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 2015艺文表演回顾

楼主: dream2000 (築夢.逐夢)   2016-01-22 22:13:29
最喜欢的演出:《失窃的时光》
12个角色、37个段落在象征时间递嬗的风扇舞台,上演着人生的欢笑与无奈。
故事虽平淡,但却如此贴近一般市井小民的生活而切中人心。
看似琐碎的片段在彼此连结后,也带给观众恍然大悟之感和余韵无穷的回味空间。
个人超爱这360度旋转的舞台设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gayuy_I1Y
也好奇瑞士Luzerner Theater的另一版舞台设计少了地心引力这元素,
会为这戏带来怎样不同的味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ddgmsCttdk
完成度极高的成熟之作:《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是我心中分数最高的国内剧团作品,
导演王嘉明将身声分离、多媒体结合玩得淋漓尽致,
却不会因此抢走了一票实力派演员卖力演出的风采,反有相得益彰之效。
但可能进场前被板友神作的评价把期望值拉的太高,
看完心中倒没有那种“中了!”的小声音冒出。 XD
当黄金卡司遇上全能编导:《明年,或者明天见》
好久没看到莫子仪和高英轩这对同班同学在舞台上飙戏,
还附赠剧场女神谢盈萱和小俏,难怪票房开红盘。
而杨景翔将《明年此时》与《备忘录》这两个国外剧本结合的很流畅,
让观众会以为这本来就是发生在台湾南部小镇的一个故事。
当然四位演员的表现也是无话可说的精彩。
十年后终和经典重逢:《祭特洛伊》、《K24》
十年前开始较密集的看舞台剧,
当时因实习关系住在竹围,
得知金枝演社要在淡水沪尾砲台演出《祭特洛伊》的消息,
想说距离不远又在如此特别的演出场地,曾动念想前去观赏最后却因故未能成行。
去年终于在一墙之隔的云门剧场户外舞台看到这史诗环境剧场钜作,
没想到两千多年前的希腊悲剧移转到今日的台湾上演竟完全无违和感,
而与场地完美结合的氛围营造将环境剧场做了最佳诠释。
今年金枝演社在台南艺术节将于亿载金城再次上演《祭特洛伊》,
可预想的定又是一次难忘的看戏经验。
说也奇怪,《K24》这十年来重演那么多次,
我竟然都没进剧场亲眼看过,
只在电视上看过“公视表演厅”播出的建国百年版。
这次终因十周年复刻纪念版能现场感受《K24》的魅力,
虽然剧情发展和某些笑点,我早被雷透了,
但看现场的爽度是看电视远远比不上的,这也正是剧场的迷人之处。
一种蒐集公仔的概念:《想像的孩子》
近几年蒐集过王嘉明的“常民系列三部曲”和林奕华的“四大名著系列”,
去年则集满王靖惇的“家庭三部曲”最终章─《想像的孩子》,
犹记得戏上演那周板上口碑文洗板的盛况,
看完戏后还算喜欢,但就是少了之前看完《屋簷下》的那股悸动。
民歌40年尾的惊喜:《微风往事》
2015年是民歌40周年,
2月看了「民歌40高峰会」,6月看了“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演唱会,
看到年底爱乐剧工厂将民歌音乐剧重制推出,就立刻买了票。
虽然知道演员已可算是现今国内音乐剧的一时之选,
但一来怕演员会唱不出原唱者的经典味道,
二来担心故事和歌曲会各走各的路,因此不敢抱太高期望。
没想到看完后却有「赚到了」的感觉,
编导谢淑靖将戏和歌串的极为自然,演员们的唱功也好得没话说。
值得一访的戏剧节:【草草戏剧节】
原本是要去嘉义看Suming和冲绳Kachimba的表演,
排行程时就查了一下当周还有什么艺文活动,
就意外发现了草草戏剧节这个好物,谢谢阮剧团。
观众可以花点小钱看对戏剧有兴趣的年轻人演出自己的成长故事,
甚至免费观看已有知名度的台北表演艺术团体户外演出。
虽然看着荷花池上中国宫殿式建筑的倒影,
我几度有「今夕是何夕、此处是何处」的错觉,
但还是很推荐有机会来个民雄小旅行。
迟来的幸福:【台中国家歌剧院序曲】
7月参与《费黛里欧》影院Live转播,第一次在电影院看歌剧转播,
还参加了4场歌剧院沙龙“艺术家面对面”讲座,
4场“巨人来了...”售票演出与3场“巨人出没...”户外演出。
最难忘的当然是《仙杜拉》的观戏经验,
我从来没想到有一天只要骑机车花不到10分钟就能看到外国重量级导演的经典作品,
谢谢歌剧院营运推动小组!
作者: Athens (雅典。)   2016-01-23 00:31:00
好惊人的看戏纪录呀!
作者: moon83 (独自反刍美好的回忆)   2016-01-23 10:39:00
太惊人 看完戏都需要时间消化 远远不及阿QQ
作者: amoroe13 ( OE )   2016-01-24 18:20:00
推推精彩的观演纪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