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opm (活着堆好积木)
2025-04-11 22:00:11星期六 日 星期一到星期五 晚上 大概没得好专心做自己的事
猫跟宝宝
大概就星期一到星期五的白天有可能自己决定做啥吧
早晚要带宝宝上学跟接回家
排个2堂体适能课啥 2 4
每天花点时间想钱的事跟学静坐冥想
有空去健身房泡著
全谷类蔬食为主的食物 向168靠近
管不动的事情不要看太多 想太多
十二少
少思、少念、少笑、少言、少喜、少怒、少乐、少愁、少好、少恶、少事、少机。夫多思
则神散,多念则心劳,多笑则藏腑上翻,多言则气海虚脱,多喜则膀胱纳客风,多怒则腠
理奔血,多乐则心神邪荡,多愁则头鬓憔枯,多好则志气倾溢,多恶则精爽奔腾,多事则
筋脉干急,多机则智虑沉迷。斯乃伐人之生甚于斤斧,损人之命猛于豺狼。
生难保而易散,气难清而易浊。若能审机权,可以制嗜欲,保全性命。且夫善养生者,先
除六害,然后可以延驻于百年。何者是耶?一曰薄名利,二曰禁声色,三曰廉货财,四曰
损滋味,五曰除佞妄,六曰去沮嫉。六者不除,修养之道徒设尔。盖缘未见其益,虽心希
妙道,口念真经,咀嚼英华,呼吸景象,不能补其短促。诚缘舍其本而忘其末,深可诫哉
。
不太可能做到不要去想啥的 这是大脑的机制 大概改不了
所以目标该放要做的事 不是放要缩减的事
不是十二少 不是除六害
一门深入 长时薰修 也许比博闻爱道容易成就
博闻爱道 道必难会 “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那些搞一大堆事要记 一大堆事要做的 别去玩了 搞不定的
扫尘除垢
周利槃陀伽皈依佛陀,做出家比丘。他情和善又努力,很得人爱敬,可是他记忆力很差,
尤其是关于知识学问,特别善忘。
每次佛陀说法,说些偈语,他都忘记,总是反问佛陀,佛陀很耐心告诉他,周利一听,又
忘记了,再去问其他人。他的兄长也是跟随佛陀学道,劝他不如回家,不要在佛舍修学,
以免妨碍人家修学佛法。尽管兄长怎样劝告,周利也不肯答应。
一天,周利倚在门框痛哭,想起自己的记忆这么差,如何是好!
佛陀走过,问他哭什么?周利告诉佛陀有关原委,佛陀说:“不要紧,我教你一个方法,
你好好地学习。”只见佛陀在门角拿了一把扫帚,一个畚箕交给周利。说:“你一边扫除
尘垢,一边念诵:‘扫尘除垢’。”
周利念诵:“扫…….。”
佛陀说:“扫尘。”
周利说:“扫尘。”
佛陀说:“扫尘除垢。”
周利说:“扫……”就忘记了下文。
佛陀很有耐性地教导,十多次后,周利总算记得,佛陀走开了几步,转眼又忘记,他急着
再去追问,旁边一位比丘说:“别追赶了,我来教你吧。”
由此,周利周围扫尘除垢,口中却总忘记,但他很用心很勤力,到处去清洁,大堂、讲堂
、寮房、花园都去打扫,人家爱敬他,看见他来了,大家都会同声说:“扫尘除垢。”
日子久了,周利终于记着清楚:“扫尘除垢。”
一天,他坐在花园石上,看见畚箕的叶片、花瓣、水果皮等垃圾,忽然间他福至心灵,立
刻去见佛陀说:“这些是废物,是尘垢,要扫除。我们学道,知道内心有贪欲、瞋恨、愚
痴,这些都是废物。不是也应该扫除吗?”
周利成功了,是他的和善,有人缘,得到大众的帮忙和鼓励,更由于他那份坚毅不屈精神
,锲而不舍、俗语说: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坚持努力,精进不懈,
定能成功。
这样的故事 也就故事