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剧场周的内心小剧场(下)

楼主: aaawei (aaawei)   2016-01-23 22:10:15
首演之前,制作人通常会安排一场“记者会”,让记者进到观众席内欣赏
并拍摄部份精彩片段。记者会的目的是为了借助媒体曝光来刺激票房成长
(如果已经完售了还是要开记者会,目的可能是昭告本制作票房亮眼的美名),
剧团通常希望早一点开记者会让票房冲刺的时间比较充足,但记者们需要
有舞台画面可拍,太早开记者会对技术人员来说装台压力很大,
为了兼顾工作安全、舞台完成度与宣传需求,
记者会多半会折衷在首演前一天下午举行
(于是也常发生记者会与别团撞期记者要赶场或记者集中去采访大团小团无人闻问)。
记者会是在首演之前第一次将演出呈现在外人面前
,兹事体大,因此不管舞台有没有装完、灯有没有调完,
大家都会以记者会要呈现的段落优先准备,先求头过,安度记者会之后
再把剩下的事情做完。比较严谨的团体会在当天早上或前一天晚上彩排记者会的内容,
或特别针对记者会另做一个表演版本,Crew们必须在匆忙间牢记记者会的换景顺序,
又在结束后立刻忘得一干二净,以免和正式演出时混淆而出包。
记者会结束后通常有一小段放风时间,一方面技术人员可能想去抽根菸
纾缓刚刚紧绷的情绪,一方面男女主角或导演可能去接受个别访问了,
舞监也就顺水推舟让大家喘口气放牛吃草。
下一个紧张的行程莫过于“彩排”了。“彩排”的目的,是在正式演出前,
让所有参与演出的人(表演者&技术人员)熟悉实际演出过程中所有会发生的事。
在此之前,各部门没有机会把各自努力的成果依照正确的顺序放在同一个舞台上,
这些事情怎么发生、何时发生、持续时间、如何结束、彼此的关系,
组合起来是否能精准诠释导演或编舞家心中的画面,就是考验舞监的能耐了。
“彩排”是一个笼统的说法,依据各部门配合的完整度,其实可以细分为:
1. Dry Tech:没有演员只有技术人员的排练。
主要是让舞台Crew练习换景,灯光、音效、投影辅助配合。
2. Cue to Cue:包含演员与技术人员,执行有Cue点的段落,
没有Cue的地方可以跳过。目的是让表演者体会那些在排练场听导演唸过就算了的
舞台或灯光变化,在实际演出时对自己的影响,也让技术人员明白换景执行的
速度与路径是否会危害演员安全。由于跳过了部分段落,技术人员无法正确掌握
两次换景之间到底有多少时间可以准备。碰到换景不顺一再重来的时候,
演员只要重复台词或再做一次动作,灯光、音效和投影只要按几个键就能Go Back,
但舞台组则必须苦干实干,疲于奔命,暗干在心。
3. Tech Rehearsal (技排):包含演员与技术人员,从头到尾把戏完整走一次,
有问题可以中断修正后重来(演员是否着装或带妆视情况决定)。
4. Dress Rehearsal (彩排):包含演员与技术人员,演员上妆也著演出服装,
从头到尾把戏完整走一次,不能中断(除非危及人员安全)。
除此之外,近年来剧场圈吹起一股“开放彩排”的风潮,
就是开放观众参与原本应该是没有观众存在的彩排,而且通常是不收费的
(毕竟彩排场的细腻度不如正式演出,还有中断的风险)。
开放彩排可能有几个目的:1.服务买不到票的亲友团。
2.招待特定学生或弱势团体换得公关或公益形象。
3.邀请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评论者观赏,提供导演参考意见或撰文推荐。
但无论坐在台下的观众身分为何?只要有外人在场,
对表演品质的要求与不能出错的压力就形同正式演出。
彩排如果能循序渐进地多来几次,对导演、表演者、技术人员而言越安心踏实。
无奈的是,可能迫于预算拮据场租天数不允许、可能迫于装台进度落后压缩后面时间,
上述几种彩排通常会以不同方式部份省略或合并执行。
一般来说,认真专业的团队首演前应该要完成两次至少90分的彩排,
现实是,越来越多首演场观众看到的其实是第一次正式彩排场。
彩排开始的时间通常会订的比正式演出时间更早,以预留犯错重来的机会,
