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的台北,天气像极了我的心情,总是在晴朗与阴郁之间摆荡。早上醒来,窗外透进来
的光线让我一度以为今天会是个好日子。阳光洒在我的书桌上,空气中没有恼人的湿气,
而是带着一种清新的气息,让人精神为之一振。我简单吃了早餐,换上轻便的服装,准备
迎接这个充满挑战的一天。
出门时,微风轻拂,路上的车潮和行人步伐匆忙,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效率”两个字。
我搭上捷运,滑着手机,回复著工作信件。这阵子,工作上的压力像乌云一样笼罩着我,
从一个专案结束到另一个专案开始,中间几乎没有喘息的空间。每个专案都像一座高山,
我总是在攀爬,却看不到顶点。
到公司后,例行性的早会,各部门主管报告著进度。我听着,却总觉得心不在焉。我知道
我应该专注,应该全神贯注地投入,但我心底有个声音一直在抗议:“你这样做真的快乐
吗?”这个问题像一根刺,在我心中扎了很久。
我开始埋首于工作中,脑中不断思考着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电脑萤幕的光线映照在我的
脸上,我敲打着键盘,手指飞快地移动,但内心却像一滩死水,没有波澜。我不断地在问
自己,这是我想要的吗?这份工作曾经是我的梦想,我曾经多么渴望能进入这个领域,做
著自己喜欢的事情。然而,当梦想变成现实,当热情被日常的琐事和无止尽的压力磨损,
它还能被称为梦想吗?
下午两点,窗外传来一阵阵雷声。我抬头一看,原本晴朗的天空已经被乌云遮蔽。紧接着
,豆大的雨点毫无预警地落下,打在玻璃窗上,发出“啪啪”的声响。办公室里的人们似
乎都习惯了这样的突发状况,依旧埋头工作。但我却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看着窗外的雨景
,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触。
这场雨来得又急又猛,就像我这阵子的工作状态。我一直往前冲,没有停下来思考,没有
去感受自己的内心。我把所有力气都花在“达成目标”上,却忘了“享受过程”。我曾经
以为,只要努力,只要不断地追求成功,我就会快乐。但现实却是,我达成了很多目标,
却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
我深吸一口气,决定给自己一个短暂的休息。我起身去茶水间,泡了一杯热腾腾的咖啡。
咖啡的香气让我的思绪稍微平静下来。我靠在窗边,看着雨水冲刷著城市,街道上的车辆
缓慢地移动,行人撑著五颜六色的雨伞,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
就在这个片刻,我突然想通了一件事。或许,我一直以来都把工作当成一个“结果”,一
个需要去证明自己能力的工具。我把我的价值和成就感完全寄托在工作的成果上。当成果
不如预期时,我会感到失落;当成果达到时,我会短暂地开心,但很快又陷入下一个焦虑
。
我决定改变我的心态。我不再把工作看作是单纯的“任务”或“压力”,而是将它视为一
个“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我开始试着享受每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再只是为了最
终的结果而努力。我开始试着和同事们分享我的想法,而不是自己一个人苦撑。我开始试
著在工作中寻找乐趣,即使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当我回到座位上,雨已经停了,天空又恢复了晴朗。阳光从云层中透出,洒在潮湿的柏油
路上,形成一道道金色的光芒。我重新打开我的电脑,心中不再是沉重的压力,而是一种
轻盈的、充满动力的感觉。我开始重新审视我的工作,把原本看似无趣的表格和数据,看
成是需要我去探索的谜题。我不再是单纯的“执行者”,而是“创造者”。
下班后,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空气中带着雨后泥土的清新,还有一些湿润的气息。路
灯的光线洒在地面上,让整个城市看起来格外温柔。我走得很慢,不时停下来看看路边的
店铺,听着街边传来的音乐声。
我开始意识到,工作不是我生活的全部。我的生活应该由我自己去定义,而不是由工作的
成就来决定。我可以热爱我的工作,但我更应该热爱我的生活。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却
是我在经历了这么多挣扎和困惑后才真正明白的。
今天的台北,经历了晴朗、大雨,又回归晴朗。就像我的心,经历了焦虑、低落,最终找
到了出口。我还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但我知道,我已经准备好去面对任何挑战。因为,
我已经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的心,保持在一个充满阳光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