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刺点创作工坊:家‧书

楼主: Atica (吉米布兰卡)   2016-01-28 23:28:21
Blog版本:http://jimmyblanca.blogspot.tw/2016/01/blog-post_28.html
时间:2016.1.23 2:30PM
名称:刺点创作工坊 家‧书
地点: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知音剧场
近几年小型音乐剧的发展越来越蓬勃,许多小而美的表演团体,尝试在制作上保持音乐与
剧两部份都不偏废的平衡。随着时间的磨练,演出也愈趋稳定成熟,甚至还有专门整理音
乐剧演出的网站出现 (Studio P 台湾音乐剧情报站),实在是很令人开心!还记得2014年
第一次看只是嚷嚷的《不读书俱乐部》,剧组在亲密的场地做了一出亲密的小戏,证明了
音乐剧的梦可以从小小的做起,然后慢慢地让越来越多人看见,甚至出国比赛 (注:只是
嚷嚷于2015年到韩国参加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我想,不会只有只是嚷嚷,刺点创作工坊
的未来也很令人期待。
有别于前一周着重戏剧表演的《怪物》,《家‧书》是一部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音乐剧
。短短的70分钟里,放进了10首完整的歌曲创作。虽然歌曲的类型偏抒情安全,风格较为
一致,但词与曲的搭配是经过思考的,中文的韵律贴著旋律而走,好听好懂好理解,观众
好上手。
《家‧书》的背景横跨外婆秀云 (王意萱饰)、母亲彩珠 (郑帆婷饰)、女儿晓妮 (廖子萱
饰) 三个世代,三个女人在不同的情况下都成了单亲妈妈 (外公因公殉职、父亲家暴、女
儿未婚生子),因而影响了对待与教育下一代的方式:外公早逝,外婆逼着母亲非得要选
填未来比较好找工作的科系;正因自己的爸爸早早离世,母亲即使遭受丈夫家暴,却是说
什么都不愿意离婚,强调一定要有“爸爸”跟“妈妈”才算是完整的家等。这些世代背景
差异而引发的冲突,看起来有些让人不可置信,却依旧存在于今日理应相对开放的社会。
有趣的是,这也是我觉得《家‧书》的故事说得不那么漂亮的原因。家庭的纷争,每个人
都懂,也多少曾经面对过,但将实际争执的内容搬上舞台,是否是最好的处理方式?“我
是为你好”与“其实你是不尊重也无法沟通”的互相拉扯、“为了这个家我要忍”与“不
要再用孩子当借口”彼此撕裂,虽然没到乡土剧的洒狗血与爆橘子,但剧情已经可以预测
,观看当下的不耐与抽离感就会不自觉浮出。
另外,故事还放入了家人间拿来沟通分享的交换日记,并设定母亲因为压力过大而诱发失
智症,借此在作品里加进失智症病患与家人间相处的情形。前者的交换日记是个很可爱且
特别的元素,只可惜在《家‧书》里仍停留在一个三代都会使用的“工具”(三个女人都
会写日记),对于世代之间如何化解心结,进而站在不同立场去体谅家人所做的决定,日
记似乎没有发挥功效,又或者是并无着墨更深;后者的失智症母亲,成为了重建这个家的
契机。剧情走向好似太过顺水推舟,但也合情合理。
或许是我向来不那么爱正面温情的故事,在鸡蛋里挑骨头挑得细了些。不过,我很喜欢结
尾对家庭的再定义:家庭的成员不是必然;同时也再次形塑女性在社会与家庭不同面向的
坚强、柔软与可能。
后记:
我愿意买票听郑帆婷唱歌!!!第一次听他唱歌就印象深刻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p9GgBcVpTc
作者: trombone214 (最澄)   2016-01-29 00:21:00
郑帆婷歌声渲染力真的很强
作者: devlmaycry (蝶佛魅檜)   2016-01-30 00:33:00
推刺点!
作者: CocoAD (Coco Lee)   2016-01-30 13:14:00
连看两周的刺点,终于解开不喜台湾音乐剧的结!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