多视为潜在假想敌,但更视为贸易伙伴如果真有啥清肚冲突,大概也只是帮洋人敲边鼓,打开沿海贸易口岸,互利
一直很好奇所谓的马场到底需要多大?例如新竹省中+运动场+商校+东山日据时期就称为跑马町,也真的养马,看起来没很大@@,应该二平方公里就够了吧?
马即使养成了,也不是它的时代了。都已经工业革命,马只养几匹给高层领导人作秀拍照就够了。
作者:
Pixis (说好不摆烂)
2017-11-28 22:17:00话说玉米为什么不能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