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如果零战52型等后期机在1942就问世

楼主: cobrachen (mustang)   2016-11-15 07:33:47
※ 引述《sanae0307 (战舰神通)》之铭言:
: 如题,在前期航空战最激烈的1941~43
: 日本几乎都是前期机在战斗
: 1943村田阵亡时也还是搭97
: 如果中途岛甚至印度洋或珍珠港时1944丶45的后期机就问世呢?
: 战斗机:零战52型(零战的最后机体)紫电,烈风
: 攻击机:天山 流星
: 爆击机:彗星
: 然后早期的96 21 97攻 99爆80%以上被取代
: 航空队会不会有更好的表现呢
: 话说.....我真的不知道让舰爆出身的江草率领8台重轰炸机去攻击100只以上的大船队是
: 什么鬼.......当美军防空炮是死了吗
日本在中国战区的时候,发动机也不过1000匹马力,你所提到的,科技的进展会远远
超过日本可以快速推进的最大化,而且,你也需要考虑到,中期开始出现的设计,
多少受到前期作战的经验影响,就如同零战强化航程的因子是在中国战区,如果
日本海航并没有在中国战区的经验,对于航程的需求,也就不会那么极端,零战
就不一定是三菱发展出来,也不见得会是历史上的样子。
紫电,烈风,雷电等机种都有这些诱因在里面。如果没有前面的经验,日本
会不会继续使用固定起落架,步枪口径的机枪为主都是可以考虑的。
换个角度看,如过日本的技术发展没有受到延迟,经验上也造著历史走,即使上面
这几架飞机,尤其是战斗机,可以提早出来,需要考虑的地方还有:
产能。这是影响新飞机是不是可以排上生产线的很重要因素。1940年,美国生产
6000架飞机,日本生产4768架,差距不大,1941年,美国19433架,日本5088架,
这时候,差距就显现出来。从1939年到1945年,美国生产30万架,日本,7万6千架,
在前线不断耗损的时候,后方的人要咬牙将生产线换成新飞机,很有可能先被自己
人杀掉,因为前线没有飞机可以用。日本的这种产能,就算有新设计,什么时候
可以排上去,可以生产多少,都是个大问号。基本上,就算提早排进去,也是无法
产生重大影响,因为他们的性能差距和美军的飞机差距极小。
再来,日本面对的有美国海航和陆航,这两个兵种的作战有截然不同的需要。海航
有距离的关系,陆航有高度的需求。但是,面对美国的新飞机,日本都有速度上的
提升需要。无论是在两万英呎以下提高速度,或者是可以到三万英呎去追轰炸机,
日本都欠缺可以承受较高进气压力的发动机,以及可以承受更大压缩压力的汽油。
日本是可以学德国用注入装置,喷氮气或者是酒精和水的混和液,可是,这两种注入
系统的前提都是,发动机的汽缸可以承受更高的压力,德国缺的是高辛皖值的汽油,
但是,德国的C3的贫油值起码是96,日本的,从南洋拿到的,是92。这样就有差了,
辛皖值不够高,低空不能把压力冲上去,高空不能补足输出,面对美国用P/N值
超过100的汽油,加上可以承受高压的汽缸,新飞机也没有办法在速度上去拼。
美国海航可是在F4F的年代就是两级机械增压,零战中期以后都是一级两速,两级
增压器的飞机,无论是日本陆航或海航都寥寥可数,就算日本有办法让机体的
设计上,降低阻力的影响,去增加速度,美国只要把汽缸头增强,增压器改一改,
两万英呎一下用更暴力的压力去榨出马力,还是可以吃过日本的新飞机。
高度就没办法了,这是硬碰硬,汽油和增压器没那个本领(这还不说火星塞),
没辙。
如果还要把相关材料等一起考虑,日本真的不太可能在产能和性能之间,有一个大幅
超越美国,而让结果倾向他们有利的地方。
作者: Hartmann (银之朔风)   2016-11-15 07:59:00
大推,蛇大好文就是精彩
作者: LUDWIN (暑假已经过完了)   2016-11-15 08:15:00
作者: saltlake (SaltLake)   2016-11-15 08:33:00
简单讲就是细节就定成败了 关键零件跟材料就卡死最终品的性能上限 工业能力上限被科学能力上限卡住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16-11-15 08:38:00
楼上讲的确定不是相反吗...是作不到设计规格的工业力即使设计上知道我要100辛烷值汽油 需要更好的涡轮与机械增压 但是工业力不足以实现
作者: Kavis (抱着兔子的地鼠)   2016-11-15 10:44:00
科学与技术会互卡,不然也不会出现换条科技树发展的现象了
作者: suker2001 (诚)   2016-11-15 12:00:00
推,优文
作者: reinherd (浣熊提督莱茵哈特)   2016-11-15 13:46:00
不推步行收精华区
作者: wl3532 (Liese)   2016-11-15 14:52:00
美国不是有黑科技的加铅汽油?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16-11-15 15:10:00
记得辛烷值100的航空汽油,还是杜立德建议壳牌生产的,壳牌赌下去优先生产,结果实测甚至可以让现有飞机的性能提升三成,美军马上下令采购,壳牌大赚一笔
作者: kira925 (1 2 3 4 疾风炭)   2016-11-15 15:23:00
辛烷100还150阿..?
作者: amurosheu (Oberleutnant Amuro)   2016-11-15 15:49:00
推,国力终究还是决定是否能继续打得下去。
作者: dfgtyu0000 (備用草)   2016-11-15 15:54:00
科技实力与转化能力代表战时国力
作者: justice79 (indyfan)   2016-11-15 18:36:00
拜托~米帝可是欧亚两处开战线的强国咧~
楼主: cobrachen (mustang)   2016-11-15 18:52:00
辛皖值只到100,超过100的其实是P/N值,是说这个汽油的表现,相对于100辛皖值的汽油另外,辛皖值的表现会和燃烧时贫或富油的调整有差,150是130的富油燃烧时的状况,这是印象,有些资料比较模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