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ry57

楼主: KC90   2025-05-03 14:48:03
【2025/05/03|周六|日记一:无声的早晨,有伤的英雄】
清晨六点,天光尚未完全醒来,窗帘缝隙间微微透进一点蓝灰色的光,街上的车声稀疏得像是隔着几条街传来,几乎让人以为今天是个假日,但不,其实是周六,只是我没打算睡懒觉。眼睛睁开的那一刻,脑袋还有点混沌,想不起今天有什么特别的行程,只记得昨晚好像加班到很晚,然后倒头就睡。
手机萤幕上显示的时间是6:12,天气晴,温度摄氏21度。这种气温正好,不冷不热,适合开始一个简单的早晨。我在床上滑了几分钟的新闻,还是习惯性地点进了体育版,果不其然,LeBron James 又上头条,只不过这次不是因为他打出什么历史级表现,而是他的膝盖──韧带二级扭伤,报导指出即使湖人没被淘汰,他也无法再上场。
说不惊讶是骗人的,但好像也早该习惯这样的结局。那场比赛的画面又浮现在脑海,他在第四节碰撞倒地后,痛苦的神情、一瘸一拐地走入球员通道、勉强上场后的投篮命中率暴跌……当时我们都觉得他已经很勉强,但现在才知道,他那种硬撑背后,代价原来是这么重。
他连季后赛连续出赛292场的纪录都差点被打断。换作其他人,可能早就请假休息了。但他没选择逃避,选择把自己仍当作球队的重心看待,直到最后一刻。看到这里,我突然有点不是味道,心里泛起一股莫名的敬意与悲伤,像是青春又失去了一块重要的拼图。
我关上手机,起身下床,把窗帘拉开。阳光正式进入屋内,像是在默默说:“该开始今天了。”我去厨房煮了一杯咖啡,随便抹了点花生酱吐司,边吃边整理今天要处理的工作内容,虽然是周六,但还是有些事情想趁早处理,免得又拖到下周变成恶性循环。
早上九点,我已经打开笔电开始工作,主要是在准备下周的报告简报,这个专案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就是一个容易让人觉得“不想碰”但又非做不可的工作。对我来说,它就像生活中的某种象征——需要耗时耗力却无法逃避的东西。我一边调整PPT的页面设计,一边回想起自己学生时期总是临时抱佛脚的样子,那时的报告虽然也常拖到最后一刻,但总有一种“反正还有时间”的从容,现在却常有种“这不做会害死自己”的焦虑。
中途大概十点半左右,我又忍不住点开了社群媒体,看到许多网友在讨论LeBron James这次受伤的事情,有人说这是他生涯的终点预告,也有人说:“他太拼了,早该放自己一马。”但也有人很冷酷地表示:“不过就是老了,没什么好意外的。”我没留言,只是默默滑过,然后停在一张照片上──他一跛一跛走出球场,身影被聚光灯拉得老长,那画面很静,很震撼,也很寂寞。
我开始想,或许LeBron这个名字之所以让人记住,不只是因为他在场上的霸气与统治力,更是因为他那种“不肯退场”的意志,哪怕身体早已发出红灯。那让我想起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人,有些同事、朋友或是长辈,他们或许也到了某种“应该放下”的时刻,却仍选择咬牙撑过,只因为他们相信,自己还能再扮演一次“主角”。
中午我没有出门,太阳有点烈,加上手边工作还没完全处理完,便选择用冷冻意大利面果腹,顺便再看了几篇NBA评论文章。越看越觉得,这支湖人其实也不是没有希望,只是现实很残酷,像Reaves那样带伤上阵的球员不是只有一个,但毕竟这就是季后赛,没有谁会等你康复、等你准备好。
吃完饭后,我站到阳台透透气。楼下小巷的那间早餐店已经收摊了,老板娘在收拾桌椅,偶尔还有几个年轻人骑着机车经过,耳机里播放的音乐声外漏,混杂着机车声与午后的蝉鸣,形成一种奇妙的交响曲。我突然想到,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像LeBron那样,在自己人生的某个角落负伤奋战,只不过我们没有摄影机,也没有人写新闻报导我们的痛。
下午一点前,我终于完成了那份简报,顺便寄出一封提醒信给主管,把该交代的事项一次打包。按下传送键的那一刻,我靠在椅背上,长长吐出一口气,觉得今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一半了。天气还是很热,但我决定给自己一个喘息的午后,至于LeBron的未来会怎么走?我想,也许该让他自己决定,而我们,只要在心中保留对他的尊敬与祝福就好。
在完成简报、关掉笔电之后,我决定不急着进行下一件事,让自己彻底沉浸在一种什么都不做的状态。这是我越来越珍惜的一种能力:放空。过去我总觉得效率最重要,闲下来反而会有罪恶感,但慢慢的,我开始学着欣赏这些没有目标的时间,因为只有这些时刻,才能听见心里真正的声音。
我坐在客厅地板上,把窗户全开,让空气自然流动进来。阳光洒在木地板上,映出清晰的窗框阴影,我就像一个被晒干的毛巾,静静躺着,不想思考、不想评论,只想让时间流过。这时候手机传来讯息,是某个群组在转一段LeBron的访谈片段,影片里他说:“你不能控制伤病,但你可以决定你要不要站起来。”短短一句话,却让我久久无法移开视线。
他可能真的会退了吧,我这么想。但那又怎样?他已经让我们这一代人,见识过什么是超越极限的存在。即便最终没有再拿下一座冠军,即便他的生涯从此开始走下坡,也无法改变他在我们心中的地位——一个陪着我们长大的背影,一个让我们相信努力会被看见的象征。
想着想着,我突然发现自己眼角有点湿。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因为LeBron,更可能是因为,在这样静默的一个上午,我好像又重新理解了什么是“结束”,也终于接受,有些人、有些事,注定会离开我们的生活,无论我们是否准备好。成长或许就是一连串学会告别的过程。
而我呢?今天还有半天可以活着,还有咖啡可以喝,还有报告可以写,还有朋友可以联络。那就继续往前吧,像LeBron一样,就算跛脚,也要走出场,走完每一场属于自己的比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