但导演也可能因为觉得时间很多不知不觉就把原本的Q to Q偷渡成技排了。
导演和舞台监督是主持彩排的两大要角,
导演总是希望再来一遍、再完整一点、再试一种;
舞监总是希望有一次成功就好、不要再加戏、不要再犹豫、留点时间给技术。
听命行事的Crew们只能在侧台带着Intercom听着两人之间的角力,心中各有支持者。
若舞监放任导演自由发展,很可能彩排走不完或要追加预算加租深夜时段,
造成怨声载道人仰马翻;若舞监不留空间强逼导演不要执著于眼前,
很可能扼杀了在艺术殿堂更上一层楼的机会,如何拿捏取舍,如何设定底线,
是有志从事舞监一职者需要钻研一生的课题。
执行彩排最困难的是“如何开始”,并不是在Schedule上订好“19:00彩排”
时间到了事情就会自然发生,舞监必须从18:00开始像赶集一样地耳提面命
把每个部门的人和进度提前赶到位子上,
然后总在最后一分钟无奈的发现必须再等一下:
等一下去抽菸忘了时间的Follow手回来、或等一下在后台妆还没画完的主角、
或等一下待机过久自动Shutdown的投影笔电重新开机、
或等一下灯控的Intercom突然没声音去换一副耳机来。
剧场里有太多变量,各部门有太多“眉角”,
如果事前没有对所有可能出错的环节加以预防,
这些小问题可能在彩排时成为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彩排最怕在同一个点一再重来,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卡关是最伤士气的。
可能是Turntable到位的速度和演员动作及影像内容对不起来、
可能是酒瓶落下的机关和灯光音效总是有秒差、
可能是侧台快换的演员总是来不及在音乐结束前躲到平台后面就位,
需要越多部门(演员+灯光+音效+影像+机关+Fly)合力完成的复杂Cue,
失败的机率越高。但这也是剧场的魅力所在,
正因为正式演出时没有重来的机会,成功的果实才会格外甜美。
彩排就像一场模拟考,帮助你检视准备不周的科目,
当你为此搞得灰头土脸的时候,或许该庆幸它在彩排时就发生了,
于是你处理了,避免灾难躲到正式演出才浮现
(当然,残酷的是,彩排时没出错不代表演出时就不会出错)。
剧场周的最高潮,当属“首演”。首演是剧场周里第一场演出,
其成败大大决定了剧组后续几天的心情与Call Time。
开演前的一个半小时,通常大家已经用完餐,
舞台组会拿出静电拖把或吸尘器清洁舞台与穿场走道,
如果是舞蹈演出会加上湿拖一遍,然后把道具/布景/吊杆回到Preset位置,
或填装雪花袋、为洒水机关注水等等。灯光组会进行“Dimmer Check”,
依序把每一颗灯开亮,确认灯的投射位置有没有偏移,灯泡有没有烧坏,
Shutter有没有被撞歪等等。音响组的Sound Check重点
摆在个别演员身上的无线麦克风,通常在吃饭前演员就会化好妆,
把Mic Pack缠在身上,沿着耳朵把细细的麦头用肤色胶带贴在嘴角旁,
等待Sound man广播唱名,一一上台说话,试几句音量最大的台词有时兼胡乱喇哩,
确认讯号正常不会破表头。如果是录影场导播就会请灯控开一组亮度较平均的演出光
让摄影机对白。如果有字幕和投影也要请影像执行Check画面有放在第一页
因为他们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环。如果舞监之前没有利用空档与馆方沟通
演出时的配合事项(开演须知要不要放、迟到观众处理方式、
献花动线安排、拍照是否要申请摄影证等),馆方就会在这时候加进来乱,
把已经分身乏术的舞监整得更惨。开演前半小时通常是开放观众进场的时间
(如果在小型剧场席位较少可能会在开演前15分钟才放观众),舞监会
提前5~10分钟来到舞台边,最后一次确认各部门准备就绪,
然后Call落大幕或播放暖场乐,如果该演出Preset时没有大幕,
就会顺便把还逗留在场上暖身或闲聊的演员赶回后台。
最重要的是,别忘了向馆方及前后台人员发话通知“现在开放观众进场!”
