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金库尔,很少有这样的一个地名、一场战役,在欧美如此鼎鼎有名,在台湾却对它所知
甚少。我们对三国时代赤壁之战的赤壁、日本关原会战的关原、波希战争中温泉关之役的
温泉关,都耳熟能详,但对阿金库尔却一问三不知—即使它出现在莎士比亚的名作《亨利
五世》中,还曾经改编为电影。
但阿金库尔之战,的确是在各方面来说,都具有相当意义的战役,没有它,就没有后来我
们熟知的圣女贞德;若放到全球的角度来看,更有趣的是,在阿金库尔之战以及前后其他
英法百年战争的重要战役漫天烽火的同时,在欧亚大陆的另一端,明朝也正如火如荼地进
行后世称为海上大冒险的郑和下西洋(其实并不能称为“冒险”,因为采用的都是已知的
贸易航线)。
阿金库尔之战与郑和下西洋,东西两个事件同时进行,过去我曾为了介绍这样的同时性,
写了一部历史小说《明骑西行记》,其中特别有一整章叙述阿金库尔之战的过程。当然,
为了剧情需要,一些小细节处做了一些更动,加上篇幅只有一章,对战役细节的描写,就
远不如伯纳德.康维尔的专著《箭雨风暴:阿金库尔之战》。
说起这位伯纳德.康维尔,又是一个在欧美如此鼎鼎有名,在台湾却对它所知甚少的人物
。他在英文历史小说界,相当于是华文武侠小说全盛期的金庸,著作数量更远超过金庸,
总数超过半百,而且还在继续创作中,这样一个文坛巨星,在台湾却没没无闻,实在可惜
,现在由魔酒出版首次引进伯纳德.康维尔的作品,可说是读者之福。
伯纳德.康维尔的作品,与金庸武侠小说,也是个很有趣的比较。
过去我们说金庸的作品是武侠小说中较具有“历史感”的作品,也是之所以突出而成为武
侠小说代表作的原因,但金庸小说其实还真的只有历史的“感觉”,历史资料只是佐料,
主轴是天马行空的想像力,像郭靖从蒙古出发一路走到天南地北,语言竟然都能相通,这
种小细节,也就不管了。
伯纳德.康维尔的作品,则是以历史为血肉,作者耗费大量精力考据,确保书中所让你体
会到的一切景观、人事物,都是贴近那个时代真正的样貌,有如进行一场时空旅行一般,
书中也没有武侠小说的那些想像出来的内功与招式,所有的武术都来自于真实考据以及实
地重演的经验,可说拳拳到肉、刀刀见骨,这是与金庸小说完全不同的体验。
与许多美化战争的好莱坞史诗电影不同,伯纳德.康维尔不只描述那些闪亮亮的盔甲,强
悍的长弓,他也描述了战场上不堪的一面,臭气四溢、屎尿横飞—我在服役时,部队下基
地演训,最后测验时不过几天在外模拟实战状态,士兵们懒得挖野战厕所,于附近田沟拉
屎,三天内,全营就差点被自己的屎尿给薰死,这大概是现代人所能实地体验最接近的经
验—倒楣的人尚未交战就因泻肚子而死,或是一剑未挥就跌跤而不名誉的溺死在泥水之中
,这些战场上的真实样貌,既可悲又可笑,也让人反思战争的本质。
而《箭雨风暴:阿金库尔之战》一书让人有所反思的,也不只是战争。过去许多朋友往往
认为民主、人权是欧美的,但其实欧美的民主与人权,是从远比我们所想像的还更不民主
、更没有人权的时代,逐渐演变而来。
《箭雨风暴:阿金库尔之战》所描述的时代,虽然已经有议会,国王仍然可专断的发动一
场成功率低得可笑,只因敌人更愚蠢才获胜的战役;而罗拉德派教徒临刑前任人宰割,法
军攻破苏瓦松后竟然屠虐自己同胞,以及亨利不分青红皂白就将无辜者定罪为小偷吊死,
这些惨无人道的故事,其实都是当年实际发生的情况,受害的也不只是弱小的平民,到后
来亨利八世的年代,连王后都被诬为女巫而惨遭斩首,亨利八世死后,长女玛丽因弟弟早
夭而继位时,又进行宗教迫害,得到“血腥玛丽”称号。
正是因为对这些惨剧的反省,欧美才有了民主的想法、人权的观念,才有所谓的战争公约
,所谓的无罪推定,所谓的宗教自由。这些不是欧美独有的—他们本来也没有—是反省而
得到的。了解欧洲惨无人道的过去,有助于我们理解民主与人权的重要性。
当魔酒出版与我联络,希望我担任本书的译者时,我一度感到困扰,因为这样的历史专著
,翻译起来所需花上的心血,不下于撰写专业文章,但是历史小说在当前的出版市场被归
类为冷门,也不能要求有如撰写专业文章同等的费用,那是在为难出版社,若为了收入著
想,实在应该推掉,改接其他酬劳更好的工作才是,但最后总编辑的热情说服了我,台湾
终于有出版社愿意引进伯纳德.康维尔,愿意向台湾读者介绍阿金库尔之战,我又怎能不
舍命陪君子呢?
当然,这非我一人之力所能及,在翻译的过程中,特别感谢我的多年好友,也是钻研战史
、军武甚久的江则谊,没有他的协助,就不可能完成本书的翻译工作,书中许多译注,也
是出自他的手笔。在此特别表彰他的贡献。
若你是中世纪欧洲史的爱好者,相信本书细致的考据一定会让你啧啧称是;若你不是,相
信本书精彩的战争场景也会让你大呼过瘾。也希望伯纳德.康维尔作品,能为台湾历史小
说市场打开全新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