(House Open),以免白目的工作人员误闯上台与观众大眼瞪小眼。
观众进场后到开演前这30分钟,是一段短暂又漫长的时光,
既不能远离剧场去做什么伟大勾当以免来不及回来就位,
一直盯着前台观众进场画面又容易让人昏昏欲睡,频频看表怎么才过五分钟。
资深Crew们各有各的打发时间方法(提早去侧台戴着Intercom闭目养神、
留在后台电视前看新闻或乌龙派出所、去抽最后一根菸或去厕所大便),
舞监只要记得提醒大家开演前5或10分钟Intercom上线点名。
开演前5分钟,是Intercom与无线对讲机里的尖峰时刻,
舞监要跟前台经理或馆方舞监确认观众入场状况(入座率)、厕所排队人数、
寄票名单取票率、是否必须等哪位政要贵宾到场才能开始等等,
短时间内立刻要判断是否Delay5分钟或10分钟开演?是否要延后Announce播放时机?
是否要派人做延后演出Announce?暖场乐及影像播完了要从头再放或干脆留白干等?
还要记得安抚后台焦急的演员或导演现在是为何Delay与Delay多久?
演出正式开始后,演出的成败就维系在舞监身上了,
由他发号施令给出所有Cue点,听Call的人必须依照彩排时要求的速度、方式、顺序,
没有秒差的完美执行,一旦失误了、恍神了、错过了、放歪了、放反了、
打翻了、过头了,所有人必须想办法补救让演出继续下去,
有时可以不着痕迹的悄悄修正,有时一亮灯就会惹得哄堂大笑或导演在后台大骂。
只要没有造成人员受伤,演出通常不会中断或取消,
当然,无论如何巧妙的救场成功,结束之后一定会立刻召开严肃的检讨会,
不让同样的意外再次发生。首演场的谢幕通常会安排一些“Special”,
有时是神秘嘉宾献花、有时是导演或设计群会一同谢幕、有时是演员会开口说话,
如果喜欢这些“加码”的观众,购票时不妨多考虑首演场
(相对的风险是该场次的技术熟练度可能还在彩排水准)。
如果首演顺利成功,不啻为剧组打了一剂强心针,
装台期间的委屈与苦水立刻抵消一半;如果首演惊滔骇浪,
当晚可能会立刻加租时段工作或隔天全体改Call 08:00,
经验丰富的Crew与馆方,通常在观众散场时就能八九不离十地猜出隔天Call几点。
给Call之后,技术人员通常会立刻鸟兽散,
大家都想早点离开这个已经关了一整天的剧场后台,
也体谅辛苦的馆方人员让他们早点下班。
理论上,随着大家越来越熟悉Cue点与身体记忆,第二场、第三场演出会越来越顺利,
Crew也从一开始紧盯着折在裤子口袋里皱巴巴的换景表,
进化到只要讲到一个Key Word能想起全部的动作,不但越来越从容的享受演出过程,
还有心情品头论足今天哪个笑点演得比较好、哪个角色螺丝吃的比较少、
这次接到的Case到底好不好看等等
(不过即使觉得很难看,还是得敬业地完成每个该执行的Cue。)
通常在你还来不及留恋的时候,就会迎来本次演出的最终场。
剧场周的最后一天,多愁善感的人心情会有点异样,
看着本该厌倦无比又无处可去的后台封闭空间,
想到几个小时之后就要离开而且下次不知道何时再来,竟然会有一点点舍不得。
演员们面对最后一场演出也会显得特别亢奋或惆怅,
于是容易特别用力演或自行“加料”,有时反而破坏了原本表演的秾纤合度。
因此剧团在安排录影场次时,通常会避开首演场和最终场,
而取中段比较稳定的场次录影
(即使如此,根据莫非定律只要是录影场通常不会是最完美的一场)。
对演员来说,最后一场演出谢幕完毕,一切就结束了,压力就可以释放了。
对技术人员来说,谢幕才是战斗的序曲。最终场开演前,舞监、TD、ME、馆方等人
通常会先开一次拆台会议,讨论演完是否先休息吃饭、拆台的顺序、货车Call几点等等。
归心似箭的Crew中场休息时就会悄悄地在侧台把下半场用不到的道具布景拆解掉,
终场大幕落定后就会不留情面地撕开固定电线的地板胶带,
移开挡路的侧灯架,飞掉碍事的翼幕或侧台Masking,雀跃地拿出板手或Screw Gun
,大刀阔斧地“摧毁”眼前看到的一切。
拆台顺序通常从侧台开始,然后是天上,最后是地面。
外加系统和机柜的电源会第一时间关闭切换成馆方工作灯,
以免误拔断电造成器材受害;如有使用雪花、沙土或泡泡机造成满地狼藉黏腻
要先行清扫;贵重的器材(如钢琴、喇叭、地板收音麦克风)
会优先保护或移到安全位置,以免兵荒马乱中遭到池鱼之殃;
绑住或迫紧的杆子会先行解开,否则忘记处理就动作会引发大灾难;
如果升降货梯位在舞台上,要尽早排除周边的阻碍让装完箱的器材有路可出,
增加工作腹地;最危险的悬吊景会一开始先拆或留待最后再拆(需考虑装车顺序);
需要大范围工作面积折收的软景或RP(背照幕)
会等到舞台干净了或障碍物较少的时候再降下来;
自行外加的轨道或沿翼幕通常会等到后期再拆卸并复原成馆方的初始配置;
灯光解决完侧灯后会先去外区猫道包厢回收色纸附件,
等舞台上忙乱一阵露出破绽时再见机行事降灯杆;
音响组又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门,通常当你还在清点色片夹或绑翼幕绑带时,
他们已经笑咪咪的把箱子集中在货梯旁准备装车了;
天上大部分的东西都拆下来后,会派部分人力去卸货口开始装车,
其余人力处理舞台面:撕除马克、回收萤光胶带、用静电拖把清洁黑胶地板(Marley)
再把地板卷收起来、最后用静电拖把再清洁一次舞台地面。
通常来到这个阶段,代表拆台已经接近尾声,
装车组的Crew可能会明显感受到室内与户外的温差,
一边欣慰地看着空荡的卡车被逐渐填满一边担心装得这么“松”会不会最后塞不下;
室内组的Crew一边比赛谁地板卷的又快又漂亮
一边想办法把纠成一大团的废胶带塞进已经爆满的垃圾桶。
有时你在忙碌中抬起头,看着不久前令你心力交瘁的舞台渐渐消失,
不禁感叹装台的漫长与拆台的用时竟然这么不成比例。
装车完毕,有时会安排部分人力自行前往位在偏远郊区的剧团仓库帮忙卸车
(当然会加算时段给薪),你看着满载布景的货车摇摇晃晃地离开卸货口
隐没在黑暗中,不敢相信一出满台的戏就这么轻易地被打包带走了,
如果你是可以直接回家的那群幸运儿,你就可以怀着微微的歉意在此画下战斗的句点。
转身收拾书包前,望着空荡荡的舞台,灯逐渐暗下来(馆方或许正在巡场),
几个小时前热络的演出气息被抹除得一干二净,仿佛未曾发生。
尽管看起来与剧场周第一天进馆时一样空荡,
你知道你们确实在这个舞台上一起经历了一趟无法复制的剧场之旅。
(完)
作者: oYvaineo ((._.))   2016-01-24 00:28:00
推推
作者: yalooo626 (yalo)   2016-01-24 02:43:00
谢谢好用心的A大
作者: gentlism (aha)   2016-01-24 13:40:00
作者: Bighand007 (Newting)   2016-01-24 16:15:00
推剧场甘苦
作者: judy13955 (茶叶蛋)   2016-01-24 18:12:00
推 好怀念
作者: dt0801 (Jeremy)   2016-01-24 21:16:00
推啊!!
作者: piratewind   2016-01-25 02:37:00
太详细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